三江源,猛兽守护的失落世界
三江源景观。摄影 / 董磊
猛兽在哪里
大型食肉动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猛兽,无论在哪都是最受人们关注的类群。这些动物通常体型较大(超过15KG),是食肉动物,个体或者一个种群掌管着一片土地,是动物世界里的一方诸侯,生予夺着众多食动物的命运。
同时,这些猛兽也是力量、速度以及美的象征。同一地区的其它所有动植物,都“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受庇于这些“王者”的旗舰效应和伞护效应之下。
诸如熊、老虎、狼等动物,曾经是很多氏族以及部族的图腾而被崇拜,人类希望通过构建与这些猛兽的血缘关系,获得驾驭自然的力量。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狼
在全世界,目前共有31种体重超过15公斤的大型食肉动物,包含了猫科、科、鼬科、熊科以及鬣狗科五个大类。在中国,共分布有12种大型食肉动物,分别是老虎、豹、雪豹、云豹、猞猁五种大猫,大熊猫、棕熊、黑熊、马来熊四种熊,狼、豺两种“汪星人”以及一种鼬科——貂熊。
呈现出猫狗熊三强争霸的局面。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猛兽需要更大的活动区域和更多的食物,因此与人类的冲突最为激烈,生存也最为艰难。但除此之外,猛兽对于食动物的捕食,以及对于中小型食肉动物的控制,是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的重要因素。大型食肉类好自然界最昂贵的珍宝,只有最健康最富饶的生态系才能够供养一个健康的大型食肉动物种群。因此,一个区域大型食肉动物的生存状况,可以作为这个区域生态系健康程度的指标。
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金钱豹
虽然大型食肉动物曾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土地,豺狼虎豹的传说仍在内地民间广泛流传,但现在大多数地方已难觅其踪。在四川一些保护区内由于豺和豹等食肉动物的缺失,导致羚牛等食动物过多,给生态系带来了诸多的压力。中国东南部在华南虎和豺绝迹后,也饱受野猪肆虐之苦。
根据目前已有的调查和研究来看,中国至少有两个区域依然保存有较好的食肉动物种群,其中一个,是在东北。
北师大的虎豹研究团队,在东北林区发现分布有至少27只东北虎以及42只远东豹,除此之外,还拥有猞猁、黑熊和棕熊,共5种大型食肉动物。
老虎屁股摸不得,但是拍得呀。供图 / 孙戈
而另外一个,是在很多人眼中气候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的三江源。根据过去多年的调查,我们正逐步揭开这个由猛兽守护的失落世界的神秘面纱,发现在三江源至少分布有雪豹、金钱豹、棕熊、狼、豺、猞猁六种大型食肉动物,并且这六种动物看起来显然都还生活得不错,拥有相当不错的种群。
三江源的猛兽
雪豹
在三江源区域广泛分布,目前三江源区域的种群数量估计在1000只以上,数量可能超过中国东部三大猫(虎、金钱豹、云豹)的总和。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
金钱豹
分布在三江源区域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的河谷森林区域,预计适宜的栖息地面积超过2000平方公里,在澜沧江河谷的昂赛乡境内目前已发现至少7只金钱豹个体。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金钱豹
棕熊
青高原分布的特有亚种,这片区域正的“巨无霸”,而随着牧民定居等一系列改变,“熊扒房子”成为三江源最严重的冲突。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棕熊
狼
显然拥有很不错的种群,红外相机多次拍到了成群的狼活动的影像。与猫科伏击壮年猎物的捕猎方式不同,科长途追击耗尽猎物体能,对老弱病残猎物的淘汰效果更明显,因此狼对三江源生态系的调控作用远非其它食肉类可及。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狼
豺
中国除老虎外处境最危急的大型食肉类,在澜沧江河谷,显然还有若干个小种群,或许是恢复北方豺的希望之一。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豺
欧亚猞猁
森林、高寒原和高寒荒漠都有分布,较喜欢平坦的栖息地类型,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红外相机和照相机都捕捉到了这种神秘动物的踪影。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欧亚猞猁
当然,除了大型食肉动物,三江源还拥有金猫、赤狐、狐、狗獾和猪獾等中型食肉动物,以及兔狲、荒漠猫、豹猫、石貂、艾鼬、黄鼬、香鼬等小型食肉动物。而在三江源的河流里,还生存着或许是中国最好的原生水獭种群。
这是一个强大的食肉家族,恰证明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的存在。
从落基山脉、安第斯山到阿尔卑斯
即使放在全球来看,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三江源保留了这些猛兽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对了与青高原类似的北美落基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以及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见下方表格:
其中每一大类中颜色相同的行,代表的是各个生态系中生态位类似的物种。如雪豹和美洲狮都是生态系中伏击壮年大型猎物的生态位;体型稍逊的欧亚猞猁占据伏击中型猎物的生态位;北美洲体型远小于欧亚猞猁的加拿大猞猁和短尾猫,只能和亚洲金猫一样占据主打小型猎物、偶尔捕猎中型猎物的生态位。
再往下一级,三江源的兔狲和荒漠猫、外号“小雪豹”的安第斯猫(别名:山原猫)和阿尔卑斯山的欧林猫,都是伏击啮齿类和鼠兔的小型猫科。狼和豺不惧各生态系中哪怕最强的食动物;而狐属中最大的成员赤狐,以及和它毫无亲缘关系的南美支系中趋同进化出来的山狐,都是主食小型猎物,偶尔开挂搞定小型有蹄类;更小的狐只能欺负鼠兔啥的。
表格整理 / 孙戈
从大中小型食肉动物的数量来看,三江源都要优于这几个区域。纵然气候条件恶劣,相较平原区域,缺乏足够的生产力,能够供养生态系的能力本来有限,但三江源依然在这个时代帮我们保留了这些“猛兽”,恰如一个停泊在世界屋脊上的“诺亚方舟”。
我们一路寻找猛兽,溯源而上,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如同当年地理大发现的人们一样,终于在一个曾经并不被大家所关注的“失落的世界”里,发现了躲在这里,默默护佑着这个世界的猛兽们。
它们对我们吼叫,声音里全是数万年来,荒野和祖先的跌宕。
其实分析野生动物为什么在某些地方最终保存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系类型,另一方面,和动物与这个区域内人类的共存关系密切相关。
可可西里
首先,青高原区域作为世界屋脊,山脉纵横,高大的山体连接着深切的峡谷,不但生境多样化,而且还造成多年来交通不便,野生动物保留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
而由于生产力有限,导致地广人稀,相较平原区域,人与动物的资源竞争并不算激烈。
最关键的,还是文化。传一方面鼓励控制人的,意味着不会过多地使用和浪费资源来满足除了果腹之外的目的;除此之外,其所宣扬的众生平等,不生等理念,让动物能够逃脱被猎的风险。
挑战与未来
想来,站在这个时代的风口,我们是幸运的,纵然经历了数次物种灭绝,依然还给我们保留了一些猛兽。这些猛兽,是自然正的代言人,这些猛兽,是自然界里生命和灵动象征,是与自然割的文明对荒野的最后一丝敬畏。
三江源景观。摄影 / 董磊
但,在可以预见的风险里,包括了冲突的加剧,报复性猎、盗猎以及疾病等。
而更不该被忽视的影响是——“变化”,随着虫经济的衰退、人口的进一步增长以及与市场结合程度的增加,人们必然会需要更多的资源。那时候,随着中国区域野生动物的减少而越发“物以稀为贵”的硕果仅存的这些猛兽们,不知会面临如何的挑战。
保护,从来都不是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要看到趋势,着眼于未来。
愿这些猛兽们,能够和我们人类一直携手并存,继续在荒野中发出令我们祖先心惊胆战的怒吼,守护着失落世界的珍宝。
作者介绍
撰文/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赵翔
排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彭聪(实习)
审核专家:连新明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