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对崇祯意义有多大 他的死为何天下为之震动
对卢象升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将领卢象升死后,为何天下为之震动?他的死,对崇祯意味着什么?
卢象升之死,虽说没有遭受如袁崇焕般的千刀万剐,但其阵亡过程之惨烈,以及其死后遭受之屈,不仅不次于袁崇焕,甚至在整个明代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明代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最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晚明史,每每读来,总会让人心中充满无限愤慨。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有太多能重整山河的机会,也有太多的能匡扶社稷的忠臣良将。
但惋惜的是,这些机会,以及这些忠臣良将,却被当时的朝廷视而不见,最终,在丧失了一切可用的人才和时机后,崇祯皇帝不得不黯然走向末路。
而在这其中,以文官入武将的卢象升,就是颇让人扼腕叹息的一位。
卢象升是宜兴人,史料记载,他生的白皙清瘦,单从外表上来,标准的文弱书生模样,但却“负殊力”,意思就是力大无。
天启二年,卢象升高中进士,自此开始了仕途之路,到了崇祯皇帝登基之后,卢象升又组建了大明晚期最强的大军之一“天雄军”,并在平定高迎祥、李自成的中,屡屡获胜。
史料记载,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为“遇卢廉使即死,不可犯”,意思是只要碰到卢象升,非死即伤,因此万万不可与之开战。
由此可见,卢象升当时的威慑力有多大。
按理说,这样的能臣,崇祯皇帝理应信任和重用才对,但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大跌眼镜。
崇祯十一年,清军自墙子岭、青口山强行入关,并一路打至山海关正门,一时间京师告急,崇祯皇帝更是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此时的卢象升,由于父亲刚去世不久,因此他还正值守丧期,但崇祯皇帝可不管这些,一道诏令,便命卢象升领军御敌。
不得已之下,卢象升只得身着丧服,与他的天雄军一起誓师出征。
不过,虽说崇祯皇帝表面上大张旗鼓的要派兵抵御清军,但实际上,他在内阁大臣杨嗣昌、高起潜的游说下,已经有了和清军议和的初步意愿。
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崇祯没有骨气,也不是杨嗣昌等人求荣,而是当时大明面临的局势,已经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首先,全国大范围的农民军活动,虽说先前被肃清了一大部分,但尚未来得及巩固战果,并且,还大有死灰复燃的趋势。
而在这个时候,清军又了进来,这不仅造成大明倍感压力,同时也无意间“挽救”了农民军,让其得到了喘息和休整。
因此,在当时的崇祯和杨嗣昌等人看来,清军犯边无非是图财,只要诱之以利,也就是给他们一些钱财,是足可以让其暂时退回关外的。
只要清军退走,那么大明就可以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农民军,将其彻底绞后,再转过头来对付清军,此乃万全之策。
严格来说,这个想法和思路,在当时也没有错,而崇祯皇帝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默许了杨嗣昌等人明里暗里与清军接触,商讨议和之事。
当然,这些都是暗中进行的,毕竟和敌军议和,历来是昏君臣才干的事,崇祯皇帝自然不想被扣上这顶帽子。
所以,议和事项进行的同时,征召卢象升御敌,也在同步进行。
但在卢象升被召至宫内,崇祯皇帝问他对当前的局势有什么看法时,卢象升的一句话,彻底堵死了崇祯有意议和的路。
当时,卢象升面对崇祯,仅说了三个字,即“臣主战”。
据史料记载,卢象升这三个字说完后,崇祯皇帝当时脸色都变了,在他看来,卢象升这分明是在暗指自己企图议和。
因此,崇祯沉默了好半天后才说话,他先是推脱自己并没有议和的意思,同时又让卢象升与杨嗣昌等人商议商议,然后再做决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此次卢象升的“臣主战”三个字,让他彻底得罪了崇祯,也正因为如此,卢象升死后才会遭受极其不公正的待遇。
而在当时,卢象升因为主张开战,不仅得罪了崇祯,同时也得罪了杨嗣昌,这一得罪不要紧,杨嗣昌便开始做手脚。
他先是怂恿崇祯皇帝,罢免了卢象升的兵部尚书之职,同时,多番算计,将卢象升的兵力一减再减,减到最后,对外号称总督天下援军的卢象升,只有五千左右的兵马能指挥。
更过分的是,杨嗣昌还切断了卢象升的粮,导致卢象升粮饷就此断绝。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行军打仗更是缺少不了粮,但由于杨嗣昌等人的从中作梗,卢象升不得不带着五千兵卒,在饥挨饿中苦苦支撑。
史料记载,当时卢象升的部队,所吃的口粮,绝大多数是民间百姓自发捐助的,但毕竟这些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而为了能让将士吃顿饱饭,卢象升不得不拉下脸面,派部下杨廷麟到附近州府求粮,但杨廷麟所到之处的州官,为了巴结杨嗣昌,因此根本不借一粒粮食给杨廷麟。
哪怕是卢象升亲至,苦苦哀求,这些州官依旧是置若罔闻。
史料记载,卢象升带着部下,前后奔走千里之多,竟然均未能借到粮食,沿途的百姓听闻此事,无不为之叫屈。
但即使是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卢象升所率兵卒,无一人背叛。
就这样,卢象升带着部下,着吃掺杂冰雪的食物,硬是坚持到了崇祯十一年年末,并在当年十二月,与清军展开了最后一次决战。
当时,卢象升率兵进驻巨鹿的贾庄,而高起潜所率的数万关宁铁骑,距离贾庄仅有五十里不到,但当卢象升遭遇清军向其求援时,高起潜却直接无视,选择了置之不理。
不得已之下,卢象升只得应战,据史料记载,当时清军兵力约为两万之多,面对成倍于自己的清军,卢象升深知此战有去无回,因此在开战之处,便萌生了死战之意。
为了避免自己过早战死,导致部队无人指挥,卢象升当时特意换下主帅,穿上了普通士兵的号衣,同时又把象征身份的印绶绑在手臂之上以方便辨认。
他所做的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没打算活着回去。
而在双方开战之后,卢象升更是身先士卒,奋力拼,从后夜一直到天明,一直到弹尽粮绝尚未停歇。
到了最后,由于炮尽矢穷,双方开始肉搏,卢象升更是一马当先,在清军阵中引刀奋战,而在格了数十名清军后,由于寡不敌众,身中四箭三刀,落马身亡。
一代名将,就此壮烈殉国。
卢象升战死后,其部将杨陆凯担心清军残害其体,便俯身而上,最终身中二十四箭阵亡,最终,五千人仅有十余人出重围。
而不远处的高起潜,不仅从头至尾按兵不动,并且在得知卢象升战死后,当即率领数万关宁军,脚底抹油跑了。
并且,高起潜由于担心自己会被追究“拥兵不救”之罪,居然在给朝廷的军报中,只字未提卢象升战死之事。
不仅仅是高起潜,就连杨嗣昌也是如此,他深知卢象升之死,很大程度是因为自己对其算计造成的,因此,他不仅同样隐瞒卢象升战死之事,甚至还准备乘机给卢象升安一个畏罪潜逃的罪名。
人都死了,却依然不放过,可见杨嗣昌此人心思之歹。
但幸运的是,杨嗣昌的计并未得逞,卢象升的部下杨廷麟在开战之前,被派去向高起潜求援,因此并未遇难,他在听说了杨嗣昌意图诬陷卢象升之后,迅速带人前去战场寻找卢象升的体,由此证明了卢象升的清白。
史料记载,当杨廷麟等人找到卢象升的体时,发现其盔甲之下,还穿着孝服,也就是说,卢象升直至战死,为父守丧之期尚未满。
因此,杨廷麟便上报崇祯,称卢象升已战死,而由于先前杨嗣昌上书说卢象升潜逃,因此崇祯不了解谁谁假,于是,他便下诏,命人前去辨认体。
一番辨认后,确认卢象升战死,消息传出,百姓为之震动,哭声更是不绝于耳。
但到了这个时候,杨嗣昌依旧不死心,他又假惺惺地派出去三个人,明为复检,实则意图改口翻案。
他以为,他派出去的三个人会顺着他的意思,只要一口咬定体不是卢象升,那么他就可以在里面做文章了。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三人中,有一个叫作俞振龙的兵卒,在检视回来后,坚持实话实说,表示自己所见的,正是卢象升的体。
而这个小兵的举动,惹怒了杨嗣昌,他派人将其严刑拷打,整整打了三天三夜,试图让其改口,但俞振龙不为所动,到了最后,其怒目大喊:“天道神明,无枉忠臣”,随即气绝。
这件事发生后,天下人为之愤慨,纷纷指责杨嗣昌,而崇祯皇帝却对此置之不理,不仅没有责罚杨嗣昌,并且硬是让卢象升的体暴露近三个月后,方才准其家人收敛安葬。
而到了次年,卢象升的家属上书,请求朝廷赋予抚恤,崇祯皇帝直接拒绝,在此之后,卢家人多次上书,但始终未能获得批准。
一直到崇祯十四年,在多个大臣的苦苦哀求下,崇祯皇帝这才勉强同意赋予卢家抚恤,但却并没有对卢象升追谥,还是后来的南明弘光帝继位后,才追谥卢象升为“忠烈”。
那么,崇祯帝为何对卢象升如此刻薄呢?其实说白了,就是所谓的面子问题在作祟。
前文讲到,崇祯皇帝曾有意议和,但却因为不想担上骂名而偷偷摸摸,结果卢象升的一句“臣主战”,让崇祯顿感脸红。
因此,卢象升在无意之间,便戳痛了崇祯,此乃其一。
其二,崇祯宠信杨嗣昌,这是有目共睹的,而如果他褒奖卢象升,就等于否定了杨嗣昌,同时也就意味着,自己是被杨嗣昌这个臣所蒙蔽。
而按照崇祯的行事风格,他是不可能,也不愿意承担任何责任的,让他承认自己被佞蒙蔽,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所以,为了面子,崇祯帝只能对卢象升刻薄冷漠了。
只不过,崇祯帝的“好面儿”,不仅损失了不少如卢象升这般的忠臣良将,同时也将大明所有活下去的希望全部掐灭,因此,大明最终走向灭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