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当初兵力是清朝的两倍 吴三桂最后为何还是失败了
还不了解:吴三桂失败的读者,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巅峰时期,总兵力是清军的两倍,为何最后还是失败了?
吴三桂之所以最终会失败,主要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因为关键时刻吴三桂去世,导致麾下大军群龙无首,失去了指挥。二是因为联军内部,并不算团结,大家之前联合反清,只是迫于无可奈何,等到清始对这个反清联盟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时候,联盟内部就开始各自心怀鬼胎,甚至互相残。有这样一群队友,吴三桂不光需要对付清军,有时候还需要对付来自队友的进攻,最后自然就打不过清军了。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当年吴三桂投降清代的时候开始说起。
明代末年,随着李自成攻破北京,明代彻底灭亡。李自成入城的时候,当时吴三桂正担任山海关总兵,在山海关驻守防御清代。而他的家人,则是全都留在了北京。而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对吴家人非常不客气,甚至还把吴三桂的父亲抓了起来,用来威胁吴三桂。
此后,得知家人遇难的吴三桂,愤怒到了极点。为了给家人报仇,吴三桂直接联系了清代那边,放清军入关,帮他一起对付李自成。
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这段时间里,清代那边其实也不太平。当时清代的第一位实际意义上的皇帝,皇太极,忽然去世。皇太极去世后,幼主福临即位,这就是顺治皇帝。而顺治皇帝登基之后,因为年龄太小,所以高层斗争非常复杂,后来大权则是完全落入了摄政王多尔衮手里。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多尔衮收到了李自成的邀请,而后迅速率军入关,最后在山海关地区,击败了李自成。此后,清军开始不断南下,接下来花了十多年的时间,逐渐攻取了整个中原。
在清军攻原的这个过程当中,以吴三桂为首的武装,无疑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清代在入关之前,人口其实并不算多。后来能够占据整个中原,这些武装绝对出力甚多。尤其是在明代治根基相对较深的南方,如果没有这些武装辅助,清军几乎根本不可能占领当地。
如此一来,这些武装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然也拥有了一定的势力范围。尤其是到了顺治在位后期,随着南明政权基本被平定,几个麾下势力强大的明军降将,几乎都被清代封王,而且在南方拥有一定的实际控制范围。
在这其中,势力最强大的,就数割据云南的吴三桂了。刚刚打垮南明政权的吴三桂,权势恰好达到顶点。当时整个云贵地区,都要受吴三桂的辖制。而且云贵地区的军事指挥权、司法权、行政权等一系列权力,都在吴三桂的手里。
此时的云贵地区,除了名义上还处于清代的势力范围之内,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完全出去了。
对于这样的吴三桂,清代中央自然不可能不防。所以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清代中央一直在极力削弱这些王的权力。先是拿走了他们的司法权和行政权,对他们各自辖境内派遣中央官员,然后又利用财政手段,削减吴三桂等人手中的兵权。
如此,到了康熙皇帝正式掌权之后,以吴三桂为首的王们,权力其实已经被了很多。但同时,随着这些王在各自辖境内,驻扎的时间越来越长,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也越来越强。所以,康熙即位之后,就必须着手清理这些降将了。
最开始的时候,康熙皇帝采取的手段,还较温和。吴三桂等人提出了一大堆的条件,但基本上主要还是以钱和待遇为主,而清代中央这边,开始的时候答应的也很痛快。双方唯一争论的焦点,就在于给多少钱的问题。
但问题是,随着谈判逐渐进行,这些降将渐渐发现,清代中央其实根本没有给钱的打算,只是以此作为一个借口,想要削减他们的势力,或者逼他们。而清代中央也发现,这些地方军阀不是心想要解散自己的个人武装,而是有的倾向。
如此一来,双方自然就彻底谈不拢了。而谈不拢的结果,就只能是战争了。
公元1673年十一月,就在削藩工作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吴三桂悍然起兵,首先诛了云南巡抚,以及云南境内所有被清代中央派来的官员。此后,吴三桂又挥师进入贵州,很快就拿下了贵州全境。在控制了贵州的同时,吴三桂又派遣大军进入湖南,直接向荆襄地区。
在吴三桂起兵的同时,企图降将,也纷纷开始起兵。这其中较有名的,就是福建的靖南王,以及广东的平南王。再加上吴三桂这位平西王,一共三位藩王,所以历史上便将这场叛乱,称之为三藩之乱。但实际上,除了三藩之外,同时起兵的还有四川的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的罗森、孙延龄,陕西的,河北的蔡禄。
这些降将,同时起兵。一时之间,整个清代超过一半的领土,都燃起了战火。尤其是南方,长江以南更是被叛军占据了大半。就连紧邻北京的河北地区,都开始出现叛军。由此可见,当时的清代中央,到底面对着多大的压力。据后世史学家计,当时这些叛军所领的大军,总数接近清代中央所控制大军数量的两倍。在军事实力上,其实要完胜清代这边。
如果这些降将,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清廷,那接下来的历史,估计就没有清代什么事情了。
但问题是,这些降将,之所以愿意共同起兵,主要还是为了对抗清廷的削藩政策,不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是的为了反清复明。这种不牢的利益关系,注定叛军看起来势大,但内部却矛盾重重,不可能一致对外。
这就给了清廷对叛军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机会。
接下来,清代中央首先派遣精锐,在湖南地区拖住吴三桂,同时拖住实力较强的平南王和靖南王。三藩被拖住之后,清廷就开始集中力量,去对付势力较小的降将。有的直接派大军扫平,有的则是进行招抚。
在清廷的分化瓦解之下,很快,原本声势浩大的三藩之乱,就被平定了小半。只剩下实力最强的三家,还在和清廷对抗。但接下来,就算是这三家,也不可能同心协力,彼此之间甚至还产生了很大的冲突。
如此一来,这些队友非但没有帮到吴三桂,反倒是妨碍了吴三桂的发展。
当然,作为军中老将,吴三桂事先也不是没想到这一点。原本在吴三桂的计划当中,降将,基本上都是炮灰,最大的作用就是尽量拖住清廷的步伐,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按照吴三桂的计划,占领云贵地区之后,接下来吴三桂大军会进入湖南,占领荆襄地区,依长江天险阻挡清军。拿下长江天险之后,下一步吴三桂会去攻略四川,然后以四川为跳板,攻略关中。反正这些地方,当时都有不少降将势力,完全可以接应吴三桂。
但吴三桂怎么都没想到,他的这个计划,还没打出湖南,就彻底打住了。
为了拖住吴三桂的步伐,当时清廷这边,派遣了大量大军,驻守在湖南这边。再加上吴三桂集团内部,除了吴三桂本人之外,几乎没什么特别能打的猛将。而吴三桂本人称帝之后,又不能随意外出征战。
所以,吴三桂的大军,在湖南浪费了很长的时间,还没取得什么显著的战果。反倒是清代那边,逐渐清理掉了反叛势力,开始集中力量,前来对付吴三桂了。
眼见如此,吴三桂也坐不住了。公元1677年,吴三桂亲自率领大军,进入湖南作战。不得不说,吴三桂本人的指挥能力,还是较强的。随着吴三桂开始接手湖南战事,清军在湖南地区开始节节败退,逐渐落了下风。
但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吴三桂本人却忽然病死了。
据史载,当时的吴三桂,因为战事不顺心情烦躁,再加上湖南地区气候炎热,所以没过多久,吴三桂的身体就开始出现各种问题,逐渐病重了。
临终之前,吴三桂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开始做出各种布置。到了这个时候,吴三桂这边另一个巨大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吴三桂唯一的,之前一直在北京做质子。吴三桂起兵的时候,他的直接被清廷掉了。所以吴三桂临终之前,只能让自己的孙子。而当时吴三桂的孙子,仅仅只有13岁而已,根本控制不了局面。
所以,吴三桂去世之后,清廷很快就转守为攻,原本湖南境内刚刚有点起色的局势,也开始峰回路转。此后两年里,吴三桂集团不断败退。两年多以后,清代中央军攻入云南,兵围昆明。经过两个多月的围困之后,最终吴三桂的孙子只能开城投降,而后被押往北京处死。
至于两个藩王,早在吴三桂被平定之前,就已经先一步被清代中央给灭了。
纵观三藩之乱被平定的整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三藩之乱刚刚开始的时候,吴三桂这边确实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内部不团结的矛盾,也为吴三桂的失败埋下了一个巨大的祸根。而后来的湖南战争,又拖住了吴三桂过长的时间,致使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吴三桂本人在关键时刻,忽然去世。如果吴三桂能多活几年,或许局面还能有所转机。毕竟吴三桂本人,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但随着吴三桂去世,接下来又是后继无人的局面。到了这个时候,叛军的失败,其实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提起底,别看三藩之乱开始的时候挺吓人,但因为内部矛盾的存在,从一开始,这场叛乱其实就没多少成功的希望。至于大军的多少,其实只是一个表象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