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很少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呢?

  清朝入关后,随着八旗军队的节节胜利,清朝变成了幅员辽阔的全国性政权,其治的地域和人口均成倍地增长,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由此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人才相对匮乏,尤其缺少能治国理政的各级文官。为解决人才紧缺的矛盾,清吸纳了很多前明的官员,只要是愿意投降的,基本上是来者不拒,通通安排。

image.png

  明朝官员

  另外,由于全国性科举还未正式展开,清也鼓励大臣们为国家举荐人才,择优录用,多多益。

  纳降加举荐,这两种人才录用方式虽然较高效,能解燃眉之急,但同时也有很多弊端。首先,从明朝旧官吏中接纳的官员数量庞大,鱼龙混杂,其中有很多滥竽充数的投机者,并无才实学;

  其次,大臣们举荐人才时难免会怀有私心,经常会“举贤不避亲”,借机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形成朋。

  顺治帝亲政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官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现有人才选拔的弊端。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他曾在上谕中指出:“总督巡抚,任大责重,全在举劾得当,使有司知所劝惩。今所举多冒滥,所劾多微员,大贪大恶乃徇纵之,何补吏治?吏部其详察以闻。”(清史稿·世祖本纪)

  这段上谕的意思是,各地的督抚要员们,推荐提拔的官员很多都不谱,不合格,甚至大大恶之人也充斥其中,严重败坏了官场风气,希望吏部今后对官员要仔细考察。

  顺治感到,要想净化官场的风气,必须加强对官员的考核,能者上,庸者下。顺治十年(1653年)四月,他亲自从翰林院着手,考试翰林院的词官们。一些词官理论水平欠缺,没能通过考核,被毫不客气地赶出了京城,到基层锻炼去吧。

  对翰林院的考核只是一个开始。不久后,顺治下令让吏部和都察院牵头,对京城所有的官员都进行考核,此即“京察”。清代的京察制度正是从顺治朝开始确立的,通过对官员的考核进行优胜劣汰,一定程度上改了清初官场的混乱局面。

  翰林院

  除了加强对官员的考核,顺治帝在用人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则,那就是严禁宦官干政。顺治十年六月,他在上谕中明确规定,宦官的品级最高不能超过四品。没有皇帝的旨意,宦官不能私自出京。另外,他严禁外官结交,违者死罪。

  “朕酌古准今,量为设置,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出皇城。外官有与交结者,发觉一并论死。”(清史稿·世祖本纪)

image.png

  清代

  秦汉以来,宦官干政祸乱朝纲的事情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导致国家败亡,政权更迭。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顺治才在对宦官的使用上格外慎重,亲自划定了这几条红线。

  正是因为这些规定的和防范,有清一代,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晚清时出现的著名大安德海、李莲英等人,其对权力的染指都非常有限。跟明朝的刘瑾、魏忠贤这些大宦官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