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矮小却受人尊重,淳于髡有多厉害呢?

  说起身材矮小的历史人物,大家自然会想起晏子。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还有这一个矮小人物,名为淳于髡(kun,第一声)。此人被司马迁记载在滑稽列传当中,为人非常变,而且身材矮小,是个外交高手。《史记》记载:“淳于髡身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可就是这么一个入赘齐国的矮个子,却依自己的口才为齐国做了很多事,最后也是官拜大夫。

image.png

  齐威王年轻之时经常是好为乐,整夜买醉,对此齐国上下无一不是担心齐国的安慰。此时唯有淳于髡敢于劝谏,并且故意用隐语询问齐威王:“国中有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不知此鸟何也?”这自然说的就是齐威王,但实际上每天买醉是齐威王故意为之。为了强大齐国,齐威王故意摆出自己软弱无能的形象来分辨齐国忠。见到淳于髡的问话,齐威王则是回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典故后来也成为了形容惊人复出的意思。不过这一段对话的确非常有趣,淳于髡不直接问,而是要隐语相诉,可见用心良苦。

  实际上淳于髡此人一直都是喜欢说着隐语,从不会直接表达出实的意思,所以跟他聊天还需要费费脑筋。这可能和淳于髡的个人成长有关系,在史记中和各种资料里都表示淳于髡是一个赘婿。可信度应该极高,而无奈成为赘婿自然生活的就不怎么样。同时淳于髡的髡是先秦时期的一种惩罚,意思是剃掉头顶周围的头发,可见淳于髡的地位不高。同时能够有经济条件,又如何会甘愿成为赘婿呢?故而说淳于髡在这种原本就重视地位的时代,可能说话养成了不直言,但又想表达心中不快的方式。

  正如他和齐威王的另一次对话,就可以看出淳于髡的有趣之处。有一次淳于髡出使回归,齐威王见他劳苦功高从而设宴邀请。出于好奇,齐威王就想问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谁知淳于髡的回答是一斗也醉,一石也醉。齐威王自然不明白其意思,这时候淳于髡又卖起了关子,说起了原因。

image.png

  淳于髡解释说,如果是齐王赏酒,两边有着文武大臣,他心中恐惧就只能喝得一斗。如果是在家里招待贵客,小心陪伴左右,那么可能就喝个二斗左右。但如果跟老朋友见面,互相问起自己的趣事,则可以和上个五六斗。但要是举行乡间聚会,再加上席间有着不少娱乐项目,肯定就能喝上个斗。不过最厉害的还是在天色晚了以后,大家在一起,男女之间散乱。而此时主人家留我下来,并且闻着女子香气,这时候就能喝下一石了。这一番话意思就是,喝酒也是没有限度的,容易乐极生悲。

  齐威王听了这话才明白这是淳于髡的暗中讽刺,于是从这以后就停止了很多彻夜的酒席,反而把精力放在了处理朝政之上。也正是淳于髡的各种鞭策激励,帮助齐威王再一次称霸诸侯,可谓是良苦用心。

  同时淳于髡不单单是刁难齐王,而且号称亚圣的孟子也吃过他的亏,被他言语调戏。就在孟子周游列国的时候,途径齐国。淳于髡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前往拜访孟子。一来他就给孟子出难题,借着“男女授受不亲”的说法问孟子:“如果你老婆掉进了水里,我是救还是不救?”;一句话问的孟子火冒三丈,直言道:“嫂嫂都不救,还是人嘛!”,后来也感到自己失言,赶忙纠正。告诉淳于髡,救人是权宜之计,不用在意礼制禁忌。

  可见这淳于髡的确是个有趣之人,不管是谁也不在乎他的身份,就敢于直接开口调笑。难怪到了如今的临淄都还留有童谣:“孟子遇见淳于髡,吓不死也发昏”,看来淳于髡还是个圣人见了都要逃的人物啊。不过也正是淳于髡为人虽有趣滑稽,但其所说的暗中却总是含有哲理,不但让人深思,而且影响久远。的确足以称为奇人,也是齐国重要的奠基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