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学开学后如何做好防疫?中疾控专家支招

  受疫情影响,学校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随着秋冬季流感季节即将来临,今年已经开学的和大中小学如何进行疫情防控,成为广大网友关注的问题。

  为科学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复学复课,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沈瑾,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主任医师郭欣和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防疫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按要求开展防疫 有效提高幼儿身体抵抗力

  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上。对此,马军建议:“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会学到成长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和化规则。通过游戏,还可培养尊重、分享等良好品格。所以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家长要坚持送孩子上。如果孩子确实身体较弱,可采用阶段性方式送到。”

  同时,他提醒家长:“由于疫情,孩子居家生活时间较长,新学期开始后可能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也需要和家长给孩子做好开学前的心理准备。”

  他还介绍:“在疫情防控中,国家对包括在内的教育机构安全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印发了《托幼机构秋冬季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结合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特点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要求从关键时间(开园前后)、关键人群(幼儿、家长、员工)、关键场所、关键措施、关键保障入手进行大量准备工作,全方位做好开园前疫情防控准备工作和师生员工健康排查。”

  马军表示:“在做好师生员工健康排查的同时,也充分做好了疫情防控的组织和制度建设,进行了充足的物资储备、校园的清洁消等。开园后每天各班级会采取错峰、错时入园、离园的规则,并且坚持早、中、晚一三报告的制度和点名制度,还会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幼儿的晨午检工作,做好餐(饮)具的清洁消等。”

  在介绍托幼机构的防疫重点和难点时,马军说:“托幼机构疫情防控的特点,主要是保护年龄小、抵抗力差的儿童。防疫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孩子需要重新适应的生活和学习;二是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幼儿易出现感冒、发热等情况。让幼儿尽快适应生活,并减少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感冒、发热的情况尤为重要。”

  “幼儿出现如流行冒、普通感冒等秋冬季节常见传染病,可能都会有发热、咳嗽的症状,这些症状与症状类似,区别、鉴别造成症状的原因是最难的。”马军说。

  “在,防控和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幼儿身体抵抗力,还有就是要建立快速、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流感这些呼吸道传染病。”马军表示。

  同时,他告诉家长:“应为儿童准备充足的防疫个人防护物品,并培养儿童的卫生健康意识,让孩子们保证适量游戏运动、睡眠充足,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保证。要教会幼儿掌握‘六步洗手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掌握文明咳嗽礼仪。要保证平衡膳食、多喝水,最好不要喝含糖饮料。减少外出,若外出则要佩戴口罩,避免到人多、拥挤或者密闭的场所。平时,家长要关注儿童自身健康,是否会有发烧、咳嗽等症状。”

  中小学做好开学后应急处置 配合疫情防控排查

  对于开学后,中小学校应如何做好防疫应急处置工作,郭欣表示,从应急处置方面主要分四种情况。

  一是学校所在地区整体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时,学校应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相关措施。

  二是教职员工或学生入校前或在校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症状,学校应让当事人佩戴口罩,并立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学生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职员工及时告知校医室,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严格按“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去定点医院就医,没有设置医务室的学校,应就近联系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处置。在学校里,大家入校时是晨检,体温合格的同学进入到学校。如果孩子在第二节、第三节课时突然发热,这种情况也需要随时告诉校医老师。

  三是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学校应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并配合做好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对于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及时进行风险告知。这部分人群若出现发热、干咳症状,也要及时就医。

  四是学校存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时,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病愈后返校时,学校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复课证明。在常管控时,如有患传染病患者病愈时返校复课,也要开具证明。

  大学抓好返校管理 严格遵守出入校规定

  谈到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大学已陆续返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如何做好返校准备工作时,沈瑾从四方面提出要求。她说:“首先在返校前,每天要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按学校相关规定,如实上报14天的体温、健康状况及行动轨迹等。

  其次,要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疫情态势的发展,了解学校采取的防控措施,并主动学习各项传染病防控知识及个人防护技能。返校前,在家要生活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证返校时身体健康。

  再次,要遵循学校各项规定,在规定时间内返校。因为学校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以及本校师生的特点,安排返校时间,境外学生若没接到学校返校通知,不能返校。

  最后,返校前要准备好如口罩、手消剂等防疫物资。返校途中,建议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具体根据整个地区疫情形势而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加强手卫生。若没有洗手设施,建议携带速干手消剂及时消。途中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物体表面,跟乘客保持一定距离。”

  沈瑾提醒大家:“返校途中也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在旅行过程中身体不适,要及时联系乘务人员并上报学校。如途中遇到特殊情况,像交通工具有疑似症状的人出现,要按照乘务人员要求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学校。”

  对于大学在校人数多、生活时间长,而且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会有一定私人活动,高校该如何管理的情况,沈瑾提出,要从三方面综合来看。

  她说:“进校门时,学校会有如测体温、看健康码等各种规章制度,所有同学都要遵守规定,测量好体温、主动出示健康码,合格后再进入校园。当学校有禁止校外人员进入的规定时,希望同学们可以理解并遵守。”

  “由于同学们吃、住、学都在校园,所以学校对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管理会有很多规章制度。所有制度都是根据当地疫情形势而定,每个学校采取的具体措施会有差异。在校期间,学生要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各项措施和自身健康监测。另外,还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要注意用眼卫生、用眼健康,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身体素质。”沈瑾表示。

  她还提出:“除对学生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外,学校还要加强宿舍管理,保持良好通风和环境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做好宿舍公共区域管理。同学们在宿舍期间,尽量不串门、不聚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减少参加或举办室内大型聚集性活动。疫情期间,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出入校规定,做好进出入登记。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不去空气不流通、人群聚集的场所,同时在途中做好手卫生。”

  师生加强自我健康检测 严禁带病上课和工作

  郭欣提出,学校除做好防控措施外,还应督促师生做好自我健康检测,包括对师生的健康管理等。她说:“返校前,学校要提前掌握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学前14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做好健康观察。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应督促其及时就医。患传染性疾病未治愈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应暂缓返校,严禁带病上课和工作。”

  “返校后,学校应通过传染病症状监测,做好师生健康检测。学生传染病症状监测,是在学校中非常重要且专业性极强的一项工作。应对的传染病除外,还包括秋冬季节学生容易发生的传染病,如流感、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感染性腹泻等。”郭欣说。

  她表示,具体的监测方法有三种。“首先是晨午检,各班级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要了解学生缺勤原因、掌握因病缺勤的学生名单,检查全体出勤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重点要了解包括发热、咳嗽、头痛、咽痛、腹痛、腹泻、呕吐、皮疹、乏力、结膜充血等症状的发生。

  二要进行全健康观察,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对随时观察其健康状况,及时报告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学生要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报告老师,不要带病坚持上课。

  三是对因病缺课的孩子,进行登记和追踪,具体由各班级的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每天进行登记追踪。要追查该学生的主要症状和缺勤原因,如果是因病缺勤,则要追查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就诊信息及家庭共同生活人员的相似症状等,还要协助学校对他的病情及转归进行追踪。”郭欣说。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就做好了学生健康监测。具体健康监测和预警方法可参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学校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技术指南》,教职员工的监测预警,也可参照学生的监测预警指南。做好健康监测后,便于后续监测预警及快速反应。目前有一些地区有晨午检监测系,这种系化应用大数据,更便于及时发现疫情苗头、进行早期处置。”郭欣总结说。

  受访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研究员沈瑾,北京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主任医师郭欣,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