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人口有多少人 七雄是如何养活那么多的军队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战国七雄军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阅史书,常常可以看到参战总人数高达数十上百万的大型战争,特别是在战国末期,七国的争霸动辄数十上百万。
例如,在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中,赵军40万,秦灭楚之战先20万后60万,并且这些数字并非是虚构的,都是在史书当中有明确记载的。
战国时期的总人口大概在0万到3000万之间,这么点人口怎么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军队规模,令人非常疑惑。
两千多年过去,我们也无从得知古人就进行战役记载时,是否刻意夸大数字。但我们可以从战国时期最为强盛的几个国家入手,推测出他们的“养兵能力”,看看以七国的人口到底能养多少兵?
一、农业发达、土地肥沃的赵国
“养兵能力”取决于人口、粮食和财力,这三者都具备了,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自然就上去了。那么以战国时期的物产水平,的可以支撑起这么庞大的军队规模吗,战国七雄又能常年保持多少军队呢?
首先,我们来谈谈魏国。魏国与周围国家牙交错地接壤,其领土较为分散,主要部分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其余分散在临近省份。魏国四周与秦、楚、齐等强国相邻,处于他们的中间,很容易被,是名副其实的四战之地
但魏国在魏文侯时代的军事实力远远强于六国,纵横百年无敌手。
那一时期,魏国四面出击,向南进攻,夺其重要领地,向北发动大军,令中山国就此灭亡,向东,打败齐国,向西,重创秦国,从而占据河西地区战略要地。魏国之所以能如此强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魏国的“养兵能力”很强。
魏国地处中原腹地,这里自古便是先民的聚居之地,土地非常肥沃,农业发达。战国初期,西门豹出心裁,开凿了灌溉沟渠,从漳河引水入邺城,将周围缺乏灌溉水源的田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令邺城逐渐富庶起来。
西门豹在邺城取得的成功,令魏国看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遂在全国范围内大兴水利。这一做法极大地改良了魏国的水土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又使中原地区的河流连成一片,便利了中原地区的交通。
在那一时期,魏国还任命李悝主持变法,使因兴修水利而优越起来的物质条件得到充分的应用。他的“尽地力之教”充分利用了魏国的土地,缓解了魏国地少人多的矛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经济上,他主张由国家来调控粮食,避免了商人恶意压低粮食,保护农民利益。
大兴水利使魏国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大大增加,改革变法又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两者叠加在一起,使得魏国的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极大丰富了魏国的物质条件,使其在战国初期逐渐强大起来。
但是受限于国土面积不大,魏国的人口总数也一直没能上去,只有不到300万。物产丰富,经济发达,奈何人口不足,“养兵能力”便严重。因此魏国的作战部队在巅峰时期也只有五六十万,根本不能与它的地位相匹配。
而且魏国地处中原,是战国中后期连年累月的兼并战争的主要战场。战争造成了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
同时,随着魏国在与他国交战中不断失败,土地被周围的秦国等强国侵占,国土面积不断缩小。这使得魏国所能调用的经济资源越来越少,本就不强的“养兵能力”也逐渐下降,很快就失去了争霸的能力。
二、地广人众的赵国
在三家分晋之后,赵国继承了晋国北部领土。在那一时期,赵事实力很弱,甚至得依魏、赵两国帮忙,才能保全自身。
但是后来三国关系变差,赵国便只能自应对强敌。在赵国的周围,散布着秦、韩、魏、卫、齐、燕、中山等国,还有一些实力不可小觑的蛮夷部落,地缘战略环境非常险恶。
特别是秦、魏两国,看赵国实力不强,经常对其进行军事入侵。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赵武灵王时代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命令军队穿着胡人服饰,学习胡人骑射的战斗技术,从而使赵军的战斗力有了较大提高。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已经发展成为北方地区的一个较强大的诸侯国。
苏秦就曾对赵王说“秦之所畏害于天下者,莫如赵”,在当时天下人的眼中,只有赵国可以与秦国相提并论。究其原因,是因为赵国的拥有强大的“养兵能力”。
在赵武灵王改革不久后,赵国便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在随后的对外战争中,赵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很快便攻取了中山国和胡地。
此后,赵国疆域更加广大,而且这些所夺取的土地,都非常适宜耕作。例如,原属于胡地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适宜于农耕,并且还产战马,使赵国成为了战国时期少数几个拥有产马地的国家。
此外,赵国疆土内的华北平原和山西大同、太原等盆地也适宜于农业生产,尤其是华北平原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河网密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好地带,这些肥沃的土地令赵国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赵国冶铁技术也较发达,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也促使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起来,再加上赵国处于北方和中原地区沟通交流的枢纽地区。因此,各地大小城市成为商业中心。赵都邯郸就是战国时规模较大较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
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同时拥有广阔的土地,发达的农业以及繁荣的商业,人口慢慢就多起来了。据史料记载,战国末期,赵国的总人口大概在300万到350万之间,按照当时五人养一兵的惯例,赵国常备军队总量大概有60万人左右。
赵国的军队规模,在七国当中是数一数二的。因此苏秦才会认为,只有赵国才能与秦国相匹敌。但是即使是如此强盛的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却因为主帅无能,累及三军,被坑了40万,自此无力与秦国相争。
虽然在后续的秦赵之战中,赵国又拉出了数十万大军,但是这些军队都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战斗力根本没办法与秦军相提并论,最终被秦国成功兼并。
那么秦国又是如何能凭借一国之力,成功一华夏呢?
三、国力强盛的秦国
在战国初期,秦国偏居西垂,经济较落后,军事实力中原诸国弱,经常受到中原诸国的侵扰,丢失了领土。
秦孝公即位后,苦于国家积弱,遂决定励精图治,任命商鞅进行变法。这次变法极大地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也使秦国的“养兵能力”大大增强。其中对提升军队数量最有帮助的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实行法治,在秦国范围内,树立法律尊严,同时也强化了国家威信,令臣民按令行事。这一改革,秦国在战时可以调配更多的人口,补充进军队,极大的扩充了兵源。
其次是实行军功爵制度,这条措施使得广大士兵自己的战绩,就有做官封爵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百姓参与战事的热情。最后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秦国地处西疆,地广人稀,荒地较多,这一措施使得荒地被开垦,有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军队后勤保障充足,为其军事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些主要措施对秦国实现富国强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变法之后,秦队的战斗力有了极大提高,很快就灭掉了巴、蜀政权,成功占据了巴、蜀平原。
变法之后,秦国农业生产技术和水利灌溉设施,也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他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既免除了水灾的泛滥,又便利了灌溉和航运。战国晚期秦修筑的郑国渠,使关中成为沃野千里的膏腴之地。
此时的秦国,拥有领先的耕种技术、先进的军事制度,良好的兵员素质,综合实力已经大大超越了其余六国。特别是前文提到的关中、巴蜀这些地区安定、战事较少、经济发达、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成为秦国在战国中后期兵员补充和后勤补给的重要基地,极大提高了秦国的养兵能力。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成为一个土地广阔、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强大国度,总人口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00万,其余六国总人口加起来也只秦国多一点点。在这时,秦国可以调动的军队数量已经在百万以上。实力远超六国。
四、战国有多少兵?
上面所介绍的三个国家,在战国时期都曾称霸一时,他们在巅峰时期,军队总数都在五六十万以上,可见史书上所记载的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的战争并非是夸张虚构的。
在战国这个混乱动荡、战争频繁的年代,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保卫的唯一办法,各国无不在努力提高“养兵能力”,增加军队数量。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平均每五个百姓,就要供养一名兵卒。
战国的军队数量占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按照战国时期总人口在0万到3000万之间计算,战国时期的军队数量大概在450万到500万之间。
此外,在战国时期,战争规模一般都很大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各国之间的战斗基本都是冲着灭掉对方的目的去的。他们之间的战斗是名副其实的“灭国之战”,必须尽全力去战斗。因此,当时一场大战下来,参战国的军事实力就会有很大的起伏,要么实力一落千丈,要么一飞冲天。
因此,史书所记载的战国七雄之间的战斗规模,与现实情况并不会相距太远,这是由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所造成的。正所谓大争之世,各国恨不得“全民皆兵”,满城带甲。因此数十万,上百万的战斗也是可以理解。
参考资料:《试析战国养兵问题》,钟立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