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的失败是否全都归结于刘邦?项羽的治为什么不能长久?
刘邦的故事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项羽与刘邦北面事楚怀王,确定了共同反抗暴秦的纲领,并且约为兄弟。沛公刘邦西入关,率先略定关中,降子婴,除苛法,封宫室,秋毫无犯,秦民称治。无论对敌态度还是手段,都挑不出丝毫毛病。
项羽自视诸侯之长,举事合法性正在于诛暴秦,刘邦以诸侯之身,第一个占领前秦的中心关中,推翻暴秦的事业有了实质性的飞跃,不但无过,甚且有功。项羽此时要他,算是泄私愤、谋私利呢,还是替暴秦为虎作伥呢?既然想做天下宰,灭秦之后第一件大事都办得这么让人大跌眼镜,以后谁还听他?所谓一人而失天下,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问题,项羽想不想呢?答案是不排除有这种可能,特别是范增等谋臣给的观察结论,刘邦入关后秋毫无犯收取民心,摆明了是想效前秦以问鼎天下,对这个事情,项羽是很忌惮的。所以在鸿门宴上,问罪失败之后,范增要动刘邦,项羽基本上是观望犹疑的态度,在场的人里面,有张良这样的亲刘邦谋士,还有项伯这样的同情刘邦的项氏核心层,当所有人都往团结里讲的时候,找出一个分的理由、并且足以能借此除掉刘邦,似乎还不那么容易。史迁对这段历史的叙述近乎小说,但可以肯定的是,项羽最终没有拿出一个信服的理由去刘邦。
第三个问题,刘邦值不值得项羽呢?答案是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值得。项羽当初领着江东子弟勇冠三军,诸侯长的名头是打出来的,其名气之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刘邦如约拿掉关中,却仍旧需要听项羽的号令。在战略、战术上,项羽都是非常轻视刘邦的,他自信能够摆平对方,甚至不用通过正面交战的方式——把刘邦分封到汉中,然后以缺乏群众根基、因此不得不凭恃自己的关中三王堵住汉王的出口,有此地理格局,项羽自认大可安心去做山东的工作了。
从这个分封图不难看出来,汉被雍、塞、翟、临江、九江等封国所包围。凭借刘邦的军事势力,从哪个角度都很难突破,甚至连刘邦自己都一度沮丧,认为已经大势难违了。
再者而言,入汉中之后,刘邦所部军心离散,夜“歌思东归”,已经渐有崩坏之状,这种局面,很难说不在项羽所料。
就项羽而言,这种通过分割的方式来恶心、削弱刘邦的方式,不知道在宴席上搞诈高明到哪里去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刘邦突破重重阻围,来到山东和项羽寻求决战,项羽也不可能怕他。
楚汉相争阶段,刘邦被一路吊打,也充分说明项羽之不担心刘邦,是有很充分的理由的。
而后来项羽所以失败,也并非全在刘邦。
我们甚至可以说,就算没有刘邦,项羽的治也很难长久。这一点史迁在项藉本纪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概括起来八个字:奋其私智,纯用力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