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为什么大多都不敢重用叔叔?

  看过《芈月传》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朝堂之上的官员们几乎都是皇帝的本家,虽然他们的“氏”都不一样,但“姓”却是一样的。如说楚国著名的公子春申君黄歇,他和爱国诗人屈原就是一个姓,即为“熊”姓。

  古时候皇帝为何大多数都是重用自己的舅舅,而不重用叔叔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宗法思想来看,只要是一个姓,那就都是一家人,“氏”只是用来区别分支的。再拿楚国举个例子,虽然都是“熊”姓,但只有“芈”氏的人才能被称为是皇族,的诸如黄氏、屈氏,都只能算是熊姓贵族。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宗法分封制的根深蒂固,人们对于“家天下”的认同感也非常强烈。在政权这一问题上,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性。既不是王室贵族子弟,就很难能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后来有了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这样的现象才得以改。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这样的现象却越来越少见。秦始皇一六国之后,为了将皇权尽收自己手中,他残地害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后来苏洵的《六国论》当中,也曾提到过这一现象的弊端。

image.png

  秦国的皇权尽归皇帝一手,一旦皇帝昏庸无道,那么整个国家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当秦国出现来自外部的祸乱之时,皇帝也没有可以无条件信赖的家人来帮衬自己。此举虽然解除了来自内部的篡权夺位的危机,但也使得君主变得孤立无援。

  于是,在汉朝建立之后,刘邦就吸取前人的教训,在国内实行起了郡国并行制。不仅要将皇权揽于自己手中,还要适当地分封自己的兄弟,给他们皇室成员应有的尊严。将来遭遇外敌入侵,他们将会是自己最好的后备军。

  到汉武帝时期,这样的局势又有了转变。相对于同姓兄弟叔伯们来说,汉武帝更愿意相信自己妻子的娘家人,也就是自己的小舅子。他在位期间,特地设置了“大司马”这一职位,掌握着国家的军事大权。

  第一个担任“大司马”一职的人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亲弟弟卫青,在他的帮衬之下,武帝顺利铲除了朝堂之上不听话的同姓宗族势力,彻底实现了皇权尊。后期,伴随着卫青势力的不断壮大,他又开始提拔卫子夫的侄儿霍去病。

  卫青与霍去病同为朝中大司马,两人一个沉稳声望高,一个年轻有朝气。他们既是武帝的左膀右臂,又是互相牵制的两位将领人物。不得不说,在御下之术上,汉武帝实在是无懈可击。后来,他给钦点的四位托孤大臣,其中两位都是儿媳的娘家人,没有一个是宗室之人。

  可见,在权力的分配上,汉武帝是一点也不想分给自己的本家。这是为什么呢?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外戚专权的事件虽然屡禁不止、时有发生,但总而言之,其成功篡权夺位的几率还是很小的。

  而宗室子弟就不同了,他们是金汤勺出身的皇家贵族,天生就伴有一定的权利和地位。凭借这一点,就会有无数人愿意为他们效忠。倘若皇帝再赋予他们更多的权利,那岂不就是在养虎为患吗?

  相之下,重用外戚就要安全得多了。外戚之所以能被重用,全是因为皇后的功劳。皇后就是连接皇室与外戚家族的纽带,因为有了皇后的存在,外戚才能代为使用皇帝的权力。他们就像是皇帝手上的木偶,一切听从皇帝的指令,否则就会被弃置。

  总结:与此同时,重用外戚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担心权力的延续。外戚家族在成为权臣世家之前,他们在朝堂之上往往毫无根基,为了生存,他们必须依附于皇帝,受皇帝庇佑。他们的存在必然会威胁到皇室宗族的势力,唯有仰仗着皇帝的保护,才能安然无恙。

  不仅如此,在新帝登基之后,外戚集团也会进行一次更新,这也就是为什太后总喜欢把自己娘家侄女嫁给皇帝的原因,为的就是要保持家族权力的延续。但一般来说,新皇帝都会另立皇后,另外扶持一个新的外戚集团为自己效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