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神秘的地球把脉者
他的足迹遍踏三秦大地,被称为“陕西通”;他默默地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为地球“把脉”;他性格开朗随和,对待工作却一丝不苟。他就是陕西省地震预报中心冯希杰。
★坚定信念,我心如初
地震预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陌生的行业,平时很少有人会去关注他们干了什么?是如何工作的?但是一旦发生地震,他们马上会被推上风口浪尖。
在汶川地震过后不久,冯希杰出差回到西安,在西稍门打车回单位,就碰到了这样的事情。
“师傅,到陕西省地震局”,冯希杰和出租车司机说道。
“你是地震局的?”出租车司机问。
“是啊。”
“不去。”出租小哥一口拒绝:“你说你们这帮人都能干点啥?地震都预测不出来要你们有什么用?”出租车司机冷着一张脸说道。
“不是我们不想预测,也不是我们没干实事,是现在的科技还不能实现准确预报啊!”冯希杰再一次向一个不了解他们工作的人解释到。
“地震都发生了,之前干嘛去了?”
“地震都发生了,你们才发布消息,有啥用?”
……
想起这些话,冯希杰很无奈,他和笔者说道:“我们这个行业还不被广大老百姓所了解,不止陕西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时,我们也常常被质问、被指责。”
地震预报依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目前为止,中国地震科技工作者依然坚持的是长中短期预报和相结合的思路,不断强化长期、中长期研究,以“地下搞清楚、地上建结实”为基本要求,筹推进震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
尽管目前震前预测的准确率很低,但我国预报工作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作为地球的把脉者,他们承担着对地震的监测的任务。虽然暂时还不能在地震来临前准确地做出预报,但是却对生活的方面提供着指导作用。例如重大生命线工程建设时,如何避开活断层,地震局提交的数据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安全依据。再例如抗震救灾,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区震后趋势研判、灾民转移安置等提供指导性意见。
★远离繁华,奉献青春
冯希杰在陕西地震局工作已经29年,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主持陕西省关中地区主要城市的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对陕西及周边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朋友们称他为“陕西通”。在陕西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个电话给冯希杰,保管把构造活动历史等等给你说的头头是道。
他笑说朋友们给自己打电话没接时,过后第一句一定是:“又出野外了啊!”冯希杰和他的团队经常要进行野外调查,一出门就是十来天,有时候在荒郊野外要走几个小时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测点,清理观测剖面、架设观测仪器、GPS定位,获取断层活动信息。因为断层活动会引发地层错动和地面变形等,只有仔细、认观察和分析,才能获有效数据和信息,为地震中长期预测服务。
冯希杰说们这行的,需要经常上山下沟,哪里没路往哪里走,晒黑、蜕皮、受伤、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女同志在山里背着仪器摔了一跤,扶起后发现腿也摔破了,脚和后背也都划伤了。冯希杰赶快查看,连着说:“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小心”。他对笔者说:“我把他们带出去,就要对他们的安全负责。”
★行路致远,砥砺前行
每次有震情,地震局的工作者都要到一线去,获取第一手的有价值信息,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冯希杰说:“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地震局接到命令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出发赶往汉中。”亲眼看到远听说更具有震撼力,更加认识到生命面对大自然肆虐时是如此脆弱,有时甚至不堪一击。在震区,面对一具具遇难者的遗体,一张张欲哭无泪的面孔,冯希杰泪流满面。他更加意识到,自己重任在肩。“这份工作必须要有人去做,既然开始了,就要坚持做下去。”
距离2017年8月8九寨沟7.0级地震、2018年5月12汶川8.0级地震,时间已经过去近十年。十年时间可以让一个孩子从咕咕坠地到青春年少,可以让潇洒青年到中年,但对于地壳的运动和地震监测工作来说,不过弹指一挥间。
冯希杰说,他工作这么多年付出了汗水与泪水,也收获很多。平时对家庭的照顾少之又少,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忙,爱人也忙,经常感觉分身乏术。有时爱人对他发几句牢,他只能耐心做她的思想工作,跟她说:“忙完这段时间就好了,我带你们出去好好玩一玩。”但他对爱人许下的诺言一次次成为泡影,因为地震工作重任在肩。他愧对家庭,但无愧于领导和同志们赋予他的责任和使命。十余年来,他出版了四部专著,公开发表三十余篇科学研究论文,获得四项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奖励,被陕西省列入“三五”人才工程人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顶尖人才称号、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等,也被列入中国地震局第二批“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以后的路还很长。最后,冯希杰告诉笔者:“地震预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我们还在不断努力探索中……”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