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后悔逼死太子,他怎么对待太子的后人?

  汉武帝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刘据被汉武帝的宠臣江充污蔑行巫蛊诅咒汉武帝,刘据一怒之下,举兵诛江充,汉武帝以为刘据叛乱,于是调集大军讨伐刘据,刘据兵败而逃,穷途末路之下身亡。巫蛊之祸无论对汉武帝,还是对刘据一家,乃至对整个汉帝国,都是一起不折不扣的悲剧。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

  刘据是个优秀的太子,朝廷上下皆称贤德,他唯一的不足,就是在汉武帝看来,为人有些柔弱。事实上,刘据根本不是柔弱之人,否则绝没有举兵诛江充的胆色,而是他的父亲刘彻太过强势,两者相,便显得有些柔弱。

  应该说,刘据是汉武帝最合适的人。即使他有些柔弱,对晚年的汉武帝而言,那也已经不是缺点。汉武帝晚年发布罪己诏,改弦易辙,放弃进攻型战略路线,而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让宽柔的刘据即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汉武帝晚年对刘据还是不乏信任的,刘据之祸,可谓深刻地告诉我们,什么叫谗言可畏!什么叫三人成虎!汉武帝晚年多疑,江充以巫蛊陷害刘据,而且,不知江充采取了何种手段,竟然在刘据宫中挖出了行巫蛊的木偶。这一下,刘据有口难辩,他的师傅少傅石德担心自己被牵连,便给他出了个馊主意:既然有口难辩,不如伪诏出兵,诛江充。

  为何说这个主意是馊主意呢?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事实证明,刘据的举兵,给自己招致了身之祸;另一方面,其实刘据当时可以向汉武帝解释,汉武帝虽老,可并不糊涂,刘据完全有可能化解汉武帝的疑虑。

  关于这点,不是笔者的臆想,有事实为证。当刘据举兵叛乱的消息传到汉武帝耳中,汉武帝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派兵刘据,而是表示:“太子肯定不是想,而是害怕,又痛恨江充,所以才出兵(太子必惧,又忿充等,故有此变)。”

image.png

  要知道,当时不仅宫中认为刘据,长安城里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可汉武帝依然如此信任刘据,是知子莫若父!刘据举兵后,汉武帝尚且如此信任刘据,那么,如果刘据没有举兵呢?所以说,所以刘据被污蔑后,及时向汉武帝解释,完全可能化解汉武帝的疑虑。可是,既然汉武帝如此信任刘据,为何又要出兵讨伐刘据?汉武帝虽然信任刘据,可众人皆说刘据谋反,汉武帝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于是他决定派使者召见刘据,当面对质。

  正是这个使者,导致汉武帝刘据父子的决。与汉武帝不同,这个使者和大多数人一样,对刘据谋反的传言深信不疑,所以,他压根不敢见刘据,他担心刘据一听自己是汉武帝的使者,就把自己宰了。但汉武帝的命令又不容拒绝,所以他撒一个谎,称“太子反已成,欲斩臣,臣逃归”。众人皆言刘据谋反,现在,派出去的使者也说刘据谋反,如果你是汉武帝,还能相信刘据的忠诚吗?

  就这样,汉武帝痛苦并愤怒着,下令讨伐刘据。刘据岂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对手?刘据兵败逃亡的同时,壶关三老令狐茂给汉武帝上了一道奏疏——《讼太子冤书》,为刘据诉冤。汉武帝看到这道奏疏后,已经有所醒悟。

  所以,如果刘据返回宫中,向汉武帝请罪,未必不会被汉武帝赦免。只可惜,刘据对此毫不知情,追捕刘据的将士也毫不知情,刘据最终还是身亡。当然,如果刘据向汉武帝请罪,汉武帝赦免刘据,又该如何处置他呢?让他继续做太子?可能性不大;但如果不让他做太子,又如何处理废太子刘据和未来的太子之间的关系?刘据又会如何面对未来的太子?未来的太子又会如何对待刘据?

  当然,刘据毕竟已经,这仅仅只是假设。刘据后,汉武帝逐渐意识到巫蛊之祸的荒唐,进而察觉刘据的无辜,最后终于弄清楚相,刘据确实无的企图。汉武帝悲痛不已,将陷害刘据的大臣一并诛,并修建思以寄哀思,又在湖县修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有人想必很好奇,既然汉武帝已经意识到刘据的无辜,为何不待他的后人?

  很遗憾,刘据的家人基本已在巫蛊之祸中遇难,只剩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孙子,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汉武帝起初并不知情,后来,长安狱中涌现天子之气,汉武帝打算将囚犯全部诛。当汉武帝的使者准备处死一个婴孩时,遭到狱吏丙吉的断然拒绝,他说:“普通犯人尚且不能诛,何况他是皇曾孙!”

  使者将丙吉的话告诉汉武帝,汉武帝长叹一声,放弃了诛计划,说:“这大概是上天的意思吧!”刘病己因此逃过一劫。这算不算汉武帝的厚待呢?不过,汉武帝虽然赦免了刘病已,但也没有把他接入宫中抚养。按说,刘病己是汉武帝的曾孙,关键是,他是无辜受难的刘据的孙子,汉武帝理应把他接入宫中,为何却让他流落民间?

  或许,在汉武帝看来,将刘病已接入宫中,意味着他承认逼死刘据的错误,事实上,汉武帝虽然后悔逼死刘据,但从未公开为刘据。又或许,汉武帝这样做与一个孩子有关,那就是刘弗陵。刘据死后,汉武帝已经决定把刘弗陵当人培养,所以,他断然不能让太子刘据的后代刘病已入宫。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