珣嫔:孝哲毅皇后的姑母,却皇后还岁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珣嫔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封建的一大特点,是权力与资源的高度私有化,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五湖四海的,当然也属于皇帝一人。
清代在入关以前,姐妹、姑侄共事一夫并不少见,例如皇太极的皇后哲哲,她的两个侄女就分别是庄妃和宸妃。但是随着入驻中原,受到礼仪文化熏陶,这样的配制就再难看到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治皇帝的后宫复制了以上情景。
同治十一年,皇帝才刚刚17岁,正是大婚的年纪。毫无疑问,选择皇后成为这一年中举国上下最关心的事情,但是处在的这几个人却闹出点不愉快。
咸丰皇帝驾崩以后,由慈安和慈禧两宫皇太后共同打理后宫、垂帘听政。慈禧和慈安偶尔意见不和,也往往会暗中较量。皇后之位给谁,显然是涉及到家族利益的大事,东西两宫像往常一样,又争了起来。
挑来挑去,就剩下两个女孩:蒙古族阿鲁特氏,知书达理,名门望族,同治大两岁,庄严稳重,最重要的是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满洲少女富察氏,父亲是员外郎凤秀,她皇帝小了足有4岁,幼年又无大家族依,很好控制,这也是慈禧较倾向的选择。
只是谁知,当把抉择权交到同治手中以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阿鲁特氏做皇后,并且婚后夫妻恩爱,和睦非常,这令慈禧大为恼火。
公元1875年,同治皇帝于养心殿内去世,年仅19岁,剩下了一群妻妾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皇后非常伤心,一,只两个月,就跟着皇帝一起去了。他们也成为历史上少有的英年早逝的帝后。
让时间再回到同治和阿鲁特氏大婚不久,两宫皇太后还封了一个妃子,两个宫嫔,一个贵人。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事,只不过,其中的珣嫔身份非常特殊:皇后的亲姑姑。
珣嫔的父亲赛尚阿,是清朝著名蒙古大将,经历过四朝,官职曾达首席军机大臣,万人之上。咸丰在位期间,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领兵讨伐太平军,结果惨败,为此差点被处以死刑,还是因为戴罪立功,才保住了正红旗蒙古副都的位置。珣嫔虽然来自于这样的家庭,地位却非常低,因其只是个妾生之女(古时候嫡庶分的特别清),相之下,阿特鲁皇后为赛尚阿嫡孙女,尊贵非常。
尽管一个是姑姑,一个是侄女,但姑姑却侄女还岁,同治小一岁。
珣嫔生前极不受宠,因为年轻的同治几乎把所有爱意都留给了发妻皇后。两年过去,皇帝和皇后纷纷去世,而被人遗忘的“姑姑”活了下来。
珣嫔共计活了65岁,经历过三朝,屡屡追封,到溥仪小朝廷的时代,她依然活着,被封庄和皇贵妃。她死在了公元1921年,那个时候,大清已经覆灭,物是人非。
可能有人会留下疑问:无论是阿特鲁皇后,还是珣嫔,从家族上看都是亲近慈安一派,这样一来,强势的慈禧愿意吗?
带着问号研究,我们发现,两宫皇太后就是用同治的五位后妃展开一场拉锯战:
前面提过,慈禧本来属意富察氏做皇后,但皇帝没有选她。慈禧并没有罢手,退而求其次,封富察氏为慧妃,其余人等,只是嫔,和贵人。不仅在位分上压了众人一头,慈禧手下的富察氏甚至企图分享皇后待遇,表现有二:其一,同治十三年,慈禧要求下晋升慧妃为皇贵妃,而早在两年以前,她的月例银子就已然是贵妃等级;其二,慈禧还常常要求同治少去皇后宫中过夜,多去慧妃宫内走走。
这样一来,局势就非常明朗了:同治后妃有五人,其中一个嫔和一个贵人,都是权力斗争的“编外人员”,而皇后、皇后姑姑珣嫔、以及慧妃就成了慈禧与慈安角逐的媒介。慈安手下有地位最高的皇后,还有个亲戚珣嫔,那么慈禧也要塑造一个仅次于皇后的妃子。这听上去挺无聊的,但对于这二人来说,失去后妃优势,就是失去整个后宫控制权。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