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人的取暖方法是怎样的?
揭秘:唐朝人的取暖方法是怎样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最近北方的气温回升了,冷空气又跑去南方撒欢,广东街头冷到人们只露出双眼,“湿冷控”的严寒天,冷到你怀疑人生不能自已;37年未下雪的厦门都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幸好现代大家都有暖气或者空调来保暖,那么在古时候一没暖气二没空调,古人们是如何保暖的呢?
最早在周朝的时候,贵族们会带上这样的手套。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出土有丝绢菱罗缝制的手套,但是那时手套并不普及,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而且这种手套的御寒能力也非常有限。北朝和明代,也都有手套出土,带有精美的刺绣。
春秋时期,贵族们就开始用铜炭篓来取暖。铜炭篓是出土于天星观二号的楚墓,是一种春秋时代宫廷专用的烤火用具。全身分为三段,每段都是镂空的龙纹组成,底部和器身上还有排出碎木炭的镂空。只要在篓内点燃木炭,热量就会源源散开。
到了汉朝的时候就更发达了,相信大家都记得《甄嬛传》中甄嬛曾获得椒房之宠吧。这个椒房就是在墙壁上全数涂抹上捣碎的花椒,形成特殊的“保温层”,有较强的保温效果。当时这种房间只给皇后用,可见甄嬛的荣宠。花椒在古时候可是个奢侈品,完全不是今天普通佐料的地位。在唐朝的时候,官员受贿的礼品,就是以花椒来计算的。能把这种奢侈品当水泥一样用的,都是正的富豪大户。
而到了民风开放的唐朝,就较奢靡了。前几个朝代都想办法发展技术技艺取暖,唐朝直接人工取暖。最有名的就是“围”,就是让围成一团来抵御风寒。还有贵族们在冬天手冷时,是直接把手伸进侍女的怀里,名曰“香肌暖手”。而诗人李白也曾让来取暖,有一次唐玄宗命李白拟诏书,但笔墨冻住了没法用,唐玄宗便让十几个宫女对着笔墨呼热气,达到解冻的效果,后人将些称之为“美人呵笔”。
宋朝的时候就有手炉这个御寒神器了,看每次宫里嫔妃在冬天出行的时候手里都会握着一个“小暖炉”,其实手炉是从汉朝一直慢慢发展到清朝的,逐渐精致。到了清代手炉,不但做工讲究,形体更袖珍到能进袖子,是长期受贵族圈欢迎的“暖手宝”。除了手炉之外,还有足炉跟熏炉。足炉主要是暖脚的,它是用锡或铜制成的一种扁瓶子,里面灌上热水,又称为“脚婆”、“汤媪”;熏炉则由金属或陶瓷制作,外表雕有精美图案,里面点燃炭火,再撒上香料散香,既能取暖又消净化空气。
而在食物上,火锅是我们在寒冷冬的首选食物,大雪纷飞的冬天,呼朋唤友,围坐着吃火锅,高谈阔论,实乃幸福之事。关于这一点,古今皆然。
冬天吃火锅,现在的很多人首选炭火铜锅,实际上,“小火锅”在商周时期就非常流行了,当时的人多是吃“小火锅”。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文明发展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当时的青铜器盛满菜也只够一人食用。
到了汉魏时期,人们吃火锅已很普遍。从考古发现来看,此时已有各式各样的火锅,火锅材质也不局限于青铜一类,出现了铁火锅、陶火锅等;而且那时人们还有可以放不同料汤、烧煮不同口味的火锅。
明代火锅盛行,且吃法已经和现代人差不多,不过他们更加讲究。明代宋诩所撰《竹屿山房杂部养生部》讲述了涮牛肉的方法,其中一种是将牛肉“视横理薄切片,用酒、酱、花椒沃片时,投宽猛火汤中速起”。到了清朝,火锅尤为盛行。它不仅是著名的“宫廷菜”,清宫御膳食谱上有“野味火锅”,曾被作为国宴。有资料记载,乾隆皇帝对火锅情有钟,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八月十六至九月十六的御膳,共上火锅23种、66次,有鸭火锅、全羊火锅、黄羊片火锅,还有鹿肉、狗肉、豆腐、各种菜蔬等不同火锅食材。
虽然古时候的御寒方式没有现代的空调、暖气先进,其实古人的智慧在现代也依旧有用,纵观历史,科技发展的脚步一直都未曾停过。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