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各地区的风俗有什么?这些风俗都是怎么产生的?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甘等十多味中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image.png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仙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活如神仙不会老”,仙冻和烧仙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食凤梨

  大暑期间,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喝暑羊

  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期。夏收初过,人已疲惫,该休息休息,享受享受。于是,当地人在这一天,会把嫁出去的闺女接回来,吃新麦馍馍,喝羊肉汤。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素,有益健康。

  冷面

  大暑节气本人会在社区里架起了长长的竹筒,把煮好的面条放到竹筒中过水冷却,供大家品尝。据说吃过这种竹筒冷面后夏天不会中暑。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

  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姜汁调蛋

  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粥,谓能补阳。

image.png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吃“半年圆”

  另外,大暑前后就是农历六月十五,也叫“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煎青豆腐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煎青豆腐的习俗。青豆腐指的是采用仙、甘、夏枯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清凉解,生津止渴。过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