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反清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兵力不足嘛?

  要说明末清初在战场上有威名赫赫的吴三桂倒也算得上一位枭雄,只是他屡次背叛之前的主子,先是背叛大明,又是背叛李自成,最后跟着清做事,不久又因为要削弱他而开始反清

  正是这三番五次的背叛,所以他在我国历史中一直是一个名声不好的人物,即使他年轻的时候的确是一位响当当的抗金英雄。当然,本文并非是要洗白吴三桂,毕竟历史功过自有人评述,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出发点来看待吴三桂,功过是非不是今话题。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吴三桂最后发起的战争,来看一看他为何会在有着一手好牌的基础上,还是被年轻气盛的康熙打败。

  当年清军能够打到中原地区,除了本身的英勇好战,那些明朝投降的将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治者为了继续利用他们手上的势力,建国之初就按照功勋对这些叛将封赏,设立他们为三藩,负责南方疆域的管理和治,以巩固当时还不稳定的局势,其中,吴三桂就是三藩中势力最大的一支。

image.png

  当时清虽然已经入主中原,但是各方反清势力猖獗,一时之间难以平定,所以清朝治者对这三藩给予了非常大的权力,不但拥有军队的绝对控制权,还享有管辖之地的各种管理权限。

  这一情况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直到康熙上台的时候,尽管他因为年轻没有把控朝政,但是有鳌拜这些老将在,吴三桂等人并没有做过什么大。

  不过康熙是一个抱负极大的帝王,上台之后就先将鳌拜等人清理,之后为了将权力完全把控在自己手里,便决定削藩。

image.png

  其实康熙的这一决定也是正确的,因为清直辖的军队分布于北方,主要是在都城和周围部署,而南方则都是交给三藩管辖。这种情况持续久了,难免三藩会发展壮大,想要分庭抗礼。而且,这时候的三藩势力,之前更强大,已经完全有这个实力了。

  虽然说是三藩,但是当时的实力并不均衡,吴三桂一直是其中势力最庞大的,总兵力加起来另外两藩之和还要多。

  康熙的撤销三藩号令一下,吴三桂等人坐拥重兵,又怎么可能会乖乖听话,立马开始举兵反清。

  三藩,让当时整个清都惶恐不安,因为清能调用的兵力仅有七万,而三藩是几十万,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事实也的确如此,吴三桂反清之后,一路高歌猛进,将清军打到长江以北。

  康熙也慌乱不已,甚至想要亲自上阵,然而就是这么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吴三桂还是输给了康熙。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地理环境极大了吴三桂反清军队的推进。回望整个中国历史,北伐这件事几乎一直都是失败的,仅有朱元璋一人成功,那还是着他逆天的运孙权气才最终做到,而孙权当年甚至连合肥都没打过去。

  主要原因就在于北方的发展南方早,而且北方地势辽阔,骑兵厉害,南方虽然水军厉害,但是到了北方,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其次,吴三桂早已年迈,不再有当年的热血了。吴三桂在八年时间里和清军以长江为界分庭抗礼,如果当时能够继续推进,跨过北方,打败清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只可惜,吴三桂当时已经六十多,生理和心理都不再热血,后期指挥也开始犹豫不决。他年轻时不一样,是明军中唯一能和清军对抗的大将,还能教李自成做人。但是在他年老后,他打到长江,想的只是以长江为界,分立而治。

  此外,三藩中,也只有吴三桂是坚定的反清,另外两位藩王只是瞧准利益伺机而动,清也知道这个,一直在收买那两位。正是因为内部不齐心,才导致吴三桂心有余而力不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