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ldquo;无后rdquo;,还有哪两条会被认为是不孝的举动?
对“三不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古以来,孝道一直都是人们非常推崇并且重视的,包括现今的,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都会教导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长。我们也经常能在影视剧或者书中看到一句话,讲的就是孝顺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但是,除了无后为大,基本上都不会再多说,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知道。那么,除了“无后”这一条,还有哪两条会被认为是不孝的举动?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话。即不能事亲(孝养父母、爱护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义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为有道德的贤人君子,是三不孝。
汉代经学家赵歧所做的《十三经疏》,对孟子的话进行了注释,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
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由于断绝后代才是最大的不孝,因此舜为了不绝后,不告知父母便娶妻,在明理的君子看来,是可以理解的,就和禀告了差不多。
古时候有三大不孝。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这是一种不孝。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其中孔子的曾参就问孔子:“子女一味顺从父母之命,这可以称作孝吗”?孔子答道:“这是何话!这是何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应该婉转指出。如果父母错了也一味的听从父命,那怎么能称为孝呢?”从《孝经》中孔子和曾参的这段对话可以看出,赵岐所分析孟子所说的不孝和孔子的思想是相吻合的。
“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孝经》庶人章第六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古时候学子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能在朝为官,但赵岐为什么说不为禄仕呢?这应该和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有关。但即便是这样,为了侍奉双亲,也要去做。孔子也说上之天子,下到平民百姓不管怎样也都要尽孝。
“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对于第三条,不少人认为是封建给人们套上的枷锁。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不结婚生子,这个还能延续下去吗?我们不排除在古时候,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国家需要更多的人来劳动,来打仗。可这点这无意中符合了自然的规律。孔子是很精通《易经》的,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就是一本揭开宇宙自然规律的书。孔子赞《周易》,为《易经》写了一本《易传》,成为后世读《易经》必读之书。结婚生子是自然的规律,任何反自然都是不应该的。正因为这样,孟子也许才会说无后为大。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