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谅很是崇尚汉礼,他为西夏政权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李谅是个崇尚汉礼的人,他亲政后,为了巩固西夏政权,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核心内容是改蕃礼为汉礼。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元昊在建国时,大力提倡项羌族本民族的文化传,为的是体现出民族性,与中原王朝抗衡。实际上,在西夏境内存在着大量的汉民族,在西夏的国家各机构中也存在大量的汉族官员。西夏治区域内的凉州、甘州、兴州、灵州一带原本就是农耕文明较为发达的地区,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汉文化底蕴。

image.png

  随着西夏的发展,西夏的治阶级也明显地意识到,要使西夏政权得到巩固和发展,必须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必须在西夏国内大力弘扬中原先进的汉文化。毅宗李谅非常喜欢汉文化,因此,他决定在国内大兴汉礼。

  夏奲都五年(1061年),李谅向宋朝表达了他们仰慕中原文化礼仪,并请求从第二年起改用汉礼迎接宋朝使者,得到了宋朝的赞同。李谅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穿汉族衣冠,改用中原王朝礼仪制度。国人停止使用蕃礼,改用汉礼,改穿汉族人服装;用中原王朝的汉文化礼仪来迎接宋朝使臣,并向宋乞要工匠、伶人(乐人、乐官),以进一步方便学习汉仪;为了表示其在西夏推行汉礼的决心,李谅恢复了唐朝曾赐给项贵族的“李”姓。

  第二,向宋朝求赐经、史书籍。夏奲都六年(1062年),李谅又上表宋朝,希望宋朝能给西夏九经(九经名目相传不一。宋朝时的九经是指儒家的九种经典:《诗》《书》《易》《礼记》《周礼》《仪礼》《论语》《孟子》《左传》《唐史》《册府元龟》)等书,如此大规模的从中原王朝求得儒家经典,这在西夏历史上是第一次,这足以表明李谅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向往。

image.png

  第三,李谅在李元昊所设官制的基础上,又仿宋朝官制进行了一些补充,完了西夏的官制。他增设了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中书学士等官职,在蕃职中增加了“昂聂”“昂星”“谟固”“阿泥”等称号,这一时期西夏的官制李元昊时更加完备。

  李谅还重用汉族官吏,对有才华的以重任。景询、苏立两个人都曾是宋朝的儒士,李谅都授予他们。《西夏书事》记载:“谅每得归附,辄共起居……掠秦凤时,俘苏立,授以官,颇用事。询,延安人,小有才,得罪应死,亡命西奔。立荐之,谅爱其才,授学士。”

  学士一职一般都是由皇帝所亲信的有文才的人才能担任,李谅让景询任此职,足见其对汉族人才的重视程度。

  第四,加强西夏的军事力量。李谅在西夏原有的监军司的基础上改西寿监军司为保泰军,改韦州监军司为静塞军,改石州监军司为祥祐军,改左厢监军司为神勇军,还在西平府设立了翔庆军司。

  更换军名、改变驻军地点和增设新军的措施,消除了西夏国内过去各监军司军政合一、权力太大的弊端,使地方文武官员各有职权范围,可以互相牵制,从而加强了西夏的军事力量,进一步巩固了西夏政权。

  李谅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面推行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涉及礼乐制度、服饰习俗、官制设置和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

image.png

  同时,与周边的辽、吐蕃、宋朝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保持了安境息民的友好关系。这种举措,对西夏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周边各政权和民族的生存及发展。

  当然,李谅这样做的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西夏项羌贵族的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