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坐拥40万大军,他怎么不支援建文帝?
建文四年五月,淮安城内,驻守在这里的驸马梅殷接见了朱棣的使者。
使者呈上朱棣的书信,信中说,朱棣想到祖陵敬香,打算从淮安过去。
当时,朱棣的靖难之师,绕过山东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意欲直捣京师南京。朱棣来信的目的,梅殷很清楚,就是想试探他的态度。
梅殷,是朱元璋小女儿宁国公主的驸马,朱元璋很欣赏他,临终时还曾秘密嘱托梅殷好生辅佐太孙朱允炆。
不过,从亲缘关系上讲,梅殷算是朱棣的妹夫,所以并不在朱允炆信任名单的第一梯队里。直到建文三年冬,朱棣再次出兵南下时,才派梅殷镇守淮安,但是在梅殷心里是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
既然朱棣装模作样的说要进香,梅殷便搬出了太祖遗命,“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
朱棣大怒,心想这个梅殷,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个台阶不知道下,再次回信说,他出兵是为了清君侧,正义之师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结果这次梅殷干脆把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割了下来,还带话说:“留下你的嘴,好好告诉告诉朱棣,什么叫君臣大义!”
此刻的梅殷,信念很坚定。
不过,朱棣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改道扬州,不到一个月就到了南京城下,谷王和李景隆大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城,皇宫火起,朱允炆失踪。
等到梅殷再次见到朱棣的使臣时,朱棣已经即皇帝位了。
淮安距离南京不到200公里,这么长时间,忠君爱主的梅殷为什么不率兵救援?
先不用埋怨梅殷,同样的200年后,李自成进攻北京,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大明可倚仗的只有山海关外的吴三桂。
那时,吴三桂也没有马上率兵勤王,崇祯皇帝磨磨蹭蹭的拖了将近一个月才下旨封吴三桂为平西伯,火速进京。吴三桂这才动身,不过那时的局势已经不是吴三桂可以挽回的了。
同样的,梅殷压根没有接到旨意,怎么能随意率兵救援,这是大罪。况且梅殷也不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擅自出兵,还有可能被认为别有用心。
说梅殷有40万大军,也禁不起推敲。试想梅殷被任命为淮安总兵官的时候,京卫已经快被打没了,朱允炆哪儿还有精锐给梅殷,梅殷在淮安的兵马多数都是他招募的民兵。没经过训练的民兵,守城还行,救援就不可能了。
所以,梅殷是既没有旨意,也没有实力出兵救援。
得知建文帝朱允炆已死的消息,梅殷痛哭不已。朱棣的使臣还带来了宁国公主的,面对亲情的召唤,梅殷的投降充满了无奈与不甘,感慨道,“君亡我亡,君生我生,我先暂且耐吧。”
这里只能称赞梅殷一句,“性情”,怎么想就怎么说。和当初割掉朱棣使者耳鼻的做法一样,不管不顾。
如果说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悲痛,口不择言还算情有可原。但既然已经决定投降了还别别扭扭的,只能说明梅殷这个人太矫情了,不识时务。
朱棣听说梅殷回京了,丝毫不介意他曾经让自己没脸的行为,亲自出迎问候:“驸马辛苦了!”
哪知别扭的梅殷自嘲了一句,“有劳无功罢了。”当时就把朱棣怼没声了。
既然不愿意承认朱棣,就应该表现得坚决一点,不能既舍不得老婆孩子,又不愿意接受现实。给朱棣甩脸算什么本事呢。
跟梅殷有相似经历的魏国公徐辉祖就非常硬气。这位朱棣的大舅哥从始至终都支持朱允炆,同样碍于与朱棣有亲的缘故,徐辉祖也没得到朱允炆的重用,但是徐辉祖的忠心并没有因此减少一丝一毫。
即使朱棣登基,徐辉祖也不愿意拥戴朱棣,就在家中祠堂一待。只不过他有御赐的免死铁券在手,朱棣拿他毫无办法,只能终身禁闭。但是徐辉祖保全了他的忠心,值得敬佩。
梅殷这种矫情还钻了牛角尖不出来了,时不时的会表达一些抱怨和不满的情绪状态,自然免不了朱棣要派人多观察他的举动。梅殷发现朱棣监视他,更加不待见朱棣了。
永乐三年,朱棣的心腹谭深、赵曦会错了主子的心意,在一次上朝路上,二人联手将梅殷挤下桥,梅殷掉进水里淹死了。
宁国公主得知驸马淹死,找朱棣理论。朱棣即刻将谭深、赵曦二人抓来对质,没想到二人大呼求救,“这分明是皇上您的意思啊!”
朱棣气急,不想出来背锅,命人打掉了二人的牙齿,掉了。
梅殷的死不能说跟朱棣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整天叽叽歪歪的驸马,虽然没犯什么大罪,难免朱棣心里不痛快,偶尔不经意间表露出来,被有心人看到,就替主分忧了。
梅殷要是懂得祸从口出这个道理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了。
建文四年五月,淮安城内,驻守在这里的驸马梅殷接见了朱棣的使者。
使者呈上朱棣的书信,信中说,朱棣想到祖陵敬香,打算从淮安过去。
当时,朱棣的靖难之师,绕过山东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意欲直捣京师南京。朱棣来信的目的,梅殷很清楚,就是想试探他的态度。
梅殷,是朱元璋小女儿宁国公主的驸马,朱元璋很欣赏他,临终时还曾秘密嘱托梅殷好生辅佐太孙朱允炆。
不过,从亲缘关系上讲,梅殷算是朱棣的妹夫,所以并不在朱允炆信任名单的第一梯队里。直到建文三年冬,朱棣再次出兵南下时,才派梅殷镇守淮安,但是在梅殷心里是效忠建文帝朱允炆的。
既然朱棣装模作样的说要进香,梅殷便搬出了太祖遗命,“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
朱棣大怒,心想这个梅殷,敬酒不吃吃罚酒,给个台阶不知道下,再次回信说,他出兵是为了清君侧,正义之师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
结果这次梅殷干脆把使者的耳朵和鼻子割了下来,还带话说:“留下你的嘴,好好告诉告诉朱棣,什么叫君臣大义!”
此刻的梅殷,信念很坚定。
不过,朱棣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改道扬州,不到一个月就到了南京城下,谷王和李景隆大开金川门迎朱棣进城,皇宫火起,朱允炆失踪。
等到梅殷再次见到朱棣的使臣时,朱棣已经即皇帝位了。
淮安距离南京不到200公里,这么长时间,忠君爱主的梅殷为什么不率兵救援?
先不用埋怨梅殷,同样的200年后,李自成进攻北京,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大明可倚仗的只有山海关外的吴三桂。
那时,吴三桂也没有马上率兵勤王,崇祯皇帝磨磨蹭蹭的拖了将近一个月才下旨封吴三桂为平西伯,火速进京。吴三桂这才动身,不过那时的局势已经不是吴三桂可以挽回的了。
同样的,梅殷压根没有接到旨意,怎么能随意率兵救援,这是大罪。况且梅殷也不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擅自出兵,还有可能被认为别有用心。
说梅殷有40万大军,也禁不起推敲。试想梅殷被任命为淮安总兵官的时候,京卫已经快被打没了,朱允炆哪儿还有精锐给梅殷,梅殷在淮安的兵马多数都是他招募的民兵。没经过训练的民兵,守城还行,救援就不可能了。
所以,梅殷是既没有旨意,也没有实力出兵救援。
得知建文帝朱允炆已死的消息,梅殷痛哭不已。朱棣的使臣还带来了宁国公主的,面对亲情的召唤,梅殷的投降充满了无奈与不甘,感慨道,“君亡我亡,君生我生,我先暂且耐吧。”
这里只能称赞梅殷一句,“性情”,怎么想就怎么说。和当初割掉朱棣使者耳鼻的做法一样,不管不顾。
如果说突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心情悲痛,口不择言还算情有可原。但既然已经决定投降了还别别扭扭的,只能说明梅殷这个人太矫情了,不识时务。
朱棣听说梅殷回京了,丝毫不介意他曾经让自己没脸的行为,亲自出迎问候:“驸马辛苦了!”
哪知别扭的梅殷自嘲了一句,“有劳无功罢了。”当时就把朱棣怼没声了。
既然不愿意承认朱棣,就应该表现得坚决一点,不能既舍不得老婆孩子,又不愿意接受现实。给朱棣甩脸算什么本事呢。
跟梅殷有相似经历的魏国公徐辉祖就非常硬气。这位朱棣的大舅哥从始至终都支持朱允炆,同样碍于与朱棣有亲的缘故,徐辉祖也没得到朱允炆的重用,但是徐辉祖的忠心并没有因此减少一丝一毫。
即使朱棣登基,徐辉祖也不愿意拥戴朱棣,就在家中祠堂一待。只不过他有御赐的免死铁券在手,朱棣拿他毫无办法,只能终身禁闭。但是徐辉祖保全了他的忠心,值得敬佩。
梅殷这种矫情还钻了牛角尖不出来了,时不时的会表达一些抱怨和不满的情绪状态,自然免不了朱棣要派人多观察他的举动。梅殷发现朱棣监视他,更加不待见朱棣了。
永乐三年,朱棣的心腹谭深、赵曦会错了主子的心意,在一次上朝路上,二人联手将梅殷挤下桥,梅殷掉进水里淹死了。
宁国公主得知驸马淹死,找朱棣理论。朱棣即刻将谭深、赵曦二人抓来对质,没想到二人大呼求救,“这分明是皇上您的意思啊!”
朱棣气急,不想出来背锅,命人打掉了二人的牙齿,掉了。
梅殷的死不能说跟朱棣一点关系都没有。一个整天叽叽歪歪的驸马,虽然没犯什么大罪,难免朱棣心里不痛快,偶尔不经意间表露出来,被有心人看到,就替主分忧了。
梅殷要是懂得祸从口出这个道理就不会落得这样的结局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