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的中书制度是怎样的?中书在曹魏处于什么地位?

  曹魏的中书制度,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曹魏建立后,沿袭汉制设立了中书制度,基于中书制度而产生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在曹魏时期权力很大,很多人视为宰相。曹魏最有名的两位中书官员-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甚至在魏明帝病笃时,利用魏明帝无法言语的机会,强迫魏明帝改诏,启用曹爽和司马懿为顾命大臣,换掉了魏明帝之前拟定的由宗室成员辅政的顾命大臣名单。孙资和刘放以中书的身份,强迫魏明帝改诏之举,为后司马懿篡权提供了契机,改写了曹魏的命运。

  在很多人看来,曹魏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就是位高权重的宰相,连敢逼皇帝修改遗诏,可见中书权力之大。相的如此吗,中书在曹魏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曹魏中书制度概况

  中书最早诞生于汉武帝时期,其职责和尚书差不多,即传达文书、奏章。曹魏建立后,中书的职级很低,职责就是替皇帝起政令、诏令和各种文书。中书在曹魏成为的机构,以中书令和中书监为长官。除此之外,还有若干中书侍郎作为办事员。

image.png

  中书作为皇帝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的宠信来达到断专行的目的,这一点非常受人诟病。魏文帝和魏明帝时期,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极大,“号为专任”,一旦担任中书令和中书监的品质不行,就可以利用中书的权力为所欲为。重臣蒋济就曾上疏魏明帝,批评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过重,有危害社稷之虞。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往者大臣秉事,外内扇动。陛下卓然自览万机,莫不祗肃。夫大臣非不忠也,然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陛下既已察之于大臣,愿无忘于左右。左右忠正远虑,未必贤于大臣,至于便辟取合,或能工之。今外所言,辄云中书,虽使恭慎不敢外交,但有此名,犹惑世俗。况实握事要,在目前,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于事,即亦因时而向之。-《三国志·魏志·蒋济传》

  蒋济的这份上疏,对中书专权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谓“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说的就是中书作为皇帝的近侍,可以利用皇帝精力不济之际,对朝政施加影响,从而达到控制朝堂的目的。

  从蒋济的上疏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中书不在朝臣之列,仅仅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而已。中书的权力来源于皇帝的授予,而非制度使然。尽管中书有干预朝政的权力,但这种权力并不符合制度规定,仅仅是皇帝凭自己的喜好授权而已。由此可见,曹魏的中书权力的确很大,但权力来源于皇帝而非制度。

  那么为什么曹魏的中书权力这么大?这和当时的三国局势有关。三国乱世,战事频繁、政局动荡。为了建立一个稳固的治政权,就必须让皇帝本人大权揽。所以魏文帝和魏明帝时,他们都总揽朝政,政由己出。这是导致曹魏中书权力膨胀的主要因素。为了加快一全国的步伐,魏文帝和魏明帝大权揽,往往绕过三公这些宰相,直接通过中书来处理政务,和一线办事官员直接沟通对话。另一方面,随着曹魏政权相对稳定以后,魏文帝和魏明帝就开始贪图享乐,对政务没有以前用心了,再加上能力有限,如果政事不决时,不去找外朝的朝臣商量,而是和身边的中书商量,让“掌王言”的中书令和中书监替他们拿主意。

image.png

  在政事方面,魏明帝动辄问计于中书令和中书监的例子,皆是。魏明帝大权揽,却很少召开公卿会议,所以遇到问题了,首先想到的是中书令和中书监。

  是时,孙权、诸葛亮号称剧贼,无岁不有军征。而帝总摄群下,内图御寇之计,外规庙胜之画,资皆管之。然自以受腹心,常让事於帝曰:quot;动大众,举大事,宜与群下共之;既以示明,且於探求为广。quot;既朝臣会议,资奏当其是非,择其者推成之,终不显己之德也。-《三国志·魏志·孙资传》

  皇帝政由己出,但是能力有限时,不得不依中书令和中书监来协助自己理政,这是曹魏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膨胀的根本原因。

  中书如何影响朝政

  曹魏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非常大,必然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对朝政施加影响。中书对曹魏朝政的影响,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最主要体现在朝廷的人事安排上。该由什么样的人出任什么样的官职,甚至安排什么样的人辅政,中书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的意见对皇帝影响很大。在人事安排方面,中书拥有很重的建议权,借此影响朝政,甚至影响了曹魏的国。

  侍中辛毗为人正直,当时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深受魏明帝宠信,是魏明帝身边的红人,很多官员都跑去巴结孙资和刘放,但是辛毗却从来不和孙资、刘放往来。再加上辛毗秉公办事,平也有不少得罪孙资、刘放的地方,所以孙资、刘放颇为嫉恨辛毗。

image.png

  有司上表魏明帝,说尚书仆射王思才能力不足,明显不如辛毗,建议让辛毗代替王思。魏明帝闻奏后,于是咨询孙资、刘放的意见,孙资、刘放不乐意辛毗出任尚书仆射这么重要的官职,于是非婉得地诋毁辛毗,不建议由辛毗出任尚书仆射。魏明帝听从了孙资、刘放的意见,就没有让辛毗转任尚书仆射,而是“出为卫尉”。

  时中书监刘放、令孙资见信于主,制断时政,大臣莫不交好,而毗不与往来……冗从仆射毕轨表言:quot;尚书仆射王思精勤旧吏,忠亮计略不如辛毗,毗宜代思。quot;帝以访放、资,放、资对曰:quot;陛下用思者,诚欲取其效力,不贵虚名也。毗实亮直,然性刚而专,圣虑所当深察也。quot;遂不用。出为卫尉。-《三国志·魏志·孙资传》

  魏明帝欲用辛毗为尚书仆射,为什么会咨询孙资、刘放的意见呢?因为按照曹魏的制度,皇帝任命某人出任某官职时,需要由中书令或者中书监起相应的诏令。所以魏明帝询问孙资、刘放的意见,也是很自然的。孙资、刘放因为和辛毗有嫌隙,就语带玄机地暗示辛毗不适合转任尚书仆射。问题是,魏明帝为什么会听他们的?这当然和魏明帝对他们的宠信是有关系的。孙资、刘放暗示辛毗不时任,魏明帝就放弃了对辛毗的任命。这说明魏明帝是非常信任他们的,他们的意见,对魏明帝有重要影响。

  在任命尚书仆射这样重要的官职上,魏明帝不去咨询外朝公卿大臣的意见,而是随意问一下身边的中书令和中书监,就决定要不要任命。可见中书令和中书监,在人事安排上,能对皇帝施加足够的影响。皇帝对中书的高度信任,这也是中书令和中书监权力膨胀的根本所在。

  魏明帝临终前,拟定了这样一份辅政大臣名单: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与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这份辅政大臣名单,体现了魏明帝的两个意图。

  一是魏明帝倚重宗室的目的的非常明显。这个名单以燕王曹宇为首,主要包括了曹魏的宗室和皇亲国戚。曹宇是曹的亲,妥妥的宗室;曹肇是大司马曹休的、曹爽是大将军曹的,这两人属于皇亲国戚。夏侯献虽然身份不明确,但出身夏侯氏,应该是皇亲国戚了。秦朗是曹的养子,和魏明帝关系不错,自然也是皇亲国戚了。可以看得出,魏明帝是很依赖曹氏宗亲的,就像魏明帝自己所说的那样,“图万年后计,莫过使亲人广据职势,兵任又重。”

  二是魏明帝排斥司马懿动作非常明显。司马懿作为战功卓著的元老勋臣,理应在辅政大臣之列,但魏明帝却有意把他排除在外。这实际上显示了魏明帝对司马懿的怀疑和不安。当初因为诸葛亮北伐,给曹魏带来了很大的军事压力,而曹又病重无法任事,魏明帝不得不启用司马懿坐镇关中抵御诸葛亮,司马懿由此掌握了兵权。随着诸葛亮的病死,蜀汉暂时了停止了北伐,曹魏所面临的军事压力骤然减轻,那么削弱司马懿的权势,也当然在魏明帝的计划中。这很自然地体现在,司马懿并未出现在辅政大臣名单中。

image.png

  魏明帝的这个辅政大臣名单,就当时的情势而言,是非常合理的安排。如果能施行,那么对曹魏国当然是很有利的。但这个辅政大臣名单,因为遭到中书令孙资和中书监刘放的,而无法施行。他们利用中书亲近皇帝的权力,借魏明帝病笃无法言语之际,强迫魏明帝修改辅政大臣名单。孙资和刘放乘着魏明帝气息微弱,握住魏明帝的手强行修改了辅政大臣名单,遂定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严格来说,孙资和刘放这是典型的矫诏,那么为什么他们敢矫诏呢?

  这当然是因为中书权力巨大,孙资和刘放仗着魏明帝的信任,平嚣张跋扈惯了,再加上魏明帝此时也气息奄奄,没有敢阻拦他们。孙资和刘放权力之大,居然可以决定曹魏帝国的辅政大臣人选,而且连皇帝也无可奈何。他们把司马懿引入辅政大臣名单,为后司马氏篡魏埋下了祸根。

  孙资和刘放强迫魏明帝改诏一事,正应了蒋济所说的“傥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而且也暗合了他们“见信于主,制断时政”。由此可见,中书能利用皇帝的信任从而对朝政施加影响。

  曹魏中书为什么不是宰相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曹魏的中书,的确权力非常大。所以不少人把中书视为曹魏的宰相,这当然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并不准确。

image.png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宰相应该同时具有议政权和领、监督百官的权力。实际上史学界绝大部分人也都认可这个观点,这明确定义了宰相的职权。

  那么按照以上所定义的宰相标准,曹魏的宰相是什么官职呢?其实不同的历史时期,宰相是不同的,前期和中期三公是宰相,后期尚书是宰相。就历史发展来看,总体趋势是,曹魏的宰相职权逐步从三公过渡到尚书,和中书没有太大关系。

  曹魏帝国建立后,延续了东汉的三公制度,三公仍然发挥着宰相职能,不仅有议政权,还有领、监督百官的权力。但是从魏文帝到魏明帝,尚书一步步侵夺三公的宰相职权,使得三公逐渐沦为虚职。三公逐渐被尚书架空,尚书也逐步朝着宰相方向发展着。到了魏帝曹芳时期,尚书基本取代三公,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曹魏初期全国各地奏章一般都交给三公府处理,但是后来逐步转移到尚书台。尚书对奏章给出初步意见后,再交给皇帝定夺。事实上,到了曹魏后期,已经见不到三公处理奏章的事例了,而是由尚书在处理奏章。

  曹魏时期由于形势的发展,尚书台不断侵夺三公府的宰相权力,特别是曹魏后期,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时,因为魏晋嬗代所引发的斗争的需要,尚书逐渐取代三公,成为曹魏事实上的宰相。

  古者六卿分职,冢宰为师。秦、汉已来,九列执事,丞相都总。今尚书制断,诸卿奉成,于古制为重,事所不须,然今未能省并。可出众事付外寺,使得专之,尚书为其都,若丞相之为。-《晋书·刘颂传》

  以上这段史料几乎可以看作古时候宰相定义的标尺,向我们说明了由魏入晋以后,尚书则不仅完全掌握议政权,同时还是文武百官之首,并能监督百官的执行情况,成为公认的宰相。

image.png

  让人疑惑的是,尚书完全符合宰相的定义标准,也确实就是宰相。那为什么中书还拥有那么大的权力,甚至超过了尚书,却不能被称作宰相呢?

  其实前文就有提到这一点,那就是中书的权力,来源于皇帝宠信,而非制度赋予。在制度上,曹魏中书的权力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中书受到皇帝的宠信,就能获得极大的权力。孙资和刘放敢强迫病笃中的魏明帝改诏,硬是把推翻了魏明帝原先的托孤安排,就是因为如此。中书能决定辅政大臣人选,确实说明了中书具有左右政局的能力。中书甚至“号为专任”,这也是很多人把中书视为“宰相”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也要看到,中书权力之重,并不是制度规定的,而是皇帝宠信的结果。中书的本职工作就是替皇帝起诏令,至于诏令的内容,当然是皇帝所决定的。在制度上,中书无权干预皇帝起什么内容的诏令,自然也就谈不上议政权了。因为魏文帝和魏明帝经常咨询中书,才使得中书可以影响朝廷决策。而且中书作为皇帝近侍,自然无法领外朝的文武百官,更谈不上监督百官的执行情况。中书的“宰相”名号,当然无从谈起。

  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谓之凤凰池焉。-《通典》

  这段史料除了介绍中书的基本职责之外,还用了“凤凰池”这样的溢美之词,既向我们展示了中书的权势之盛,又说破了中书权力之盛的原因。那就是“地在枢近,多承宠任”,因为是亲近皇帝而被授予重权。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家族掌权。此时皇权衰落,借助皇帝宠信而兴盛的中书,其权势明显下降。司马家族掌控曹魏时,纷纷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入曹魏的显要部门,其中最受重视的就是尚书台。司马家族的亲信荀顗、何曾、裴秀、陈骞、傅嘏等人都入主尚书台。至于中书,司马家族则没有安插任何亲信。如果中书有那么重要,司马家族显然不会忽视。尚书和中书,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