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登基前步步为营,他是如何上位成功的?

  在诸吕被平定之后,摆在汉朝面前的问题就是谁来继承皇位,按照功臣对诸吕的清扫,不但只是针对吕氏家族,甚至是一些原本安插在诸侯王身边的吕氏子女也遭遇了清扫,甚至是连史料的记载都出现了残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代王刘恒,刘恒也就是之后的汉文帝,但是和汉文帝有关的代王后却出现了资料短缺的现象,不但是姓名和生卒年份不详,而且其和刘恒生下的三个也出现了突然的病死。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按照《史记》的记载是“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也就是说因为这三个的去世,才有了之后的窦氏之子汉景帝的继承。而且奇怪的是代王后连去世之后都没能有正规的陵园,也没有任何的追封,特别是在汉文帝从藩地入京的短短两个月里面,三个无一例外去世,可见这背后隐着一些不为人道的事情。

image.png

  再来说汉文帝的事情,汉文帝身为刘邦的,但是却并没有得到刘邦的重视,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原本是魏王豹的妾,但是在刘邦击败了魏王豹之后则是将其收为自己的妻妾。或许是因为自己是罪臣的女人,所以在刘邦称帝之后也仅仅是简单的处理,将刘恒封为了代王。而薄姬则也并无太多野心,这也是能够得以逃脱吕雉的下手,成功前往藩地成为太后的原因所在。

  在汉文帝入京之前功臣团体和诸侯曾就谁来当皇帝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主要是几个选择。《史记》记载“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齐地原本是刘肥的封地,在刘肥去世之后齐哀王刘襄继承王位,在讨伐诸吕的时候刘襄的弟弟刘章则是乘机让刘襄发兵,并且意图想让刘襄继承大。

image.png

  但是功臣方面却不这么想,一来是因为功臣虽然和齐王达成了协定,有着共同的目标铲除诸吕。但是时候的利益分配却是有冲突的,齐王有着自己的势力,一旦是称帝则不一定会继续重用功臣,这才是周勃、陈平等人所考虑的现实问题。(现实考虑可以参考海昏侯入京的案例,也是因为地方官员的大量注入导致权臣霍光的反扑。)因此在诸吕平定之后,齐王反而失去了功臣的拥护,美其名曰是防止诸吕的事情再次上演,于是选择了毫无根基和嫡系的代王刘恒。

  功臣集团则是也和刘恒之间有过几番接触,只不过史料中对这一段极其隐晦,如刘恒在得知自己称帝的时候,属臣都认为其中有诈,于是刘恒则是派遣舅舅薄昭前往长安打探,直到确保了以后刘恒才前往渭桥。这是周勃想要请求和刘恒单面谈,但是刘恒却拒绝,并且公开接受了印绶,这才正大光明的继承了大。周勃想要和刘恒说什么虽然没有记载,但周勃的行为很可能是想要向刘恒表态,赚一个从龙之功,并且达成功臣和新皇帝之间的合作。然而刘恒却不像是看起来那么软弱,相反步步为营。

  而后汉文帝也进行了一番皇权的巩固,如改任自己的心腹为卫将军和郎中令,将皇宫的军事权力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其次则是向功臣表态,将他们封赐,以此来达到前期的稳定。至于汉文帝和功臣之间的矛盾,史料里则是用了一种很简单的方式来叙述,说的是周勃每一次都骄横无礼,这时候大臣劝说汉文帝,汉文帝则开始对周勃严肃以待,最后周勃主动辞去了相位。

  所以汉文帝利用了阳谋来进行夺权,一方面是开始培养自己在京城的势力,启用了很多根士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写《过秦论》的贾谊,提议削藩的晁错等。另外汉文帝用分封的方式调离京城,让他们就藩,再重新打造自己的班底。而且陈平的表现也暗示了汉文帝时期的夺权措施,一开始陈平建议自己让出丞相位置给周勃,但是在之后又主动向周勃发难,《史记》记载“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不知。又问:“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惶愧,汗出沾背。”

  陈平先让出丞相位置,后又故意挤兑周勃,让周勃意识到自己不是丞相的料,再联合汉文帝把周勃给赶去藩地。陈平能够得以终,大概也是因为对权力的嗅觉,能提前意识到矛盾的爆发,最后成功站队。所以汉文帝初期也并不太平,汉初的三方势力平衡,在汉文帝时期开始打破,而这时候汉文帝只剩下了一个对手,那就是诸侯。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