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对商人的打压十分严重,为什么依旧产生了不少富可敌国的商人?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自古以来,封建时期商人的地位就非常低下,被当时的治者们认定为“不事生产,农本”;为了商人的发展,历朝历代的治者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和法令,而秦朝,就是历史上最早施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
商鞅变法时就已经推行了“奖耕战”、“抑商贾”的措施;至秦始皇一六国后,更是将“重农抑商”发挥到了极致,在《田律》、《仓律》、《司空律》中都有相关的法律来奖励农民,打压商人。但是就在那样一个极力打压“商人”的环境下,秦朝依旧出了吕不韦、乌氏倮以及巴寡妇清这样有名的商贾。在钱财上,他们富可敌国;在上,且拥有能与朝臣共商国事的待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巴寡妇清,她甚至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得到秦始皇嘉奖的女人。
那为什么秦朝致力于打压商人,却依旧产生了不少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呢?这和秦始皇本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始皇的身世
吕不韦是战国末年的商人,主要“投机”发家,就是把货物以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来赚取差价。他见质子异人“奇货可居”,便通过一番作获得了人生最大的“一桶金”。《史记·吕不韦传》中记载到:“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他不仅被尊为相邦,甚至也成了嬴政的“仲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秦国的商业发展自然是欣欣向荣。
始皇的目的
始皇一六国需要不断地发兵征战,而发动战争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来支援,仅仅依国库没完成这一庞大战争项目。在当时就有专门的发战争财的商人,他们借钱给军队,等打胜仗回来时,国家在以借资的几倍归还。“债台高筑”这一典故就因周赧王向商人借钱打仗却而还不上而产生的。“周赧王负责,无以归之,主迫责急,乃逃于此台,后人因以名之。”
嬴政在一六国前期,就专门找了商人对他的事业进行投资;从事畜牧业的乌氏倮就因为有钱,牛羊多的要用山谷来计算,而被嬴政找上门。“秦始皇帝令倮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始皇才能耗费十余年就一天下,除了军事力量的强大之外,商人的投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商人的财物能够折现
每当军队凯旋都会带回很多战败国家或者城池的财物,诸如女人,牛羊,玉石等一系列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能直接作为货币使用,这时就需要商人将这些奇珍异宝变成直接的钱财,以供给国库或者作为军队再次出征的资本。因此商人在军事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商人也乐意和军队进行这一交易,因为这样的交易安全有保障,并且在转卖的过程中可以赚取的差价也相当可观。
既然商人在秦始皇一六国的时期这般重要,为何又会在后期受到打压呢?
历史影响
战国时期就有政论家认为:商人是投机倒把的人,他们不事生产,依剥削农民通过从事手工业劳动来获取个人利益,对国家毫无用处,而吕不韦就是这一类商人的代表。从《史记·货殖列传》“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的记载可见,官方对于当时的富豪们并不算友好。认为他们仅仅是有钱,才能名显天下。
与经济基础有关
古时候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90%的人以农业为生。当时的生产力低下,能使用的工具种类少,效率低下,一亩田地要使用很多的人力进行种植以及管理;而且当时农作物没有像现代一样经过改良,作物的产量并不高。而商人不需要从事生产,就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利益,对当时老老实实在“地里刨食”的农民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就治者而言,重农抑商成为关键。商鞅在秦国的第一次变法就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这一措施,在第二次变法时更是“决阡陌,教民耕战”,大力的发展农业。
始皇的性格
秦始皇性格虽礼贤下士但因早年经历多疑且寡情;对于“仲父”吕不韦,他早期非常尊敬,但后期却翻脸不认,可见始皇之寡情。秦始皇的属下尉缭就曾埋怨过他“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因此多次逃离嬴政给他安排的住处。等到秦始皇一中原之后,对于曾经资助他的商人乌氏倮“先用之,后弃之”也就不足为奇。
始皇的战略版图
秦始皇一六国以后,除了将原来秦、赵、燕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抵抗外族入侵以外,同时兴修水利,建设道路,而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当时的农民需要在农忙之外兼服劳役,如果都学着商人去经商,劳动力将会出现巨大的缺口。
生产力的
秦始皇大兴土木,导致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大量减少,同时造成了很多生态环境的,如“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三十一年,一石米就能卖到一千六百钱,可见秦始皇时期当时生产力的大受打击。因此,秦始皇出台很多鼓励农民的政策也就不足为奇。
秦始皇致力于打压商人,吕不韦“投资失败”饮鸩自尽,乌氏倮则是“封君”后遭受打压;为什么只有巴寡妇清这样一个女人,依旧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并且在死后能让秦始皇为她建造怀清台呢?
女子地位不低。母系虽然从西周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女子的地位却并不低下,女子也可以继承遗产或者从事生意等。因此,巴寡妇清在丈夫死后接手夫家产业,并没有什么问题,就连“畜至用谷量马牛”的乌氏倮在史书的记载中都是一个女子的身份(也有学者说是男人)。
巴清的产业特殊。乌氏倮的产业是畜牧业,“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很容易被取代。而巴清嫁的丈夫是以采丹砂为主的,他们家拥有特的丹砂材质技术以及提炼手法;“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而丹砂在秦始皇时期需求非常的大;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而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主要材料就是朱砂(丹砂中提取),另外丹砂中能够提炼水银,秦始皇的陵墓中就有一百吨的水银;巴寡妇清因为家族采丹砂的特殊手艺自然而然的就让秦始皇成了最大客户。
巴清的武装力量。巴寡妇清,生于巴蜀地,《史记集解》中记载“巴,寡妇之邑”、“清,其名”;巴蜀地理位置特殊,位于秦楚之间,是历代秦国君王的拉拢的重要地方,当地的富豪都能合法拥有自己的武装军队;巴清作为丹砂帝国的“王”自然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据后证,巴清拥有的军队占当时全巴蜀人口的五分之一;可见,巴清拥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巴清能“以财自卫”。巴清不仅有钱,而且能够用钱财为自己博名声,当地的百姓都称她仁义。而且,巴清具有极高的嗅觉,不仅曾资助过始皇打仗,据野史称,她还出钱资助过秦始皇修长城。后人写诗称赞“丹穴传赀世莫争,用财卫国能守贞”。《汉书》也曾记载: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
秦始皇对守节的推崇。秦始皇大一时,民风剽悍,对于两性的关系非常的开放,而且女子再嫁成风;宣太后就曾公然对尚靳说:“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娡嫁给汉景帝刘启就是二婚。而巴清在丈夫死后不仅没有改嫁,反而一直坚守自身的贞洁,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妇行坚至兼丈夫任难矣。客之志风也,此其意为右赀殖乎哉”?
秦始皇对母亲的痛恨。秦始皇的母亲赵姬是个私生活非常混乱的人,“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为生两子”,秦始皇因为母亲的缘故对女性非常的痛恨,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就曾因不能过湘水而大怒湘君。而秦始皇立与母亲赵姬形象相反的巴寡妇清为典范,公然为她修建怀清台,不正是一种讽刺嘛!
秦始皇前期借商人之势,由吕不韦“奇货可居”发家,由乌氏倮、巴寡妇清等人资助并吞八荒;后期却重农抑商,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但乌氏倮、巴寡妇清能在这样的时候,依旧拥有自己的“商业帝国”不可谓不传奇。可惜自他们之后,就少有财富能得上他们,名声也和他们一样显赫的商贾了;除了经商的才能之外,这与时代造就“英雄”也是分不开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