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都能造出300毫米的重炮 到了时期为什么造不出来
很多人都不了解晚清重炮,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第二次战争以后,清里再保守的那些大臣也知道西洋武器确实厉害了。加上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也急需增加清军战斗力,以便和太平军作战。所以自1861年其,在恭亲王奕訢的推动下,
洋务运动正式开始,清逐步引进西式武器武装清军。
江南机器制造
其实在洋务运动正式开始之前,李鸿章已经从国外洋枪洋炮武装自己的淮军,并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了西式武器的威力。不过在战争中,因为战斗激烈,消耗大,李鸿章也感到全部从国外耗资巨大,如说一颗12磅炮弹都需要30两银子。而且获取渠道还时断时续。
为此李鸿章在洋员马格里的建议下,设备在上海开办了工厂,为淮军自造。此后曾国藩等人和清也纷纷开办,生产,并进而仿造西洋枪炮。
江南制造局早年生产的阿姆斯特朗前装炮
从1861年洋务运动开始,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彻底倒台为止的51年里,清包括地方督抚共开办了42家军工厂,工人总数达到2.7万,共生产了各类步枪30.5万支、手枪4798支、机枪200多挺、各类火炮3900多门、2.68亿发、炮弹365万发、990万多公斤,此外还生产了大小军舰80多艘。
像题主说的300毫米重炮,其实是1890年江南制造局仿造的阿姆斯特朗800磅子后膛要塞炮,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
清末800磅子后膛要塞炮
不过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这种800磅子后膛要塞炮口径虽然大,但是在当时已经较为落后。从技术角度来说,反而不如此后江南制造局生产的阿姆斯特朗中口径(120毫米-152毫米)速射炮先进。
而且这种大口径要塞炮只能安装在炮台上使用,需求不大。因此江南制造局也并没有太多生产,在1893年以后就停止了生产。
江南制造局火炮生产车间
在进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军阀混战不止,政局混乱,军工建设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不过军阀为了扩军备战的需要,除了扩建、改进清末军工厂外,也自己新办了一些,加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国内军工生产能力还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
如说北洋时期,国内各兵工厂共生产了各类72.52万支、大炮1341门、迫击炮2302门、84646万发、炮弹27.63万发、154.38万公斤。大部分产品的年均产量都要高于晚清时期。
东三省兵工厂
而到了南京国民时期,因为新军阀混战和抗战的刺激,军工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1928年到1949年的21年里,国内各军工厂共生产了步枪181.25万支、手枪4.57万支、冲锋枪2.52万支、机枪17.79万挺、大炮3939门、迫击炮5.66万门、掷弹筒16.79万个、23.2亿发、炮弹1861.72万发、枪960.2万枚、掷弹筒233.03万枚、手5813.62万枚,此外还生产了各类飞机700架,军舰10多艘。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主要的年均产量较之以前有了进一步提高,产品种类更丰富,技术水平也有所提高。
东三省兵工厂仿制的式240毫米炮
当然了,这一时期生产国的最大口径火炮是东三省兵工厂仿制的式240毫米炮,并没有生产过3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
不过这主要是没有需求才造成的,因为无论是军阀混战还是之后的抗战争,迫切需要的是利于机动的炮、山炮、野炮和迫击炮,而不是要塞炮。
从技术角度来说,时期生产的式240毫米炮和150毫米炮的加工难度都要高于800磅子后膛要塞炮。如果单纯想造一门口径超过300毫米的火炮,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还是可以办到。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