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马超与张飞,谁更厉害?他们的地位如何?

  说到张飞马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罗贯中描述三国时代的经典台词。三国时期是一段非凡的战乱时期,但是正是因为这些混乱的岁月,让三国时期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也留下了无数的传说。但是这些传说中却是有一些是后人所编撰,只有少数才是正的历史。但是因为三国时期距离我们如今实在是太过久远,我们也只能从这些演绎中去推断当年历史的相,这就难免会出现种种偏差。

  一旦提到三国,刘关张无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而张飞虽然在演绎中出现颇多。但是在正史上却并没有太多的出场机会,在正的历史中张飞只有两次出场的高光时刻,第一是长坂坡,第二是蒙口。

image.png

  长坂坡的表现,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三国志的张飞传中就有所记载,说他一人挡住了十万兵马,阻止他们追击。但是这种并非正式的历史记述,无疑就会有所夸张,明显这段对于张飞的行为描写就属于作者的一种夸张。即使历史上正有这件事情,也不会是作者所描述的这样——因为单枪匹马是无法挡住千军万,个体力量在战争中并不重要。

  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在进行历史分析的时候,一定要去分析历史相,不要只听传奇故事。就像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一样:马超和张飞,到底是不是一个层次的人?我们不得不承认,后世对于张飞的评价是超于马超很多的,无论是个人英勇作战还是行军打仗都是如此。

  但是这种说法的出现皆是因为三国演义所致,因为三国演义作者妙笔,让我们正的了解了张飞这个人物,也导致了我们对于张飞评价的上升。但是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张飞和马超在历史上地位是完全颠倒的。

  在正的历史《三国典略》中,是这么描述马超的:“马超孟起(马超字孟起),西凉豪杰,夫腾(马腾)溺后,合凉中军众十万余,自号天威将军,东入关与武王(曹)战。”这句话就能准确地描述了马超的地位。虽然《三国志》中虽然并没有太多关于马超的描述,但是也用“都亭侯”这个称呼来称呼马超。这是东汉时期的正经官职,与曹,董卓等称霸一方的诸侯没有任何区别。

image.png

  换句话来说,朝廷是认马超为诸侯的,这就足以表示了马超的地位。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马超被封的时候还是东汉初平年间,这个时候刘备还只是一个破落户,根本没有资格与马超叫板,即使后来马超后来输给了曹,这也是因为兵败所致。

  就像是我们不能说吕布是一位武将,只能说他也是一方诸侯一样,马超与曹之间的争斗更倾向于诸侯之间的争斗,而并非是武将之间的对决,所以说张飞与马超并非同一档次。相于马超的官职,张飞即使是在后期在刘备手下也仅仅是作为一员武将存在,而并非是一位帅,张飞往往在于需要有严苛战役的时候出场上阵领兵,但是对于马超来说,他只需要派遣手下的兵将就足够了,这也无疑验证了二者之间的区别。

  在马超投降刘备之后,刘备也予以对其予以重任,并且拜其为将军,并给他的凉州牧的官职。而张飞却只是被封一个武将但是从私人关系上来说,刘备跟张飞的关系又超过马超很多,因为张飞是从刘备起身时就开始跟着他的,而马超则是后来加入的,这样的情节也无疑验证了马超的地位是超于张飞的。

image.png

  从作者的笔下,我们无法得知马超与张飞的武器谁强谁弱,带兵能力具体如何,但是单从身份地位的角度来说,马超的地位远远高于张飞,甚至超出我们印象中的大多数武将。因为我们对于三国时期的了解大多数来自罗贯中所书写的三国演义,但是却在形成印象后忽视了正的历史。

  结语

  我们在查看历史相的时候,要学会避开演义和小说的干扰,正去阅读记录历史的书籍。在演义中,作者往往描述的是武将单挑时候厉害的武技,而正的历史中则要考虑这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他个人的成就。尤其是在行军打仗的时候,个人的武力值并不能代表一切,而正的名将不光要有武力值,还有需要考虑的因素,而马超和张飞的差距正是如此,这也是我们作为历史爱好者在看研究历史时候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