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歼灭30万秦军,匈奴10万人是是假?
说到长平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战国历史,精彩纷呈。胡服骑射的赵国,向来人气爆棚。对于彪悍的赵队,如今有很多传说,如网传赵军在遭受长平之战惨败后,还能在邯郸城下歼灭30万秦军,其后更是在北方全歼10万匈奴人。
这种观点假参半。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歼灭30万秦军?这种说法也许只出现在古装神剧中。邯郸之战秦军虽失利,但并非遭遇了灭顶之灾;
而赵国全歼匈奴10万人,则确有此事。但此一时彼一时,于西汉时相,战国时的匈奴就是个战五渣,别说融合了汉、胡优势的赵军,即使被赵国追着打的弱燕国,在匈奴面前也是大。
邯郸之战,面对多国联军,秦军主力撤退
在商鞅变法后,升级为虎狼之师的秦军,基本上没被大规模歼灭过;即使让赵奢扬名立万的阏与之战,十万秦军也只是伤亡过半后狼狈逃跑而已。
公元前258年的邯郸攻城战,前期的秦军确实遭遇了一些挫折。“正月,王陵攻邯郸,少利,益发卒佐陵;陵亡五校。”面对依托城池顽强抵抗的赵人,秦军受了一些损失。
其后秦王命令白起出战,但遭到拒绝,不得已只能换上老将王龁。
到了12月,各诸侯国的援军抵达邯郸后,秦军面临巨大压力,战局更为不利:“诸侯攻王龁,龁数却”,也就是军阵退却的意思,但并未完全撤退;
随后,当信陵君魏无忌率领魏军赶到后,双方交手、秦军大败。随后秦军的情况,各类史书中的记录大体一致:
《资治通鉴》称,“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师于邯郸下,王龁解邯郸围走。郑安平为赵所困,将二万人降赵”。即王龁眼看获胜无望,于是率领全军撤退,只剩下当初跟范雎一起投奔秦国的魏国人郑安平,带着所部2万人向赵国投降;
《史记·秦本纪》:“龁攻邯郸,不拔,去,还奔汾军二月余”。王龁攻打邯郸失利,于是撤退到汾城,驻扎休整了两个多月;
《史记·赵世家》:“楚来救,及魏公子无忌亦来救,秦围邯郸乃解”,在楚、魏援军的帮助下,秦军解除了对邯郸的围困。
因此,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秦军主力并没有被歼灭,而是在王龁的带领下逃跑了。
这一点,从接下来秦军的动作中可以得到佐证。
在汾城休整了2个月后,王龁的秦军再度出击,与魏、楚联军交手,“攻晋军,斩首六千,晋楚流死河二万人”,此战中,魏、楚联军被斩首6000,被赶到黄河中淹死的多达两万;
紧接着,秦军又攻下了宁新中;第二年,攻打韩国,斩首四万;攻打赵国,占领二十多县,斩俘九万。随后又灭掉了周王室,西周君被俘,九鼎入秦。
到了公元前253年,在秦军的连续打击下,各国战战兢兢、纷纷认怂:“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魏国来的晚了些,迎来了秦军的再度暴揍。见到这一架势,韩王、魏王被吓得亲自觐见秦昭襄王:“韩王入朝,魏国听令”。
由此可见,邯郸之战,并没有对秦国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赵国是山东六国的军事扛把子,与各国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若赵国灭亡、各国也吃不了兜着走,这就是他们同仇敌忾对付秦国的根本原因——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自己的安危。
这也证明,秦昭襄王虽在长平一战给予赵国以重大打击,但也像白起说的那样,已成功激起了各国的危机感。秦国不怕一对一,怕的是各国心实意合纵。因此,灭国的时机并不成熟,秦国要做的,仍旧是以往那种逐步蚕食、均衡打击的战略。
正迟滞了秦国一大业的,是秦昭襄王之死。紧接着秦国的人,一个只在位了三天(秦孝文王嬴柱),一个当了三年(秦庄襄王子楚),而随后则更是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大权落在了赵太后、吕不韦之手,秦国的一大业由此被耽搁了20多年。
其实我们根据常理推测就能明白,如果秦军的在邯郸之战损失了30万,再加上之前长平的20多万,各国大可以趁虚而入,一举灭了秦国这个心头大患,何苦要在后面被打成那副可怜样?
我们再说匈奴。
战国时期的匈奴,跟西汉初年完全是两码事
两个因素,决定了战国时期的匈奴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强大:
其一,那时的北方原,活跃着东胡、楼烦、白羊河南王(居住河套地区的匈奴别部)等众多游牧部落,他们大都是原始的部落,没什么严密的组织形式,不仅各自为政,互相间的制衡、制约也是常态;
其二,生产力不足。匈奴人从小骑羊、成年骑马,骑射技术精湛,但一来那时没有马镫、作战效能有限;二来匈奴原生产力落后、没有中原那样先进的冶炼技术,即使到了西汉时期,匈奴人的箭头大部分还是骨头制成。
这两种因素下,决定了那时的匈奴人机动性有余,但作战力不足。他们的优势,是借助马匹的灵活性,对中原出其不意、趁其不备,进行掠夺与扰,若双方正对抗,匈奴人完全不是对手。
如在赵武灵王时期,仅仅是加强了一下骑射,北方游牧民族立即被打的毫无抵抗之力:“西略胡地......林胡王献马......赵固主胡,致其兵”,赵国小试牛刀,诸胡人部落献地、献马、献人,这就是实力的差距。
但那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北方原并不是中原诸侯国理想的征服对象,赵国打击林胡、楼烦等部族,只是强军、强国的途径与手段,终极目的还是为了和秦国掰手腕、问鼎中原。
因此,在初步拓边后,赵国为了减少后顾之忧,沿着阴山到高阙,从西至东修建了长城,以抵消游牧民族的机动性优势。
此外,与北方原接壤的秦、燕两国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秦国在西北击败、吞并义渠后,在陇西、北地、上郡等地修筑长城;燕国将领秦开袭击东胡,迫使其退却了一千多里侯后,也沿着造阳至襄平修建长城,同时还设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沿边要塞。中原诸侯国不是打不过游牧民族,而是若把精力耗在他们身上的,话投资收益率太低、不值得。相较抢夺这些蛮荒苦寒之地,在中原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才是头等大事。
匈奴部族的崛起,开始于战国末期。当赵国集中精力与秦国相抗衡时,匈奴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并开始频繁袭扰赵地。有便宜就占,打不过就跑,而且他们本身就没有什么辎重、给养,灵活性远远超过胡服骑射的赵军。面对这样的式打法,赵国虽然也有成建制的骑兵,但要正对其穷追猛打,势必要有更大的物力、人力投入。在当时的中原局势下,这种方式显然不现实。
而李牧对付匈奴人的思路其实很简单粗暴:你不是很能跑吗?我就勾引你让你跑不掉。他首先扮猪吃老虎,故意让匈奴人占占宜;当对方放送警惕、大咧咧的全军南下时,赵国早已埋伏好的步、骑、车混合兵种一涌而出。
面对组织严密、技术先进的赵军,匈奴人在硬碰硬方面显然没什么优势,被打的落花流水、阵亡十多万人,匈奴单于带着残兵逃出了包围圈,从此十多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
结论就是,由于生产力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巨大代差,那时的周边游牧民族,跟战国诸雄之间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实力鸿沟;中原各国在秦军面前也许是菜,但在北方原面前却是毋庸置疑的大。成年人之间实力相差悬殊,但随便一个大人跑到,那也是横着走的境界(前提是你得有这个脸皮)。匈奴的正崛起,是借着秦汉之交的契机,由冒顿单于一了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会;而中原这在持续数十年的战乱中实力大损,双方此消彼长,这才造就了匈奴这样一个汉王朝的百年大敌。
其实后世的情况也差不多,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原本都只是边陲的小部族。中原稳定时,对他们保持着令人窒息的高压,普遍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压根搅不起什么什么风浪;而当中原陷入混乱时,北方原会趁着中原无法分神的机会,毫无例外的会出现一位能整合各部落的枭雄,由此逐渐成长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相较外患,中原更怕内忧,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