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案之一的通海案是怎样回事?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
清朝建立初期,人心惶惶,动荡不安。江南地区繁华富庶,经济活跃,人口密集,反清复明的呼声很高,斗争接连不断的发生。满清为了打击江南士绅的势力,稳定自己在江南的治,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以整治人心。其中通海案、江南奏销案和哭庙案这三起案件涉及范围最广,被合称为“江南三大案”。这些案件都是清军入关后实行异族治的必然结果。
通海案发生在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从崇明岛进入长江,联合西南地区的南明政权以及南明兵部侍郎张煌言一起北伐,在短短几天内就攻陷了江苏镇江、瓜州等地,直逼江宁,东南沿海地区一时间都为之震动。明朝宗室遗民在暗中接应,为明朝复兴做着准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郑成功的北伐以失败告终,他乘船远去。
当时金坛县令任体坤是个胆小怕事之人,在百姓聚众兴兵之时,将地方金库席卷一空后便弃城逃跑了。局势平定后,清廷下令追查暗中接应郑成功的人,以“通海”罪论处。任体坤借此机会造谣生事,谎称金坛土民纳降,与当地经常为非作歹的士大夫王重、袁大受一起诬陷蔡默、于厚等十名儒生,再加上仇人,前后共列举了38个人,以通敌罪名上报,意图公报私仇。
江南按察使姚延著为人正直,查清案件,做出了仅判处县令任体坤一人的决断,并将十名儒生全部释放。王重、袁大受等人对结果不服,动用关系贿赂京城御史马腾蛟,希望他立即处死那十名儒生,以免引出祸端。不了来往书信内容被泄露,马腾蛟因贪污被处死。牵连其中的兵垣长科孙继昌、冯标、督察员御史冯班等人经过商量,将王重、袁大受与王明试以“通海”罪告发。
顺治帝下令由户部、刑部侍郎以及江宁巡抚朱国治一起审理此案。朱国治是个酷吏,总想着用戮立威,提审了王重、任体坤等人,并全部逮捕入狱。然而通海案并没有平息,为了防止郑成功卷土重来,朱国治严查了涉案人员,凡是涉及此案的人,包括之前释放的十名儒生、牵连到的书吏都被判“通海”罪。通海案历经数年,累积65名罪犯被赐死,还有千余人被流放宁古塔,成为了清朝入关后影响最深远的案件之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