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曹为什么选择先灭孙权的东吴?

  公元208年,曹起兵号称八十万(实际二十万),亲自南征,准备一举平定江东,与五万孙刘联军会战于赤壁,最终孙刘联烧赤壁,曹遭遇一场耻辱惨败,史称“赤壁之战”。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213年,曹起兵号称四十万,再一次亲自南征孙权,在濡须口与孙权7万兵马相持月余,由于水战失利加上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公元217年,曹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晋书》云“既而从讨孙权,破之。军还,权遣使乞降。”

image.png

  刘备有一天下志向,孙权有一天下之梦,曹更有一天下的执行力。但三国之中,刘备才是最弱的一个,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曹应该先平定刘备、其次平定孙权才对,为何却一根筋的总是南征东吴?

  公元198年,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击败刘备,并俘虏刘备妻子,走投无路的刘备败投曹。曹对刘备非常好,“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还对刘备说了一句话:“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这一桥段改编为煮酒论英雄。

  公元213年,曹南征东吴,与孙权在濡须口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曹判断认为:“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若豚耳!”

  可见,即便赤壁之败在前,曹也没有认为孙权如何了不起,直到213年时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曹还是把孙权放在晚辈的位置上,而不是平辈位置。相反,曹一直把刘备当成平辈,而且是与他一样的英雄。

  因此,曹先打孙权的第一个原因,与他对刘备、孙权的认知有关:孙权年少无知更容易打,刘备老巨猾不好打。

image.png

  曹去世之后,曹丕继续执行先平东吴战略,222年、
224年、225年三征东吴,不是战败就是无功而返。曹睿继位之后,于228年三路攻吴,双方爆发石亭之战,结果魏国大败,让曹魏在此后24年之内没有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吴行动。孙权去世之后,252年魏国再一次攻吴,结果又一次惨败。总之,在一天下的战略中,至少到252年之前,魏国战略一直是先打东吴。

  或许,魏国南征东吴败的次数多了,终于恍然大悟,于是在263年转移战略,结果第一次大规模征讨蜀国,就灭掉了这一颗“铜豌豆”。

  笔者认为,曹去世之后,魏国继续一直执行先平东吴战略,也与诸葛亮不断北伐的战略有关,即“以攻代守”,逼得魏国不得不防御蜀国进攻,进而让魏国把进攻目标放在东吴身上,由此可见诸葛亮不愧是眼光超前的战略家。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