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 刘备打仗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与显刘备之长厚近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鲁迅
鲁迅先生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其智慧已经被妖魔化。事实上历史中的诸葛亮虽然优秀,但是却没有到小说中那么夸张。如历史上的诸葛亮有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那就是他的军事能力。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意思是诸葛亮北伐时,连续数年劳师动众,却始终没能成功,因此他在君略指挥上有着短板。而翻阅《三国志》之后也不难发现,刘备在世时外出打仗几乎从来不带诸葛亮,唯一一次主动召诸葛亮也是在庞去世,攻蜀受挫后不得不寻求诸葛亮的意见。
而刘备之所以不带着诸葛亮打仗,不单单是因为“先主知兵”,最关键的是刘备狠辣的眼光早已看出诸葛亮正适合的岗位,这个岗位可以是后勤,可以是百官之首,但绝对不是军事帅。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诸葛亮绝对是极具才华的人才,不然刘备不会三顾茅庐以请之,咨之以天下大势。但是诸葛亮的能力大多在后勤、募兵、管理好刘备的大后方,甚至帮刘备寻找人才,为他制定战略,规划天下大势,唯不包括领一军,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打仗从来不带诸葛亮的原因。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意思是在刘备平定西川后,把成都作为大本营,让诸葛亮常年镇守其中,然后自己带兵出征,从来不会因为兵粮和兵力担忧过。
这则史料透露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刘备打仗不带诸葛亮,专门让诸葛亮管后勤,其次就是诸葛亮管后勤确实有一手,能够让刘备不用担心打仗最重要的兵和粮。那么这就表明,首先刘备是绝对信任诸葛亮,其次他相信自己的眼光,看得出诸葛亮是一个后勤管理型的人才。
事实上诸葛亮确实是一个偏向型的人才,他在隆中就以管仲乐毅自,治戎是其所长,奇谋为其所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这一点从刘备的各种举措都能够看出,关羽被后,刘备急着报仇,但是依旧没有带上诸葛亮,如果诸葛亮的是军事奇才,刘备报仇心切怎会不带上这位智囊。
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终于有了领一军的机会,可是他的战绩却不怎么好看。五次北伐只有一次是胜利,其中第二次北伐还被郝昭挡在了陈仓,不仅无功而返还劳民伤财。
当然刘备之所以能够这么准确的看清诸葛亮,关键还是诸葛亮的一个性格特点。诸葛亮治军在一个谨慎,他不好奇谋,著名的空城计和船借箭完全是罗贯中强加给他的。事实上以诸葛亮小心谨慎的性格,根本不会做出这种冒险的事情。就连魏延提出的奇袭子午谷都因为太过冒险而被诸葛亮否决。
但是行军打仗不单单只正面力量,有的时候必须要辅以奇谋。《孙子兵法》的精髓就在于“奇正相佐”。
《势篇》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诸葛亮一味地求稳固然不会出大差错,但是也难以取得大胜。而刘备本身就是一个兵法高手,正史上的火烧博望坡就是他一手指挥的,因此他带兵也奉行“奇正结合”的理念,诸葛亮一味求稳的理念和他不符合,因此他宁愿带着擅长奇谋的庞,也不愿意带着诸葛亮。
不得不说刘备能成就大业不是没有原因的,事实上诸葛亮坐镇后方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刘备在没有获得固定的大本营之前,并不缺猛将谋士,缺的就是兵和粮,因此诸葛亮在后方帮他筹集军粮和士兵,跟着他打仗要好得多。得知这一相后,才知道刘备的帝王智慧和狠辣眼光是多么重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