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是西汉时期一个西域边国,为什么频繁出现在唐诗中?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楼兰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据计,在《全唐诗》中,提及“楼兰”的诗歌一共有25首。为什么一座在汉代已经更名为鄯的小国,在唐代诗人的笔下,频频被提及。说到底还是与楼兰的历史有关。诗人笔下的名词背后,大多带有着深刻的意象。
楼兰:西汉时期西域的一个边国
楼兰,西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从地理上看,楼兰所处的位置大致在现在的新疆若羌县,也就是罗布泊的西北方向。在《史记》中有最早的对楼兰的记载。后来在《汉书》中,有对楼兰的历史有了更加详细的阐释。总的来说,《汉书》中的楼兰历史,更多的是一部从楼兰国更名为鄯国的历史。
在西汉时期,楼兰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是古时候丝绸之路南北两条分支的重要分道处。于是,无论是西汉朝廷还是匈奴,都看重了楼兰的战略地位,为了巩固疆土,双方在这里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战争。起初,楼兰在对两边的态度都是摇摆不定的。
一直到了公元前77年,傅介子刺楼兰国王,楼兰国更名为了鄯国并迁都。从此,楼兰成为了汉朝的西域重镇。为了便于管理,汉朝也在楼兰建立了相应的都护,设置了军侯等。
取楼兰、破楼兰背后楼兰的战争象征
在唐诗中,“楼兰”一般都出现在边塞诗中。无论是“楼兰径百战”还是“年岁在楼兰”,楼兰的出现大多都与战争有关。这也是唐代边塞诗歌的一个特点。虽然没有确切的战争,但是楼兰在这里被泛指西域边塞的战争。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当年汉朝傅介子斩楼兰王的故事有关。我们仔细品读一下唐诗便会发现,当楼兰出现时,往往带有“破”“取”“斩”这样的动词。这些动词的出现,让我们仿佛觉得,就好像当年傅介子气势如虹的斩楼兰王一样。正因为如此,楼兰也被带出了一种属于战场的气场。也许,楼兰是诗人为出征战士的壮势,或者是为了歌颂战士在战场的英勇。也许,是借助楼兰表达自己对报效祖国的决心。
“以汉代唐”特征下的边塞诗意向
虽然楼兰国的发展历经了辉煌,但是在唐代时期,楼兰国就不复存在的。而且,楼兰早在汉朝就更名为了鄯。在历史上,楼兰国曾经遭受过旱灾,举国迁移。再后来到了北魏时期,楼兰被北魏所灭。
但是在唐代诗人的笔下,还是会用楼兰,而不是鄯。其实这个背后就有关于楼兰的历史了。对于汉朝的历史来说,傅介子斩楼兰王,楼兰划归汉朝管理,就是一个非常风光的时刻。那么这一高光时刻一定要被铭记。
在诗词中,诗人会用前朝的事物来隐喻当朝的事情。这一点在唐诗中一个鲜明的体现就是“以汉代唐”。汉代和唐朝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都经历了前一段较动荡的时期,也都有着较繁荣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一的民族的同时也面临的着和边疆处理复杂关系的现实。这一点在唐朝盛行的边塞诗中就很好地体现。
汉朝的楼兰,放到唐朝诗人的笔下,就多了几重含义。借助楼兰被汉朝管理的故事,来表达唐朝诗人对一边境的愿望。虽然楼兰早就更名,但是名字背后的意象是不会变的,或者时候是越来越深刻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