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曾经追悼过晁衡,为什么晁衡后来却活着回来了呢?

  唐朝作为同时期全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全世界都在疯狂来到唐朝进行学习,我们邻居本尤甚,本又是一个特别于学习人的国家,因此,唐朝给本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本封建王朝自公元646年大化改新后,全国上下积极吸收文化。当时本的邻居华夏唐王朝是世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并且彼此之间挨的很近,所以在治者的号召下,本百姓都开始学习华夏文化,他们把中国作为榜样,按照隋唐王朝的政权形式,建立起新的制度,并不断派出大批使节到中国实地考察,这些人被称为“遣唐使”,细分点又包括大使、副使,以及大使之上的持节使,他们都是天皇的大臣,或者是一些学生、工人等。

image.png

  公元713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元年,本一位17岁的学生跟随者使节团队来到唐朝,他叫阿倍仲麻吕,本的名字都难记,下文换称呼。

  阿倍来到唐朝后,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和隆重接待。一些大臣官员提供便利,将他们送到首都长安。

  按照当时的规矩,来到中国的本学生都要进入国子监学习,这个国子监也就相当于今天的清华北大,是机构建立的全国最高的学府,能进入里面学习,也是很不容易的。阿倍也不例外,经过在国子监好几年的勤学苦练,他和很多同学一起参加学校举办的考试,尽管题目很难很偏,充满了元素和文化语言上的差异,但他还是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以高分赐进士及第。从此阿倍在担任大臣,成了皇帝身边的一个侍从,官是不大,不过很轻松,算个美差事,后来因为工作认,被玄宗赏赐了一个名字,叫晁衡

  说起晁衡,或许不少人脑海中就有些印象了,这个晁衡是盛唐时期的一位诗人,与当时的李白、王维、杜甫、储光羲等人都有来往,感情很深厚,虽然晁衡在诗歌上的成就和名气起这些人来说差的太远,但哥几个还是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喝喝酒,也吟吟诗。一晃,晁衡就在中国待了几十年,中间也没有回到本,心中的思乡之情非常旺盛,如果让小编在外边待上半年不回家,小编一定天天以泪洗面。

  晁衡提出回家的请求后,唐玄宗答应了他,在李白、王维等人的告别后,晁衡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王维即兴写了一首诗赠别。

  原文如下:《送秘书监还本国》 衔命将辞国,飞才添侍臣,天中留明主,海外忆慈亲。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回国晁衡一点也不孤单,还有一位中土高僧鉴和尚也和他同行。这位65岁的高僧已经是第六次前往本了。

  在回本的海路上,船队遭遇大风暴,他们被冲散,鉴一路漂泊,到最后竟然也来到了本,而晁衡却一直下落不明,似乎消失在了海上。

image.png

  第二年初春,晁衡遇难的消息传回了唐朝,他的朋友都非常悲伤,李白则是痛心疾首的写下了一首《哭晁衡卿》诗: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然而老天并没有那么绝情,晁衡其实没有遇难,而是漂流到了越南国。公元755年,晁衡再次回到中国,继续了他的官宦生涯,只可惜以后的生活再也不能安稳快乐,因为安史之乱就在那一年爆发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