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马嵬驿兵变,那么李亨会不会当一辈子太子?
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和他的父亲——太上皇李隆基先后去世,这一场景在200年的封建史上极为罕见。这不仅因出一个问题:按照李隆基这么硬朗的身体条件,如果没有马嵬驿兵变,李亨会不会当一辈子太子?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认为,在安史之乱后,如果没有马嵬驿兵变,那就会有张家坡兵变、赵家祠兵变...李亨一定会当上皇帝的,原因就在于,对于当时的唐朝而言,换个皇帝,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前提。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李隆基对亲的防备促成了安史之乱,那就只有通过认怂、让位,才能解决这一世纪难题。
关系到大唐安危的节度使,是如何一步步落入安禄山之流手中的?
安史之乱的本质是唐朝节度使作乱,但节度使制度本身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掌权的人。
为了应对益严峻的周边少族民族武装袭扰的压力,节度使制度在武则天时期就已出现;到了唐玄宗时期,这一制度全面铺开。在前期,节度使受到了很好的控制:
其一,“边帅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遥领,不兼”,即节度使的选拔,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并且不能久任,必须定期更换;不能自己待在朝廷中远远地挂个头衔,而是必须亲临一线;而且同一位将领不能兼任多个地区的节度使,避免势力过大、难以控制。
其二,“功名著者往往入为宰相”,即:在边镇节度使职位上表现得好,还能入朝为宰相。这对那时的武将们极具吸引力:在边镇虽然能掌握一方大权,但再怎么着也是苦寒贫瘠之地,哪里得上待在朝廷?(不然为何安禄山会冒险)如萧嵩就是因功从河西节度使调任宰相。
因此,起初的节度使们,不仅任期、管辖区域受到严格控制,而且与朝廷间并没有严格的内、外之别。不过后来这些制度逐渐被改的面目全非。
第一步,到了开元中期,李隆基已不满足于防御,而是更加积极的拓边。因此,节度使制度有了巨大改变,如“为边将者十馀年不易,始久任矣”,将领们在一个节度使职位上一待就是十几年,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盖嘉运、王忠嗣数道,始兼矣”,公元746年,王忠嗣担任河西、陇右两大节度使,而且还兼行使朔方、河东两大节度使之职能,也就是说,他一人身兼4大节度使的重任,而当时整个唐王朝一共只有10个节度使职位,王忠嗣一人占了40%。
不过,王忠嗣起码还是个“忠厚名臣”,李隆基的下一步动作才要命;
第二步,大肆启用少数民族将领为节度使。在唐太宗时期,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少数民族将领虽备受重用,但从来没享受过担任一方大员的待遇。在李隆基时期,李林甫担任宰相后,为了避免边帅因功入朝为相威胁自己的地位,他向李隆基上书,建议大量启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其理由有二:
胡人原本的文臣勇敢,更适合去边境率军冲锋陷阵;
胡人“寒族则孤立无”,这一点最关键——外来户在朝廷里没有羽,“陛下诚心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如果李隆基以恩惠拉拢,一定能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效力。
后来,李隆基严格按照这一思路任命节度使,安思顺、哥舒翰、高仙芝、李光弼......当然,还有身兼三大节度使的安禄山。
他为什么会这样听话?李林甫所说的第二点,一下击中了他的“痛点”。
王忠嗣事件,反映出李隆基的实想法:掌握军权,避免太子染指
公元747年,身兼2+2节度的王忠嗣屡立战功、威名满天下,手下汇集了李光弼、哥舒翰等名将,李林甫非常担心接下来他会入朝为相。而当时的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早已野心勃勃,对于这样一位名将也是极为忌惮,同年,他以修建雄武城为名,请求王忠嗣派人手帮忙,实际上是向找理由扣留他的精兵。
然而王忠嗣没这么容易被忽悠,他亲自前往范阳实地查看情况以后,看出了对方的心思,没有会面安禄山就立即返回。其后他多次向朝廷上书,声称安禄山后必定会。这也让安禄山的举荐人——李林甫对王忠嗣越发排斥。
不久后,李隆基命令王忠嗣强攻吐蕃人控制的石堡城,却遭到了对方的反对:“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数万人不能克。”而且,控制了石堡城并不能为唐军带来多少优势、没有控制也带不来危害,因此,他建议静待时机、切勿强攻。
而另一位将领董延光却主动请缨,于是李隆基命令他前去攻城,并让王忠嗣全力配合。但王忠嗣却出工不出力,虽派人助拳,却没立下赏格,目的就是不让将士们拼命、避免无谓的牺牲。
此战唐军久战无功,董延光恼羞成怒,将黑锅甩给了王忠嗣。而李林甫则趁机添油加醋,他让人向朝廷举报:“王忠嗣曾经说过他从小在宫中长大,与太子关系非常密切,他是想拥兵尊奉太子为皇帝。”
李隆基立即命令王忠嗣入朝,并且交付御史台、中书省与门下省三司共同审问。
后来,在李林甫的示意下,三司启奏王忠嗣罪名当死;好在哥舒翰那时正受李隆基重用,他声泪俱下、死缠烂打,甚至提出以自己的爵位换取王忠嗣的性命,最终李隆基卖了他一个面子,将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了事。
这不是李隆基首次因为太子与边镇的关系而动怒。就在不久前,太子李亨的朋友——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因不满李林甫专权,曾劝玄唐宗不要任用李林甫;最终他被李林甫以“皇甫惟明阴谋立太子为皇帝”的罪名拉下马来,被贬为播川太守。
各种史料记录证明,当时的李隆基与李亨名为父子,实际上却犹如政敌,在皇位上待了30多年、年过60的李隆基,身体、精神却一如既往的硬朗,对自己的宝座看护得更紧;而太子与边将们的关系,更是让他如芒在背。因此,当李林甫提出大规模任用藩将时,立即得到了他的赞成。
安史之乱马嵬驿事件前后的情况表明,失去权威的李隆基,让出皇位势在必行
而安禄山讨好李隆基的众多花样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贬低太子。
有一次安禄山从范阳入朝,李隆基命其拜见太子。安禄山却故意不下拜,声称:“臣愚,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最终,才李隆基的要求下,他才装作迫不得已样子下拜了事。
而李隆基要的就是这种态度:为了表忠心,可以得罪下一任天子,这才是正的自己人。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会让安禄山身兼北方三大节度使之职,甚至无视其与杨贵妃不清不楚的关系,甚至还破天荒的将其封为异姓王。
后来,不断有人举报安禄山密谋,却一律被李隆基绑起来押送给安禄山,让其自行处置。他是在践行李林甫的那句话:“陛下诚心恩洽其心,彼必能为朝廷尽死”。
不过他的恩宠,没换来对方的忠心。安禄山原本计划等李隆基死后再,但随着李林甫归西、杨国忠跟自己不对付,他决心将作乱提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而被自己养的狗反咬一口,却没能让李隆基幡然悔悟,接下来他继续昏招迭出:轻易掉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听信杨国忠的谗言,拒绝郭子仪、李光弼的建议,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迎战,导致20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长安的门户大开。而直到此时,他的第一反应是丢下城里的百姓,自己带着儿孙、后宫、宠臣们逃往蜀地。
因此,当到达马嵬驿时,随行的将士“饥疲,皆愤怒”,李隆基的亲信、龙武大将军见势不妙,准备将杨氏一伙当成挡箭牌。他将这一计划告诉太子时,对方的反应很微妙:“太子未决”;而当将士们暴起掉杨国忠等人、包围驿站时,李隆基亲自出来安抚,却无一人搭理;直至高力士出来交涉,陈玄礼才提出了“诛杨贵妃”的要求。而李隆基对此犹豫不决之际,韦谔一句“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将杨贵妃缢死。(奇怪的是,这一过程中,太子全程未出声)
接下来,李隆基执意前往蜀地,而将士们却完全是另一种意见:
将士皆曰:“国忠谋反,其将吏皆在蜀,不可往。”
而此时的李隆基已经“虑违众心,竟不言所向”,压根说不上话了。紧接着,当地的“父老”们建议李隆基自己去蜀地,留下太子主持大局;当刘亨流泪表示要跟着父亲尽孝道时,“父拥太子马,不得行”。
李隆基眼见李亨迟迟不来,派人回去查看得知实情后,感叹道:“天也”。至此,父子俩的权力交接实际上已是势在必行,他分了两千多将士给李亨,并向他们交代:“太子仁孝,可奉宗庙,汝曹辅佐之。”
最终,李亨北上朔方之后称帝,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历经多年才平定叛乱。而太上皇李隆基回京后,则处处受限、被剥夺权力,直至在公元762年父子相继驾崩。
因此,从马嵬驿之变前后的情况来看,李隆基已经无法领导大唐翻身,军心、民心早已离他而去,太子李亨扶正势在必行;若果没有马嵬驿兵变,一定会有类似事件发生。而在马嵬驿,如果不是陈玄礼帅领禁军,也许李隆基极有可能命丧当场。
由此看来,单个封建帝王在位绝不能超过30年,否则,自己的太子也会成为敌人,更会给政权带来巨大的危害。汉武帝、唐玄宗,这两位曾空前成功的帝王,竟然在这方面出奇的一致,这就是封建皇权的“致命吸引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