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磾手握重权,为什么还能保留七代显赫?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古时候,家族是一个尤其神圣的存在。踏入高高的祠堂,举目望去,人们可以遥指自己数代之前的先辈是何许人也。有可能一个小秀才,看了族谱,知道在的那辈,走出个辅国将军,从此斗志昂扬。又或者一个当朝宰相,了解到十世以前,祖先不过一平平内侍,亦能感慨万千。
西汉王朝,确切说汉武帝时代,就出了个神奇的大家族:他们血上是匈奴人,最开始是霍去病的俘虏,但是一朝接受顾命,七世不衰。那便是金磾。
元狩二年,霍去病任命骠骑将军,带领精兵万人,向匈奴进发。这次出击,西汉大获全胜,缴获敌人的祭天金人。休屠王与浑邪王商定,一同向大汉投降,但在路途中,休屠王经过利弊分析后打了退堂鼓。
浑邪王降汉决心坚定,看到伙伴的犹疑,狠心将休屠王掉,收归他的部众。休屠王的并没有多大的争心,索性带着母亲、弟弟一同归汉,此子便是金磾。
外族的俘虏,或者内迁的居民,在汉代最初都是会被安置在边境各地的,例如山西,他们大多数从事养马工作,或者被教授如何耕种,自给自足,渐渐与融合。金磾那个时候十四岁,被分到马场。
汉武帝觉得金磾气度不凡,身手快捷,而且是休屠王之后,就封其为马监。谁知这个孩子表现越来越好,一路高升,先后任职: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武帝去世以前,选了四个人为汉昭帝刘弗陵辅政,他们分别是:手握兵马大权的霍光,霍光亲家上官桀,经济学家兼大商人桑弘羊,以及金磾。
四位辅臣,各有特色,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霍光沉稳,果决,在权势斗争里获得胜利;上官桀于利用家人争宠,最终机关算尽被霍光反;桑弘羊玩转经济的同时,不忘记把宝押到了上官桀一边(因为这边有长公主、小皇后、燕王的加持),不料落魄而亡。
只有金磾,不争不抢,刚正不阿。《汉书 卷六十八》记载:
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磾,卧授印绶。
说的是,金磾在辅政几年后便卧床不起了,霍光向汉昭帝封赏,金磾在病榻上接受了爵位。
常伴天子左右,手握权臣之力,却可以保留七代显赫,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究其原因有三点:
1,懂得收敛。金磾有三个,却只有一人能继承爵位,佩戴两条绶带。汉昭帝看在君臣情分上,想要破例让另一个也配两条绶带,金磾坚决反对。
2,明哲保身。金磾有个名叫金赏,娶了霍光的女儿。汉宣帝时期,霍家后人先是害皇后,后来还想太子,事情败露直接起兵。金赏知道了果断地休妻。虽然,于家庭内部,他这样的行为伤害感情,但却恰达好处的保住了家族荣辱。
3,大义灭亲。金磾的一个是汉武帝的弄儿(逗乐子的工作),非常得宠,长大以后行为不检点,荒暴力。为肃清家门,也是避免未来酿成大祸,金磾一不做二不休,将掉。武帝知道后都不得不佩服,朝臣也就更加敬重他了。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金家在刘氏看来,世世代代忠心不二,而这个优点,在王莽看来却成为缺点。西汉末年,王莽崛起,他有一批新的亲信、依仗、甚至阶级,金氏开始渐渐害,其势力也遭到蚕食。
面对困难时,起鱼死网破,还有一种态度是明智的,那便是保留锋芒,来方长。
金家后人逐渐地迁居到山东文登,还把姓氏改为丛。随着岁月流逝,朝代更迭,当人们见到这一批丛姓人时,除非是知道那一段故事的亲朋,再也没有将西汉名臣联系起来的。
后记:据考察计,丛姓并不是只有金氏这一支来源,尚有三个源头:1,上古尧舜禹时期,有一个古国名崇,后来不断地演化发展,变成丛。2,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地方叫做丛台,地理位置在今天的邯郸市,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那里的部分姓丛。3,汉化的满族姓氏。在满语里,有个姓氏为丛尼勒,最初的居住地位于乌苏里江附近。清朝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满汉蒙融合,很多满人、蒙人有了汉族的姓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