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差距甚大 姜维北伐为什么评价却是贬多褒少

  你的了解蜀汉北伐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公元228年,四十七岁的诸葛亮带着先帝遗志,辞别少主刘禅踏上了北伐的征程。

image.png

  历经六年时间,诸葛亮对曹魏发起五次战争,虽然兵力损失不算很多,但在与司马懿的对弈中损失最多的是粮物资及军心。公元234年秋天,诸葛亮终于积劳成疾一,在五丈原溘然长逝。

  公元238年,姜维延续诸葛亮的战略率军出动,开始了连续24年之久的11次北伐,打出了5胜2负4和的战绩,总的来说还是胜场较多,但历年来对姜维北伐的评价却是贬多褒少,这又是为何呢?

  让我们先看看诸葛亮北伐的几点原因:

  一,匡扶汉室的必然使命。自从刘玄德三顾庐情他出山之后,他便跟定了刘玄德,作为汉室宗亲,刘玄德中兴汉室就是必然之举,虽然不幸长逝,但少主刘禅还在,蜀军还在,先帝的魂灵还在,那么中兴汉室的使命就还在。当年一起征战的兄弟们都死在了战场上,他能让这个使命中断吗?

  二,化解内部矛盾。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不用说,是刘备带领的荆州部分;第二部分是以李严为代表的,之前由刘璋带领的部分;第三部分是以谯周为代表的本土蜀地势力。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公元222年,刘备战败于夷陵。随着刘关张三兄弟以及黄忠、马良、糜竺等人的去世,而且蜀国眼看后继无人,诸葛亮深知蜀地矛盾会渐增长,到达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不得不把枪口瞄准魏国,一致对外才能暂时压制内部的矛盾。

image.png

  三,不进则退。在孙咨的辅佐下,曹睿据守各处要塞,压制蜀国发展,同时魏国国力迅速增长,眼看与两国差距越来越大。再不采取军事行动的话,蜀国的灭亡就近在眼前了。

  诸葛亮夙夜忧叹,看着地形图陷入愁绪之中,若任由魏国发展下去,那么蜀国将没有实力与之匹敌,蜀地后方群山环绕,若哪一天魏国主动发起攻势,连个逃跑的地方都没有!若趁现在尚有机会与之抗衡,拿下雍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等地,还有一丝喘息的余地。

  于是诸葛亮带兵出发了,这是一步必走的棋,虽然此行战绩平平,但确实拖慢了魏国发展的势头。而蜀军自身也并没有损失太多兵力。诸葛亮知道两国兵力差距,因此行军非常小心,任何行动都以减少伤亡为上上策。

  所以诸葛亮五次北伐虽然败绩居多,但总体伤亡不大,出兵本身也是之举,加上世人对诸葛亮存在固有的崇敬和偏袒之心,因此对这次行动并没有过多的贬低。

image.png

  再说姜维北伐,诸葛亮拖慢了魏国的发展,刘禅也很听话,费祎、董允在诸葛亮的举荐下担当大任,本该休养生息,囤积实力,等待时机再寻良策。但是在董允过世之后,刘禅任用宦官黄皓,黄皓想要夺走姜维的兵权。

  姜维不想失去兵权,所以准备出兵伐魏来保权。公元238年,姜维率领军队西进。开始了长达24年的战争,起初费祎经常制止他想大举用兵的想法,认为这样做劳民伤财,万一失败的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国力又要功亏一篑了。

  公元253年,姜维终于等到费祎去世了。他率兵数万人包围南安(今甘肃陇西),耗尽了军粮后大军撤退。此后他大举兴兵,经常是舟车劳顿,人困马乏,虽然胜仗打了不少,但是总体收益不高。

  公元258年,姜维觉得军中士气低落,二十年的战争下来,出门时的年轻小伙子如今也已经渐渐染上白发。百姓也怨声载道,国内几乎没有可以充军的壮丁了,于是他“敛兵聚谷”,不再轻易出兵了。

image.png

  他对刘禅说:“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说白了,“敛兵聚谷”之策也是之举,等于蜀国主动抛弃了重镇要塞,给了魏国更多可乘之机。

  公元262年十月,姜维再次发兵伐魏,蜀军大败,从此失去了一切主动权,加剧了蜀国的灭亡。

  后人说起这两次北伐,对诸葛亮的行动赞赏更多一些,宏观上来看,魏国大势所向,吞并吴蜀也是必然,诸葛亮的北伐确实打乱了魏国的步骤。而姜维的用兵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