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帝上尊谥的流程是怎样的?唐代皇帝谥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谥号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生平的高度概括,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唐朝“谥号”的兴起之路。

  谥号是指古时候帝王或大臣死后,后人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评给的带有褒贬色彩的评价文字,以褒贬恶。也就是说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这种评判一是必须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必须死后由人评定并授予。

  谥号开始于西周初年,到秦朝废止,西汉又恢复使用,以后历代沿袭,直到辛亥后,帝王的谥号才跟着清王朝一同被废除了。

  谥号一般有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如“慈惠爱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行德曰元”等,其中,“文”、“武”、“元”等字有肯定、赞扬帝王功德之意,这是美谥。而“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等,其中,“历”、“炀”、“灵”等字则是恶谥。

  自唐朝以后,皇帝的谥号字数越来越多,越加越长,所以人们习惯上用谥号称呼唐朝以前的皇帝,而唐朝到元朝的皇帝,人们更习惯用庙号来称呼。

  一、唐代皇帝上尊谥流程

  唐代皇帝谥号的颁给属于皇帝葬仪的一部分,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可循。总的来说,其流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百官议谥;撰写谥议、谥册、谥宝;南郊请谥;追谥、加谥、改谥。

image.png

  1、百官议谥,群策群力

  百官议谥是古时候皇帝死后,朝廷官员讨论为先皇定何谥号的过程。皇帝死后,在未得到谥号之前一般被称为大行皇帝。唐代皇帝驾崩后,嗣皇帝即根据先皇遗诏于枢前即位。嗣皇帝即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好大行皇帝的丧葬事宜,这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人事任命和礼仪规范的制定。

  在商定谥号的过程中,太常博士负责为三品以上官员拟谥,太常卿和太常少卿则负责拟定皇帝谥号。太常寺拟出若干谥号后交尚书省,即进入议谥阶段。嗣皇帝召集侍从、台谏两省官、监察御史以上到尚书省研究谥号。

  这些高级官员虽然会对大行皇帝的谥号进行一些讨论,但基本上都是找出皇帝更多的优点,拟出更美的谥号。为官员拟谥时出现的驳谥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在大行皇帝的谥号拟定过程中。尚书省商讨出结果后交由礼官撰写谥议文并上呈嗣皇帝,经嗣皇帝同意后便可制作谥册文。

  2、撰写谥议、谥册、谧宝

  百官议谥后,由礼官来撰写大行皇帝谥议。谥议文的撰写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一般是先说明谥法的作用、原则以及古时候先贤的谥号,接着陈述大行皇帝的生平功绩,最后再说明按照谥法应定何谥号、庙号。

  太常寺官员撰写的谥议文上呈嗣皇帝,经皇帝批准之后便要撰写谥册文。谥册文书写于编册之上,称为谥册。唐代皇帝的谥册一般用玉制成。谥册之文不同于谥议文,一般以嗣皇帝口吻撰写,内容为盛赞大行皇帝勋业和所上之谥号、庙号。

  谥宝是撰有大行皇帝庙号、谥号的玉牌。谥宝和谥册需一同撰写,并都将用于南郊请谥。

  3、南郊请谥

  大行皇帝谧册文撰写完毕后,书写于玉质谥册之上,接下来便要进行南郊请谥,又称为南郊告谥。南郊请谥的意义在于表明大行皇帝的谥号是“天”授予的,皇帝身为天子,为天下最尊贵之人,只有“天”可以给他定谥。同时,“称天以诛之”,也是皇帝至高权威的体现。

  4、追谥、加谥、改谥

  南郊请谥后皇帝的谥号己经确定,便不能再称“大行皇帝”,应称某谥皇帝。至此,皇帝上尊谥的流程已经告一段落。然而,皇帝谥号还存在追、加、改的情况。严格来说,这三种情况应属于皇帝得谥程序中的补充部分,并不是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追、加、改的情况。

  追谥是指对死后没有立即获得谥号的人颁谥。唐代的追谥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即开国皇帝追谥父祖和远祖;第二类则是给太子、诸王追加皇帝谥号。皇帝为前代皇帝加谥,史书中有时也会称为追谥。

  另外,唐代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由于唐代追奉,而且唐朝君主认为自己是老子后人,所以老子、皋陶、李篙等先人。

image.png

  加谥是指在位皇帝为其前代皇帝增加谧字的行为,被加谥者原本己有皇帝谥号。大部分加谥情况只谥号字数,将初谥完全弃用另起新谥号的情况只有高祖一例。史书中有时也将这种情况称为追谥。

  改谥,顾名思义,是指更改原有的谥号。改谥的情况在皇帝谥号上并不常见,不仅有唐一代只有昭宗和哀帝二人曾被改谥。

  二、唐代皇帝谥号的特点

  1、谥号以繁为贵

  唐朝皇帝中,超过半数的皇帝谥号为5字或者7字,唐前期以7字为主,这是因玄宗加谥而成;唐后期皇帝的谥号字数也形成规范,天宝时两次加谥则彻底改变了唐代皇帝谥号的用字规范,形成了皇帝谥号字数愈多愈尊贵的观念。

  唐代皇帝的谥号与前代相,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字数多。唐代是古时候帝王谥号的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它开启了一个以字繁为贵的时代,从此皇帝谥号愈加愈长,一直持续到清末。

  唐代皇帝谥号之滥,一直为后代学者诟病。很多学者认为谥号是上天授予的,不能更改。而从高宗开始的加谥行为不效法古制,天宝以后的加谥更加荒诞,如果祖宗没有功德而为他们追加美谥,则是对他们的讽刺。

  2、谥号授予的规范化、制度化

  唐朝授予制度和程序更为严谨。自西汉恢复谥号制度,之后历代都继续沿用,并且各自因时损益,尚未形成较确定的程度和礼仪。唐朝在前代谥法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严格的谥法制度和礼仪。而且唐朝“驳谥”和“论枉”严格根据死者生前事迹和谥法原则进行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谥号的公正性。

  同时,谥法理论也更加完备。唐朝礼官和学者纷纷著书立说,丰富了古时候谥法理论。

  3、谥号的“繁复”反而削弱谥号的地位

  中国封建在唐代达到其发展的高峰,谥法同样在唐代获得极大的发展,但这也是其盛极而衰、渐趋没落的开始。

  唐代皇帝谥号字数大幅增加,使人们准确记忆这些谥号变得困难,给其在口语和文字层面的使用和流通都造成了不便,也削弱了谥号的称呼功能。

  同时,谥号渐繁复,多是辞藻华丽的阿诀谥美之辞,其褒贬功能也被大大削弱了。

  另一方面,庙号使用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谥号的使用趋没落。普及的庙号成为人们取代趋繁复、华而不实的谥号的替代品。

image.png

  三、唐朝皇帝谥号变化发展的原因

  1、封建君力得到加强

  唐朝早期设三省六部,用以制约皇权。但是后来,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复于其后设五房,从此政事堂由宰臣议政论道之地,转为宰臣理政办公之所,于是两省长官渐与属官脱节,复经天宝之乱,又继之以强藩之祸,中书几度播迁,两省组织渐坏。

  同时,从玄宗时起,皇帝不断设置翰林侍诏、翰林学士等官员诏知制谙,被时人称之为内相。元和以后,又出现了枢密使,也对中书门下具有冲击。如此一来,三省制对皇权的制约则不复存在,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不论是大的历史背景,还是唐代建立后官制的改革,都使得皇权空前强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尊卑更加天悬地隔,大臣们不得不谨言慎行。因此,投皇帝所好、阿谀奉承、便成为大臣们的进身之阶。不仅要在皇帝生前为其上尊号,在皇帝死后也要为其拟定充满赞美之词的谥号。

  2、科举制下新型文人的推动

  中国古时候的科举制度培养出来一个中国所特有的“官场”阶层,在这个阶层中,阿谀帝王成为一项主要的课题。表现最强烈的莫过于媚态可掬地加到活帝王头上的尊号,和加到死帝王头上的谥号。

  同时,负责为大行皇帝拟谥的官员大部分是科举进士科出身,他们又多以文辞能力见长,因此皇帝的谥议文中便会盛赞君王功德,充满谥美之词。

  一个文人从求学到进士及第再到任职于中央朝廷,中间经历的种种磨难与艰辛都使他们深知身居高位的不易。干谒行卷之举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时人并不引以为耻。

  在君主的时代,官员称颂皇帝更是融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化共识之中的思维定式,因此他们也便习以为常了。如为唐代皇帝拟谥并且撰写谥议文的太常寺宫员,多数是进士出身。

image.png

  四、结语

  唐代谥法一方面趋于制度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却也具有宽滥谥美的缺点,其谥号很多都是之辞,空洞无物。

  谥号的尊大谥美使其成为帝王装点修饰的手段,丧失了褒贬恶的功能。而谥号字数的增加更造们记忆使用过程中的困难,让谥号原始的“易名”避讳功能也开始丧失。

  由于上述两点原因,再加上庙号和年号的普遍、固定,最终导致谥号开始衰落。之后,明清时期为了称呼方便,规定以最末一字相区别,径直简称为最末一字,

  但这种变通并不能正解决谥号两大功能削弱的问题,无法根本扭转其颓势,而作为帝王用作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只能面临渐消亡的命运,最终成为历史的陈迹。

  尽管如此,谥号制度仍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虽然皇室谥号大多谥美不实,但其所宣扬的诸如忠、孝、仁、义等价值观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正面引导作用,有助于澄清风气,这一点不应被忽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