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祎之为什么觉得武则天一定会处死自己?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刘祎之,唐朝时期官员、学者,是武则天的心腹大臣,曾一度坐事放逐。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祎之早年才华出众,以天资文藻,下笔成文出名。高宗上元年间,入弘文馆成为一名直学士(资历浅薄,六品以下为直学士)。
当时,刘祎之与元万顷、苗神客等学士均被武则天看中,以著书立说为名将他们组织起来,称为“北门学士”。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朝政,在上形成一股势力,分宰相们的权。
高宗李治登基之初,长孙无忌便专权擅势,所以,李治对宰相专权非常忌惮,对刘祎之等北门学士的行为并不反感。对刘祎之的名声与才华赞叹有加,任命他为相王府司马,成为李治与武则天的幼子李旦的授业恩师。李治对刘祎之说:“相王,朕之爱子,以卿忠孝之门,藉卿师范,所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耳。”
既是自己的心腹,又是爱子的老师,武则天对刘祎之更加器重,屡屡提拔。嗣圣元年(684),武则天临朝称制,在废除中宗李显,立李旦为帝的中,以宰相裴炎,刘祎之与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四人为中坚力量。刘祎之也因此被提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
之后,武则天自立为帝的野心显露无疑,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刘祎之已成为宰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为武则天篡位再立新功,封公封侯也轻而易举,而刘祎之却流露出对武则天的不满。
其实刘祎之并没有什么反对武则天的实质行动,只是对他的下属中书舍人贾大隐说了一句:“太后既废昏立明,安用临朝称制?不如反政,以安天下之心。”虽然刘祎之同情自己的皇帝学生,所说的也都是实情,但当时武则天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如此言语无异于背叛。在那个告密盛行,酷吏成风的年代,所重的不是证据而是人心。
贾大隐为了升官发财便将此事汇报给了武则天,她非常痛心,对左右说:“祎之,我所引用,乃有背我之心,岂复顾我恩也!”没过多久,朝廷有关部门便受到检举揭发刘祎之的材料,其罪名非常狗血:一是收受地方都督贿赂,二是与宰相许敬宗的小妾私通。
不过,武则天没有将刘祎之交给酷吏,而交给了一名毫不相干的地方刺史审理,还是手下留情了。皇帝李旦听说老师犯事,坐不住了,慌忙向母亲求情,刘祎之的亲人们听说后纷纷前来向他祝贺,皇帝出面,看来此事必有转机,而刘祎之却怅然若失,说这下必死无疑。
作为武则天十几年的心腹大臣,刘祎之对她太了解了。那么武则天为何非要处死他呢?
其一,刘祎之既是帝师,又是宰相,名望地位非同寻常。如果踏实跟武则天干,自然是好事,一旦有了二心就变成了心腹之患。
如果武则天答应皇帝的请求放了刘祎之,无疑是替皇帝收买人心,提高皇帝的威望,相当于自掘坟墓。再说以武则天的狠辣,绝不会留下刘祎之这么一个巨大隐患,一旦他与黄帝结盟反对自己,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其二,朝廷派大臣宣读写有刘祎之罪状的敕书,他却说:“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成为中国史上的一句名言。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将中央部门都改成了较女性化的名字,中书省为凤阁,门下省为鸾台。
原来,太宗李世民明白治理国家不是皇帝一个人的事,苦心孤诣制定了中央三省制衡的制度,形成君权与相劝的平衡。而武则天是一名女性,还想篡位为帝,面临的阻力非常大,如果继续这种平衡的权力配置,她一辈子都别想当皇帝。
所以,她必须打破这种制度,掌乾坤,将刑赏之权全部收归都自己的手里才能驾驭群臣。于是,通过告密了解群臣的思想动态,通过酷吏惩治不拥护自己的官吏。证据无关紧要,关键是诛心。
而刘祎之被处死的罪名也并不是收受贿赂和私通小妾,而是“拒捍制使”,意思是抗拒朝廷使者,证明武则天对他那句名言不能容。没有将他当成典型交给酷吏,而是赐死于家中,给他留个全,对武则天来说已经是念及多年的感情,网开一面了。
刘祎之被赐死后,百官看到当初荣宠之至的宰相落得如此下场,明白了大势所趋,一个个不是趋炎附势便是噤若寒蝉,武则天通往女皇的道路变得越来越平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