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兵制军事有何特点?世兵制和募兵制是怎么回事?
世兵制,即强制部分乡民世代当兵的制度,在中国古时候史中多次出现。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情况大致有三:一是东汉魏晋时期士族门阀荫庇人口的私人依附关系不断发展和汉末战乱的人口锐减导致兵源紧张,各政权不得不通过设立兵户来强化对人口和兵源的控制,两汉募兵得以存在的流民群体随之消失,孙吴的世袭领兵制更是承认了兵员附庸于将领的合法性。
一、 募兵制的发生与条件
1、 卫所制优于雇兵制
卫所制是明初军制的主体,由于问题丛生,新的军事制度一一出现,军队编制方面有京营、镇戍制、营兵制,兵源方面有募兵、民壮、军事家丁等。军事生产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卫所军屯的生产活动,二是军户为军士提供的军装,三是军事装备。军屯是保障卫所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后设各卫所,创制屯田,以都司摄。,卫所制在财政、国防、稳定方面皆有利于国家和人民,为了保卫财产和乡土的军士能有超过无产军士的战斗力,优于雇佣兵。卫所制的兵役征发是在军户制下完成的。明初,以从征、归附、垛集、收集等方式将大量人口划为军户,军士父子相继以确保兵役征发,又有谪充军作为军士新的来源。
为了保证军户有足够的人丁提供兵役,制定了种种规定,一部分是针对所有户籍的。明代“配户当差”,数量最大的是民户和军户。卫所制是将全国人口中的部分划为军户,使他们进入一个的军事组织承担军事义务,其余人口可以免于军役而从事本业,这种军民分离的方式在明初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明代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职业为主的劳动分工进一步扩大,卫所制内部的兵农合一却与此相反。卫所制分割大量人口从事兵役,负担既重,且与结构的变化相逆,其本身势必需要改变,再加上治阶层的种种分外苛索,军户及军士自然会采用种种手段、逃避卫所军役,这都会加速此过程。卫所行政管理的功能贯彻始终,三个功能随着明代、、经济、军事的发展逐渐发生变化,这个过程中,明朝产生了各种制度或新的实践进行调整和补充。
2、军事功能逐步削弱
卫所制首要的功能是编制军队完成军事任务,军队的作战能力是保证,所以其废弛的最大问题就是该能力的下降。开国之初的明军拥有久经战阵的兵将,卫所制和私人关系带来的团结协作,军士和军屯结合带来的作战意愿,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完成了北逐蒙元、建立新朝的军事功业。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因素逐一瓦解,明军作战能力不断下降。军队战斗力的形成除了长期的临战经验,还有获取那些在生活中自然形成军事素养的兵员,这是因为“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一致则强,相离则弱,相反则亡”。
由于生活条件带有军事培训色彩,使这些地方特色的士兵具有相当军事素养。募兵制的召募对象也以这些士兵为先,如成弘之际陕西“土兵”就是延绥、固原一带的边地土著,嘉万时享有盛名的戚家军所募多为义乌人。所以,召募和挑选具有军事素养的士兵是募兵制在卫所制军事功能削弱情况下的弥补。随着明朝步入正轨及制度上的加强皇权对兵权的控制,这些血缘、地域和附庸关系所结成的私人关系受到了种种,军队整体的协作只能依公共编制。但是,卫所制却因功能导致军事功能的削弱,特别是编制作战部队的作用。
二、军事经费与经济
1、军饷结构
明代募兵军饷结构自经过了两次改变,额饷的提高则有三次。募兵制开始之时,募兵仅支行粮,而享有家庭丁粮优免的政策。随着募兵制的重要性增加,九边募兵率先获得与卫所正军相同的待遇,从行粮变为月粮,乃至如卫所正军一样授予田地。在嘉靖十三年(1534)募兵转为募军获得确认。这个变化是从九边开始逐渐扩展,并非一蹴而就,而单兵军饷的多少也意味着该地区卫所、城堡内募军雇佣关系的强弱,因为制度上军饷越低越依授田的土地产出,如万历前中期的辽东募军较为典型。这是第一次结构改变,第二次则是东南雇佣性募兵的发生,募兵的经济待遇将本身和家庭分离开来,只有本身的军饷而无家庭的优免,而饷额随之提高,代表为家丁之双粮和蓟镇南兵 1.5 两月饷。两次结构的改变也是两次军饷的提高。第三次提高在万历援朝战争中的南兵、川兵等军队,不仅支取月饷,也增加行粮。至明后金战争开始后,援引此例,尤其在萨尔浒之战后,与后金/清朝直接对峙的军队都增饷募兵,至退守山海关、宁远一带而以关宁兵饷额最高,随着双方战争规模的扩大,这个饷额从辽东扩展至蓟州、永平、通州、永平、密云等环卫京师的边镇但略有降低,至崇祯时扩大至农民军的军队中。
另外,赡养家庭的内顾银反映了募军与募兵不同,从军仍与家庭有一定关系,雇佣关系弱于募兵。明代的军饷变化不具有普及性,但会划一处于相同战场或具有相同军事任务的士兵的军饷则例,但为免于财政负担过重,并不将高额的军饷推广,大抵按原制计饷,随宜而变。大抵而言,旧兵支旧饷,明清战争之前的经制内募兵也支该饷,新兵支辽饷、剿饷、练饷这三项新饷,旧兵的行饷及内顾也取自其中,新兵以雇佣关系明确的家丁、募兵为主。可见,募兵单兵军饷的演变与雇佣关系的发展紧密关联。
2、募兵军费与财政
明代募兵制所秉持的召募土著的有效经验,可加强募兵作战的地利,也可防止逃兵之患,是孟子“恒产恒心”论在募兵制上的发挥。强调募兵的自愿性和官府不必考虑编户的经济、人丁状况是否能够负担军役。投入战场军队数量是衡量一个政权军事力量的重要方面。募兵制在明代军制中的地位首先取决于其所能动员的士兵数量及在军队中的占。土木之变以前的募兵虽然来自优秀的兵源,但是数量过少,未见发挥何种作用。
三、兵制军事特点
1、九边士兵
九边土著的生活和战斗条件一致使他们本身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对气候、地形、敌人的熟悉度也远非他处可,保持他们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强化他们的团结协作,保卫乡土增强他们的士气,再加上朝廷进行编制、训练,在军功赏赐等制度方面给予激励,九边土兵就拥有了较强的战斗力,在明代中期的北部的雇佣和边疆秩序的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第一期募兵制对于朝廷、士大夫、将领获得的最重要经验就是召募土著为兵。朝廷逐渐在提高募兵待遇、防治将领和改革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改变,促使国家和卫所内募军的关系不断向雇佣方向转变。但实际上,因军官和繁重的军役,边民应募者和普通士兵,往往更愿意投充到军官的庇护下成为家丁,所以土兵的战斗力在成弘正年间可能还能保证,至嘉靖以后就难以为继。
2、卫所制军官阶层腐化与经济
明代后期的军队结构在沿袭卫所内的阶层结构的同时,也就延续了旧制中的腐化,这个因素一直持续削弱着明军的作战能力,反对并使得各种试图加强军队作战能力的改革走向失败。军事家丁既是军官阶层腐化的一个产物,也是腐化的继续。到了万历年间,除了长期冲突的蒙古各部外,明朝边疆面临突发性的规模较大的敌人,内部的叛军和外部的强敌接踵而来,如万历三大征及明末战争,朝廷以调募的方式集结兵力加以应对,即调动各省各镇营兵和在战区或战略预备区临时募兵相结合。这种兵力集结方式对明后期的国防和财政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语:卫所军士是世袭的,此时要完成正常袭替,需要贿赂管理官员,军士的贫困化使他们无力办纳,这就影响了京营军士的正常老壮更替。但是富裕的军士却可以通过贿赂买闲来免除常训练和出征。管理军官和官僚的分肥成为卫所制发挥正常功能的严重阻碍。明朝最大机动兵团京营作战能力的丧失,明朝不得不以调募这种进一步削弱军队团结协作和易于诱发、激化内部矛盾的方式集结兵力,使得明末的军队成为一支不断吞噬财政资源但却军事效率低下的军队,将王朝推向财政危机和治危机,直到灭亡。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