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和赵匡胤两人的战略相 两人谁更加正确

  柴荣赵匡胤的网友们,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其实关于柴荣先北伐与赵匡胤后北伐的议论,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其实柴荣和赵匡胤采取的战略是相同的,都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策略。

  柴荣继位之后,命令亲近大臣上《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个策论,柴荣亲自一一阅览,采纳了王朴提出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即:先攻下江南、岭南,再取巴蜀,其后是辽国的燕云之地,最后是河东。

  赵匡胤称帝后,与赵普一起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一全国的思想,但是在进攻的目标上,赵匡胤采取了调整,改为“先取巴蜀”,“次及广南、江南”,因此赵匡胤和柴荣在大的战略上其实并无太大差别,而不同之处在于进攻的先后顺序。

image.png

  柴荣的战略,从关键点入手,起步难度大,但获益更高

  很多人将周世宗柴荣对辽国发动的河北之战,看作是柴荣优先打击契丹,一举收复燕云的战略,那高平之战后,柴荣最先发起的对后蜀的战争,是不是预示着柴荣采取的是先巴蜀而后江南的战略呢,其实完全不是的。

  周世宗柴荣在位的时间较短,仅仅六年时间,进行了四次征伐,分别是与北汉的高平之战、攻后蜀之战、三征南唐的淮南之战、与辽国的河北之战,这四次作战都非常有特点,但无一例外,都不是一之战。

  四战中,高平之战是后周进行的一次反击战,郭威刚刚去世,北汉就趁后周国丧期间,率军三万南下潞州,柴荣得知消息后,果断进行反击,亲率大军在泽州高平南面与北汉大军展开大战。

  高平之战中,柴荣身先士卒、不避矢石,在初战不利的情况下,冒死督战,大败北汉大军,将其击退到高平,北汉皇帝刘崇丢弃大量辎重,匆忙逃回晋阳,战后柴荣乘胜追击,北汉都城太原,但由于粮饷不足,又遇上大雨,辽国大军支援北汉,柴荣下令撤军。

  除高平之战为反击战,对后蜀、南唐和辽国的战争,都是柴荣采取的主动进攻策略,但其目的都非常的明确,拿下战略要地,取得一争的主动权,而不是单纯的灭国为目的的一争。

  显德二年,柴荣派遣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其目的在于收复辽灭后晋战争中,被后蜀侵占的秦州、凤州、成州、阶州这四州之地,这四州对未来进攻巴蜀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

image.png

  这四州位于陇右,是当年曹魏和蜀汉争夺多年的地区,也是邓艾灭蜀汉的重要通道,所以这一战并不是一之战,而是一次取得战略优势的布局之战。

  同年底,柴荣发起亲征南唐之战,此后三年间,柴荣先后发起三次淮南之战,其实三征淮南的战役,并非是灭亡南唐的战争,自古有“守江必守淮”的说法,作为身经百战的柴荣,自然了解攻克淮南,对南唐意味着什么。

  同样地,因为长江天险的存在,多次的渡江一争,都是从荆楚发起的,一般从淮南直接发起的渡江战役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失利的情况较多。

  所以淮南之战,对柴荣来说,同样只是一次一前的布局之战,其目的就是将南唐的势力逐出淮河流域,解除南唐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为下一步的一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而柴荣攻河北之战,很多人认为是收复燕云之战,但恐怕不是,此战后周采取的策略是速战速决,柴荣亲率诸军从沧州北上,一路攻取三关三州,拿下十七县,兵临幽州城下,仅仅用了四十二天。

  后周大军能够进展如此迅速,很重要的原因是辽国将兵力集中在幽州以北,计划等周军疲敝之后,再与之决战,但此战柴荣正拿下的仅有瀛州、莫州、易州,柴荣计划乘势攻取幽州时,诸将都认为不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柴荣再英明神武,能够拿下幽州已经是极限了。

image.png

  周军能够取得的最大战果,我相信柴荣在亲征之前,就已经有所预判了,因此河北之战,柴荣的最大目标就是幽州城,而不是普遍认为的收复燕云,此战柴荣的目的同样是为一进行布局,收复幽州之后,后周就可以依托燕山的地理优势,以较小的代价防守北方了。

  看待柴荣的一略,要从整体的大局上来看,而不能单纯的从一场战争来看,其实相于赵匡胤的宋代,柴荣的后周,并非是没有能力灭掉后蜀、南唐、荆南这些割据势力。

  只不过柴荣相于赵匡胤,其布局更加的广阔,他优先夺取战略要点,这样的话,就要更早的与强敌进行对抗,可能并不是决战,但起步一定会很难,一旦完成布局,一将顺理成章。

  赵匡胤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战略,是建立在柴荣的经验上

  首先,相与全须全尾的后周,赵匡胤“陈桥兵变”所建立的北宋,在一之前,实力是柴荣弱不少的,因为赵匡胤仅仅是柴荣部下的大将之一,与他地位相当的还有李重进、张永德等人,而且能力也不赵匡胤差,其实五代更替下来,从后唐到北宋,实力是越来越差的。

  赵匡胤继承了柴荣留下的一大摊子事业后,有点站在巨人肩上的感觉,柴荣忙活了半天,相当于是为赵家打下了一的基础,赵匡胤随柴荣南征北战后,对天下的强弱形势,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因此赵匡胤与赵普在商议一略时,将“先易后难”的战略调整为,先取荆南、湖南,再取巴蜀,然后是广南、江南的顺序,本质上与柴荣的战略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有了与后蜀、后唐交战的经验,所以赵匡胤的战略调整更加地有效。

image.png

  另外,其实赵匡胤相于柴荣,虽然仅仅过去了几年,但是时势的优势也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在后蜀方面,国主孟昶已经开始由勤政之君,变得骄奢逸、亲近佞了,其国力已经渐衰落,一年不如一年了,后蜀已经变得不堪一击了。

  在南唐方面,在位期间将南唐国力推向鼎盛的元宗李璟,在宋代建立的第二年就去世了,李璟在位早期,锐意进取,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南楚国、闽国,但是后因其生活奢侈无度,百姓负担加重,南唐国力逐渐衰退。

  如果说李璟的时候,南唐已经不能与北宋抗衡了,那么在他后面继位的后主李煜,就基本上是给赵匡胤送江山了,李煜生活其父更加奢靡,终不理朝政,只知享乐,南唐江河下,已经不堪一击了。

  虽然赵匡胤的战略调整,在形势上更加的科学,但是人性上注定无法完成一

  现代管理学上讲,指定目标,要难度适当,既不能太难,无法达成,又不能太简单,即目标不能放在伸手就能够到的地方,要跳一跳,才能够得到,以达到刺激团队成长的目的。

  这个理论运用到完全一的战略上,其实也适用,其实从古到今的一略,基本上没有“先易后难”的,不论是楚汉之争,还是唐代建立,乃至后面的朱元璋恢复中华,其实都在难易相当中,抓住关键问题,实现战略突破,进而获胜,甚至是迎难而上,专门找硬柿子干,最后的小鱼小虾,顺手就收拾了。

  其实这中间有一个人性的问题,就如赵匡胤在一略中,还提出“先富后取,攻守并举”的思想,但是打仗中,什么人才会最卖命,就是那些一无所有的人,稍微有点家财,打仗的时候都会惜命,这样的大军怎么能打胜仗呢。

image.png

  关于古时候兵源的选择,明代名将戚继光经过与血与泪的拼之后,总结出了一条血淋淋的经验,富家子不要、城市人不要、脑子灵活的不要,这恐怕就是古时候军事理论上对人性的一种研究吧。

  明显的,赵匡胤的战略如果从生意角度来考虑,一定是成本最小的,但是从军事的角度看,恐怕就有点投机取巧,没有实打实的硬碰硬,怎么可能击败强大的敌人呢。

  相之下,柴荣的抢占战略要地,然后再重点突破的战略,恐怕才能够实现一的完美战略,北伐之战,如果能够攻占幽州,那么燕云十六州将如同囊中之物了,就可以断绝契丹对北汉的支援,那么实现中原的一,将更加的方便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