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断政策是怎么来的?详细解读土断政策

  土断政策是怎么来的?土断就是东晋和南朝为解决侨置问题而推行的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其主要内容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即以土著为断。其旨意、方法因时而有差异。

  西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瓘上疏,咸用土断,使举进才,各由乡论,以纠九品中正制之流弊,是为土断之始。晋廷东迁后,侨人回月徙,南方流民去来纷杂。

  为明考课、定税收,先后于成帝咸和中、咸康七年(341)、哀帝兴宁二年(364)和安帝义熙九年(413)多次实行土断。其中后两次分别由大司马桓温和太傅刘裕主持,史称“庚戌土断”及“义熙土断”,一时“财阜国丰”,“豪强肃然”。

图片.png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齐高帝建元三年(481)、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和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亦曾多次土断,但执行中巧伪甚多,或窃注黄籍,或却而复注,故成效甚微。

  西晋时已出现土断概念。晋初司空卫瓘主张恢复汉代乡举里选法。户籍都按住地编定,取消客籍户,选举由乡里评定。这是针对九品中正制的弊病提出的。东晋、南朝的土断则是针对当时侨人和侨州郡而实行的政策。

  历史由来

  西晋末,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设立了很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侨人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居住分散,“十家五落,各自星处,一县之民,散在州境,西至淮畔,东届海隅”。

  他们虽在侨县登记户籍,却不住在侨县寄治的地方。侨州和它所属的郡县也不是都在一处,有的相距很远,管理极为不便。侨州、郡、县开始也只是办事机构,并无实土,所以仅在晋陵(今江苏常州一带)一郡就有侨立的徐、兖、幽、冀、青、并六州的十多个郡级和六十多个县级机构。

  流人初到,并无产业,为了安抚他们,凭借他们的武力为北伐资本,也不能不给以优复特权。但北伐多次失败,重返绝望,居处既久,人安其业。

  侨人中的上层已多占有田园别墅;下层的除了沦为部曲、佃客者外,也通过开荒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为自耕农民。他们与当地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不同,容易引起侨旧矛盾。而且很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这些都不利于东晋的治,因此东晋政权在江南站稳脚跟之后,便要实行土断政策。

  中心内容

图片.png

  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此举,有利于制定一的对民政策,缓和矛盾,打击豪强势力,维护治秩序。

  为了编定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

  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的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等人力资源清查出来,使之成为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

  东晋的第一次土断是在成帝的咸和年间(326~334)。以后东晋及宋、齐、梁、陈历代都进行过土断,见于记载者共有十次。其中最著名的哀帝兴宁二年(364)由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以三月初一庚戌下诏。故名)和安帝义熙八年至九年(412~413)由刘裕(即宋武帝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都以严格执行见称。

  庚戌土断时,晋宗室彭城王司马玄因匿五户被下狱治罪;义熙土断时,会稽大族虞亮因匿亡命千余人被处死。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