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黄袍加身就要做一世的皇帝,那太上皇这个称号怎么来的?

  所谓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最高治者是实行世袭和终身制的。一个人一旦黄袍加身,就要做一世的皇帝。除非是被推翻,一般一定要等他驾崩之后,才允许由新皇帝接位。

image.png

  这就叫做天无二,国无两君。但也有少数例外,皇帝的身体还是好好的,就宣布退位,并成为所谓的太上皇。

  由皇帝而太上皇,用当代语汇说叫“退居二线”吧。“太上皇”,是皇权的特产。

  1.刘太公刘瑞(生卒年份不详)

  刘太公(刘瑞),乃是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生身父亲。可是刘邦自登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却编造神话说自己是天上的龙与苟合所生。硬是把一顶绿帽子强加到他的头上,是气不打自一处来。

  可是当他看到刘邦毫不留情地大肆功臣的时候,对强加的侮辱,只好气吞声和逆来顺受。不但如此,每天清晨还要随群臣一起向行三跪九叩大礼。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也跟着大臣向自己行礼。大概是天良发现吧,慌忙走下帝座扶起白发苍苍的父亲,并颁旨封他为太上皇,免去今后每天的朝拜。

  这就是自秦始皇一以后,我国第一个全国性政权的太上皇。当然这也只是礼仪上的一个名称,除了名号,什么都没有。前198年,刘邦举办庆功宴,席间对太公说:“早先您老人家总说我无赖,不如我二哥能置产业。现在你再看看,是我的产业多,还是二哥的产业多?”

  刘太公捋捋胡子哈哈大笑,什么也没说。

  2. 晋惠帝司马衷(259—306)

  晋惠帝司马衷是历史上有名的弱、白痴皇帝。他在位初期,杨骏揽大权。中期悍后贾南风掌权。贾南风甚至掉了司马衷的太子。赵王司马伦于永宁元年(301年)正月径直引兵进皇宫,掉贾南风,篡位做了皇帝,改元建始,而将惠帝迁于金墉城,改城名为“永昌宫”。

  可能是考虑到这个白痴不会对他刚到手的皇位构成什么威胁吧,司马伦不但留惠帝一条活命,还免费给送了一顶“太上皇”的冠冕。倘论辈分,赵王是惠帝的叔祖父,看来这辞书上谓太上皇是皇帝的父亲,其实不完全妥当!

  “八王之乱”数月之后,司马伦被,司马衷复位。在中司马衷受尽颠簸流离之苦。最后还是被人死,享年四十八岁。

  3.后凉懿武帝吕光(337—399)

  十六国时代后凉建国者吕光,氐人。他原系前秦大将,率兵征西域,获悉秦主苻坚被消息后,遂占据河西,于孝武太元十四年(389年)即三河王位,国号大凉。

  七年后,又改称天王。直到他病体难支时,才匆匆立太子吕绍为天王,自号太上皇帝。人刚安排好,这位太上皇就一命呜呼。

  其骨未寒,他生前最担心的骨肉相残争权夺利就迅速变为现实,导致国力遽衰。在吕光去世当夜,其庶长子吕纂即逼吕绍,即天王位。

  4.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476)

  拓跋弘自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好黄老,浮屠之学。他在十一岁时即位。即位期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但他希望摆脱俗务,出世修。遂于471年退位,皇位让给年仅四岁的太子拓跋宏。而此时他也仅有十八岁。

image.png

  退位以后拓跋弘潜心修学。只有偶遇大事,他才出面解决。宿卫李奕与冯太后私通。不久此事被拓跋宏听闻。他立即下令斩李奕兄弟。冯太后由此记恨在心。不久派人死了拓跋宏。拓跋弘死时年仅23岁。

  5.北齐武成帝高湛(565—577)

  高湛是北齐第四任皇帝,史称武成帝,得位于兄长高演。他在位五年,政绩平平。值得称道的有两件:一是击败了北周大军。二是推行均田制,使北齐的国力恢复了一些。

  他在位期间本性好玩,佞臣和士开则公然劝他不必为政事劳心费神,当趁年轻及时行乐,“一取乐,可敌千年”!此言正中玩主下怀。大都沉迷于酒色之中。

  他甚至了已故兄长高洋的皇后李氏,并生下一女。劳国事,实恼人,565年,他临阵撂挑子,传位于太子高纬,自称太上皇,专务玩业去了。三年后去世,年仅32岁。

  6.北齐后主高纬(555一577)

  高纬史称后主,其玩性实在乃父之上,更加荒昏庸。尽管此时北周愈益强大,志在吞齐,江南陈国亦随时准备趁火打劫,高纬仍自编自弹自唱《无愁之曲》,因有“无愁天子”之称。

  576年,北周武帝御驾亲征攻打北齐。而此时高纬仍在和妃子打猎,毫不关心战情。当二军对垒时,高纬竟临阵脱逃。顿时北齐军军心涣散,大败而逃。不久周军围邺城。

  大臣请高纬诏谕将士拼死敌。没想到高纬在众军面前竟掩口失笑。顿时北齐将士士气全无。高纬见大势已去,遂让位与八岁的高恒。

  高纬的太上皇只做了一个月,父子二人便当了俘虏,北齐至此灭亡。577年10月,高纬父子被赐死。

  7.北周宣帝宇文赟(559—580)

  宇文赟之父是鼎鼎大名的北周武帝。他一了中国北方。但是宇文赟的品行却与其父大相径庭。早在他当太子时,他就不羁,宠信佞小。即位后更是变本加厉。

  为了更好地作乐,他让位于六岁的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即太上皇)。让位后自重,行为荒唐,自为天。而且他的胡作非为搞得人人自危。

  他差一点掉自己的岳父--后来的隋文帝杨坚。幸好一年后他就得病而亡,令群臣大松一口气。

  8.隋炀帝杨广(569—618)

  隋炀帝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昏君。617年,各地震动朝廷,而此时隋朝国力已经被隋炀帝折腾的快要丧失殆尽了。隋炀帝借南巡之名避难于江都。同年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攻下长安,立杨广之孙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这一出活剧,纯粹是李渊一手导演的,隋炀帝远在江南,自知末来临,在醉生中等着人砍脑袋,皇冠上头又摞了一顶“太上皇”冠,他也浑然不知。所以在江都的他还是以皇帝身分号令。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带人死杨广,隋朝灭亡。消息传来,李渊还假惺惺地哭了一场,而后逼杨侑禅位,他自己做了皇帝。

  9.唐高祖李渊(566—635)

  李渊经过数年奋战,终于一天下。但朝廷中已形成两派,一是太子派,二是秦王派。两派不时发生冲突。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一举扫灭其羽。

  这时的李渊正在皇宫的内湖上泛舟嬉戏,突然一群兵士拥至跟前,声称奉秦王之命为皇父护驾,把李渊惊得目瞪口呆,只得封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才坐了9年皇位的李渊下诏退位,宣布由李世民承继大。

  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635年抑郁而逝。

  10.唐睿宗李旦。(662—716)

  李旦在684年被母亲武则天推上帝位,实际没有任何实权。690年李旦被降为皇嗣,后又将皇嗣位让给哥哥李显。李旦好清静无为,对朝政不太关心。

  谁料机缘巧合,710年,韦后中宗李显,李旦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扫平韦氏一族,推李旦为帝,即为唐睿宗。

  在他即位的两年内,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益加深。睿宗知道自己的皇位是为自己争得的,三年后便知趣地传位于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李旦做了5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李隆基让父亲做了太上皇,他李亨如法炮制,也让他做了6年太上皇。

  11.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李隆基治前期创造了鼎盛的“开元之治”。后期却酿成“天宝之乱”。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逼近国都长安,已做了45年皇帝的71岁高龄的李隆基在仓惶之中西逃成都,但他仍舍不得放弃帝位。

  不料太子李亨发动马嵬坡兵变,掉杨国忠、杨玉环兄妹,并在距长安千里之外的肃州灵武宣布即位,同时根据祖宗先例,遥尊远在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安史之乱平定后,李隆基回到长安,不得不承认这个既成的事实。但二人积怨太深,加上玄宗归后的举动引起玄宗猜疑。不久肃宗将玄宗迁居到戒备森严的太极宫。玄宗心情愈加凄凉,于762年驾崩。

  12.唐顺宗李诵(765—806)

  李诵,唐德宗子。805年正月,德宗思,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顺宗即位后支持革新,改革弊政,因中风失语,便把政事以亲信二王(王叔文、王珂),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阴谋策动宫廷。在此情况下,当年8月,顺宗不得不让太子李纯监国,不久又禅位于太子,自称太上皇。

  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宪宗李纯奉上尊号:应干圣寿太上皇。时隔不久,太上皇李诵病情恶化而亡,享年44岁。实无法处理军国大事,继位仅八个月,便传位于太子李纯,做了太上皇。

  固然,退居二线将养身体是李诵的明智选择,但如果人家不退,谁也拿他没办法。因为天下本来就是他家的私产。

  13.唐昭宗李晔(867—904)

  唐昭宗李晔是在宦官刘季述等拥戴下做的皇帝,光化三年(900年)十一月,刘季述以“废昏立明”为由,发动宫廷,将昭宗及皇后锁进少阳院,从墙穴传送饮食。

  他拥立太子李裕嗣位,尊昭宗为太上皇。这个“太上皇”其实与囚徒无异。被囚禁一个多月后,左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死了刘季述等,拥戴昭宗重新复位,诏令太子重回东宫。

  唐昭宗于904年8月被朱全忠(朱温)亲信所,时年38岁。

  14.宋徽宗赵佶(1082—1135)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他的昏聩治下,宋朝的国器益腐朽。金朝崛起时,宋金联合灭辽。而辽灭后金军的矛头就指向宋朝。

  1125年,金兵借口宋朝君臣背盟毁约大举南侵,对北宋都城汴京形成合围之势。兵临城下,朝内一些当权大臣以非帝退休不足以平金人之怒为由,逼迫徽宗传位于太子赵桓,是为钦宗。

  但徽宗仍时不时地干预朝政,有东山再起的势头。然而,金国并不因此罢兵,1127年,太上皇赵佶与钦宗赵桓双双被金兵俘虏,史称“靖康之耻”。父子二人被掳至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父子俩先后客死他乡。这大概是在我国的历史上,下场最最凄惨的一个太上皇。

  15.宋高宗赵构(1107—1187)

  赵构没有亲生,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为太子。由于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将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因此开国200余年宋太祖的嫡系子孙一直没有人做过皇帝,为此朝野中常常有各种议论。

image.png

  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众兵攻宋,没想到大败而归。此战大大激发了宋人的抗金热情。已坐了35年皇位的赵构意识到再坚持自己的议和主张已不可能,积极抗战又违背初衷,遂于次年下诏宣布禅位于太子赵眘,是为孝宗,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高宗赵构做了26年太上皇,是在此位上坐得最长的太上皇。

  16.宋孝宗赵昚(1127—1194)

  孝宗赵昚是赵构的养子,做了27年皇帝后,在内忧外患中因孝宗倦于政事,于1189年遂让位于三子赵惇,是为宋光宗。赵惇即位后,皇后李氏屡次干预政事,孝宗于是多次斥责,遭到李后怨恨。

  她于是开始离间父子二人的感情。糊涂的光宗竟听信谗言,发誓再也不见孝宗。1194年,68岁的孝宗在当了6年太上皇后凄凉死去。

  17.宋光宗赵惇(1147—1200)

  光宗对其父的绝情引起朝臣们的不满及不安。众臣请立嘉王赵扩为储,光宗欣然同意。宫中继而传出,说光宗久欲退位。

  群臣马上拥太子赵扩即位。光宗迫于形势,只得答应,又续当上了整个宋朝第四位、南宋连续第三位太上皇。此后光宗常常喝酒以解闷。六年之后去世。

  18.西辽末帝耶律直鲁古(?—1213)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国,至第三代直鲁古,亦被人强力夺取“大宝”后送上太上皇的帽子。1204年,乃蛮部已为成吉思汗所灭。

  1208年,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亡命投奔西辽。西辽乃蛮一向友,直鲁古不但接纳了屈出律,还把公主嫁给了他。由战乱余生的“奴”一跃而为皇帝的乘龙快婿,按说屈出律应该感恩戴德到永远了吧。

  然而不,他见在位三十年的岳翁倦勤好乐,不理政事,便联络花剌子模等藩属发动叛乱。翁婿兵戎相见,武力“对话”。

  1211年,屈出律擒获耶律直鲁古,夺取西辽政权,耶律直鲁古只能听任胜者的摆布:投降,让位,被奉为太上皇。两年后,耶律直鲁古病故。

  19.夏神宗李遵顼(1163—1226)

  与宋朝并存的项族政权西夏,其第八任皇帝夏神宗李遵顼,在成吉思汗的铁骑弯弓面前,早已是惊弓之鸟,又与曾经的盟邦金国失和,双方鏖战达十年之久,两败俱伤后,又要受到蒙古人更加猛烈的攻击。

  1211年,神宗为保全自己,甘心做蒙古的附庸,但是蒙古人已对他失去兴趣,多次遣使责令他退位。12月,在蒙古人的威逼下,在朝中的一片反对声中,神宗不得不传位于次子李德旺(献宗),做了西夏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神宗去世。

  20.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

  朱祁镇即位后不理朝政,宠信佞小。一开始杨士奇、杨莱、杨溥三人主政,尚能维持局面。1442年,太皇太后病逝,朝中重臣也相继去世。英宗开始胡作非为,王振揽朝政。

  1449年,蒙古瓦剌首领也先率部进犯明朝北部边疆,很快逼近大同。在宦官王振的鼓动下,明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瓦刺。明军由于指挥不灵,行动迟缓,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被瓦刺军包围,明英宗被俘。

  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一片慌乱,众臣拥英宗弟朱祁钰即位,为代宗。并尊英宗为太上皇。

  一年后双方议和,明英宗被送还北京,代宗不愿让位,将其送往南宫,实则是囚禁。1457年,代宗病入膏肓,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一批王振余为飞黄腾达,发动了一场叫做“夺门之变”的,拥太上皇朱祁镇复位,于是朱祁镇顺利代弟复位,改元天顺,八年后去世。

  21.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1711——1799)

  乾隆皇帝是历史上的著名的圣明君主,同时也是一位长寿君主。

  弘历25岁登基时,曾经烧香祷告上天,自己如果能做60年皇帝,就把皇位自动禅让给,但这并不说明他不想做终身皇帝,而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会如此长寿。

  他于1735年登基,到1795年已坐够了61年皇位,与康熙做皇帝一样长了,再不兑现诺言,实在无法向上天和臣民交待。于是,他宣布禅位给太子颙琰(即嘉庆),但他同时又宣布自己身体康健、精力充沛,仍要过问军国大事,指导新皇施政,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太上皇。

  其时,嘉庆已人到中年(37岁),根本不需要这样一个“顶头上司”,但皇父执意如此,他也无可奈何。

  乾隆做了4年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嘉庆也只得伴随皇父当了4年“实习皇帝”。嘉庆还在做阿哥的时候,就着手调查和珅的罪行;可是当登上帝位之后,根本无法行使皇帝的权力,因为还有太上皇的重重阻力。

  一直要等到乾隆驾崩,嘉庆才有可能处理这个特大的。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竟充当了特大的保护伞。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