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剑的起源与没落,为什么剑会成为文人所好呢?
说到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酒与剑一直以来都是士子文人所不能忘却的物品,酒能解忧亦能忘愁;曹的“为什么解忧,唯有杜康”更是道尽了酒之妙用。自然酒一向是文人的爱好,喝酒更是成为了消解愁闷苦恼的不二之选。但在论酒之时也能发现文人士子的另一爱好,那就是佩剑。尤其是在唐代时佩剑更是成为文人所属,如诗仙李白就好此道,在《上安州李长史书》中李白说“孤剑所托,悲歌自怜,迫于,席不遐暖”;又如李白在《侠客行》中的“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那么为什么剑会成为文人所好呢?
剑本兵器,而且历史悠久,早在炎帝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剑的记载,同时到了商朝时期则是出现了确切的记载。随着青铜铸造的不断发展,剑更是逐步登上舞台,成为了一种寻常可见的武器。但是要论其发展,则要说到春秋末期作战方式的演变。春秋时期作战多为车战方式,一辆战车共配备三人,其中一人持弓负责射击,一人为车首,负责驾驭,一人为甲首负,带着长矛或戈,主要负责近战和扫除障碍。
因此车战影响下剑的作用并不大,因此这时候的剑属于装饰物,只是作为一种身份象征的配饰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在春秋时期剑的长度多为十几厘米的原因,看起来更像是刺客所使用的利刃,而非秋风萧瑟下,侠客所用的长剑。正造成剑作为军事使用的原因是步兵逐渐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作战群体,吴越两国地处湖泊、丘陵地带,车战的机动性和纵都不如步兵来的实在,因此作战方式的改变也让武器出现了变化,这时候剑则成为了最好的选择,而这也促进了剑的发展。故而剑到了春秋末期以后长度增加,如考古所发现的秦剑,长度达到了八十厘米。
剑的落寞
谈完了剑的起源,则需要了解剑的没落,这也和后世文人颇好佩剑的现象有所挂钩。春秋到西汉时期,剑一直都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秦末汉高祖的斩白蛇所用是剑,鸿门宴上项庄所舞是剑,同样韩信胯下之辱一样是佩剑。所以这时候的武人佩剑是一种风尚,刘邦是“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可见剑在古时候的重要地位。
同样汉乐府之中《陌上桑》写道“腰中鹿庐剑,可值千万余”,更是凸显了剑对武士的重要性。而古时候帝王多有佩剑之风,如秦始皇佩剑,在荆轲刺秦时期因剑太长而拔不出来。亦或者是项羽学剑而不始终,都说明了剑乃地位之象征和区别于他人的一种装饰。《贾子》中更是提到“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这都佐证了剑乃古时候的热门兵器。
同样剑还有百兵之君的美誉,这也和剑的使用方式有关,剑轻盈且便捷,携带方便又轻巧好用,同时战斗击法又多种多样,因此才有了如此美誉。但在西汉之后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汉武帝时期远征匈奴,剑不如环首刀使用方便,所以剑不再作为武器,逐步沦为配饰,失去了其在军事上的使用频率。三国时期的吴国也曾有过“酒酣,凌以刀起舞”的典故,其中也提到了此时将士多使用的是刀,而非剑,这也了西汉之后刀的频率逐渐替代了剑。
到了唐代则刀的使用更加频繁,且战斗力更为显著。《旧唐书》记载“行恭于御马前步执长刀,巨跃大呼,斩数人,突阵而出,得入大军。”;其所表现的就是唐刀的威力。同样的记载还有《新唐书》的“后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业尤,每战必为先锋,所向摧北。”;这些都凸显了兵器从剑到刀的转变。实用性更强的刀逐步替代了剑,这也使得剑的地位一落千丈,从阵前敌的利器,转变成为把玩的装饰品。
寄情于剑
透过剑的落寞则能看出士人好剑的原因,剑从百兵之君成为了装饰品,这种被取代的遗憾,也如同士人的感慨。虽为利器却无法为之所用,不能投入战场敌,只能挂于腰间作为装饰。而这样的遭遇和那些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何其相似,这才是士人多好剑的理由。如同郭震所言“虽复沉埋无所用,尤能夜夜气冲天”;这种远大的理想也正是文人所向往的理想。
同时剑乃武器,和酒不同的是酒能够作为忘却烦恼的选择,而剑则是斩断烦恼的选择。这不但是一种积极的理想,也是一种除去颓废无奈之外的血性,即使文人也有着报国情怀和上阵敌的夙愿,这才有了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气质上剑锋利且无坚不摧,这便是一个又一个屈下的情感抒发,李白爱剑其爱之道就在于此。
而且剑的锻造过程是极其复杂而且艰难的,《越绝书》记载“当造此剑之时,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槖,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一把宝剑的形成需要的都是天下之精锻造,且在工艺上也要经历千锤百炼,不断锻造。经历了火烧锤砸,方可成形。这也是古人所想表达的坚韧不屈,重重挫折依旧不倒下的精神。我任其粉身碎骨,只当我涅槃重生,这种豪气,正是古人心性,不得不叹古人好剑,好的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