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武器制造方面,体现出什么先进性?
说到秦国的武器,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秦国之所以能够击败六国一天下,除了因“商鞅变法”而确立的制度优势和“二十等爵位制”下激发的士兵战斗,秦国在武器制造方面体现出的各种“黑科技”,同样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到底在武器制造方面体现出了哪些先进性。
“物勒工名”制度
所谓“物勒工名”,便是器物的制造者和检验者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这种制度最早便是出自于吕不韦的《吕氏春秋》。而从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国兵器上,便雕刻有大量的人物姓名和铸造年份。
例如,其中一把青铜戈上便刻有“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寺工、詟”、“丞、义”和“工、成”等字,从武器的铸造者到检验者,再到兵工厂的负责人,一直到丞相吕不韦,形成了一整套的监察系,一旦武器质量出现问题,便可从上至下追究每一级责任人的责任。
我们知道,秦国的律法是相当严苛的,对于武器生产出现的问题,必然要追究每一个责任人的责任。而“物勒工名”制度,无疑极大确保了武器的生产质量。
成熟的青铜工艺
现古发现,秦始皇时期铁制兵器便已经出现,例如曾出土的燕国铁剑。然而,从兵马俑出土的兵器来看,秦国当时使用的却仍然是青铜兵器。
秦人之所以不用铁制武器,并不是没有意识到铁制兵器的先进性,而是由于秦国当时青铜锻造工艺已经相当先进,并且生产技术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早已被全国工匠所熟知。对于军队规模极为强大的秦国来说,制造和配发已经成熟的青铜武器显然要铁制兵器更为方便。
当时,青铜武器的铸造关键,便是向青铜里面加入多少锡,锡太少武器则软,锡太多则武器易断,而专家经过对兵马俑出土的秦国青铜剑进行化学定量分析,发现秦国兵器的铜锡配极为精妙,使得秦剑硬度和韧性恰到好处。
此外,秦剑相较于诸侯国的剑要长不少,而在铸造时,秦剑采取了阶段性“宽、窄”和阶段性“薄、厚”的铸造方式,从而使得秦剑的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了一定的弹性,不易被折断。由于青铜易折断,因此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普遍宽而短,例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全长只有56.6厘米,而秦国青铜剑的长度则超过了91厘米,在冷兵器搏斗的过程中,武器的长短无疑极大影响了胜负。
先进的细节设计
通过对兵马俑坑出土的兵器进一步探究,便可发现其中秦军的武器在设计方面极为先进,在那个时代,可以说对军队的战斗力进行了彻底开发。
专家根据兵马俑出土的秦弩遗迹,对秦弩进行了复原,测试发现秦弩的射程可达300米,有效伤距离达到了150米,这远远超出了当时的任何一种弓。
而更令人吃惊的是,秦弩上装配的“青铜弩机”,即秦弩发射的扳机,其虽然设计精巧,但工艺却相当复杂,这种弩机通过灵巧的机械传递,使得士兵扣动扳机变得异常轻巧,从而减少了发射瞬间弩的抖动,同时可以让射手更为省力,从而确保发射的频率。与此同时,弩机上的望山,还可以作为瞄准使用,从而确定弩机射击时应该提高的角度,进而大大提升了射击准确度。
此外,兵马俑坑和长平战场遗址上出土的秦国箭头,同样令人吃惊。这些三棱箭头的棱线弧度极为考究,与现代基本一致,可知秦国当时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气动力知识,这种设计不仅可以大大减小箭头的飞行阻力,而且极大提升了精准度。
标准化的生产流程
除了先进的工艺之外,秦国在武器生产上的标准化,同样做到了极致。如果放在今天,这种标准化的生产或许还有些粗糙,但在那个年代,却堪称惊人之举。
还是前文提到的三棱箭头,专家们在检验了900多个数据后,发现这些箭头的三个棱几乎等长,最小误差仅为0.02毫米。而且,在兵马俑坑中发现的三棱箭头多达4万多枚,而这些箭头的不仅形制却完全相同,且金属配也基本一致,而不同箭头之间的误差,最大也只有±0.83毫米。
同时,在对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铍和戈等武器进行对后发现,虽然这些武器的生产年份和铸造工匠各不相同,但其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而在湖北鄂州出土的秦剑,与兵马俑坑中出土的秦剑,在造型和工艺上也完全相同。
经过对出土兵器的打磨痕迹研究,发现这些兵器的打磨处并无交错的痕迹,因此专家推测,秦军兵器的表面打磨加工,极可能使用了砂轮之类的器具,这才确保了生产工艺的标准。
可替换的武器部件
秦人生产的武器之所以如此标准,除了秦国将生产标准和生产工艺进行广泛普及这个原因外,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为了实现武器零部件的互换。
例如前文提到的青铜弩机,其制造工艺之所以如此复杂,便是出于此种目的,一旦秦弩发生损坏,那么便可将弩机拆除后安装到新弩上,从而大大降低武器制造成本,并提高部件使用率。再如铍和戈等武器,由于生产的极为标准,也可拆解后重新安装使用。
如上,秦国这些武器制造方面的“黑科技”,使得秦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正是凭借这些先进的兵器,使得秦军在战场上对六队形成了碾压之势,一次次的击败、击溃敌人,最终一天下。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