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为什么要刺秦王?他的刺行动为什么会失败?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荆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荆柯刺秦王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刺行动中最负盛名的一个。这位名叫荆轲的勇士,为了挽救自己的国家,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刺秦王。这种不畏强权,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以及竭力扭转乾坤、勇于直面困难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但这场刺活动最后还是失败了。是造化弄人,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呢?
荆轲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但我们要先了解,荆轲是什么样的身份?什么缘由导致他以身刺秦?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荆轲是谁?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是这样介绍荆轲的:“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司马迁为我们介绍得非常详细,荆轲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来迁居到卫国,人称庆卿。再后来到了燕国便改姓荆,人称荆卿。
荆轲喜好读书舞剑,是一个十足的性情中人,也更像一个游侠。荆轲曾经向卫元君游说,却不为所用。秦王政六年(前241年),秦国攻下卫国濮阳(今天河南濮阳西南),作为秦东郡的治所,卫元君则迁到野王(今天河南沁阳),成为了秦王的一个附庸。随后,荆轲便开始周游列国。
壮士刺秦为哪般?
话说战国时期秦王赢政一心想灭掉各个诸侯国,实现四海归一。嬴政重用名将王翦打败赵国,俘虏赵王,占领了赵国所有的土地,又派兵向北侵占土地,兵锋直指燕国边界。这时,原来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见此情形,就偷偷逃了回去。
秦王吞并六国已是大势所趋,但面对浩浩荡荡的秦军,燕太子害怕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于是想了个办法,决定找人行刺秦王。他先找到田光,但田光年老力衰,从而向燕太子推荐了荆轲。
我们看看太子丹是怎么劝说荆轲的:“秦王要兼并天下,让四海臣服,非常贪婪。现在,韩国已经被灭,秦王又南伐楚,北讨赵,接下来就要轮到燕国了。燕国力弱民少,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各诸侯国又害怕秦王,不敢合纵,所以,我认为,如果能有一位勇士出使秦国,以重利相诱,迫使秦王归还诸候的土地,是最好不过的。如果不行,就了他,群龙无首,趁其内乱,诸侯联合,一定能打败秦国。”
太子丹的出发点一方面是为了挽救燕国将亡的局势,反抗强秦的兼并。另一方面,我们不能排除他的个人恩怨,太子丹于年幼时被当做人质留在秦国,他肯定过不上什么好子,好不容易逃回了祖国,却又面临着也国的命运,燕太子对于秦王定是怀恨在心。可是,荆轲愿意刺秦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荆轲只是为了报答太子的知遇之恩。的确,荆轲能够冒着生命危险入虎狼之地,刺秦王,从个人情感而言,肯定包报恩之情。就在临死之前,他还念念不忘“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但是就此把刺秦的意义仅归结为报恩,恐怕太过狭隘了。
从大局来看,燕太子请求荆轲出面的缘由是“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臣则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纵。”
而当时荆轲的回答是:“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不足任使。”由此可见,荆轲是把刺秦作为国家大事来看的。后来他激励樊于期自刎献首时也曾说:“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既能解除燕国之患,又能为将军报仇,这也说明了荆轲接受刺秦的任务主要是为了反抗暴秦,并试图让燕国走出被灭亡的险境。
陶渊明曾作《咏荆轲》诗:“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明知不论成功失败,都将一去不归,这样把生死置之度外、大义凛然的行为也只有胸怀宽阔、懂得民族大义之人才能做得出。
失败之因又何在?
据史料记载,荆轲接受刺任务后,一行人来到秦国,随身携带价值千金的礼物去见秦王的宠臣蒙嘉。蒙嘉先是在秦王面前吹风:“燕王的确是惧怕大王不敢发兵反抗,他愿意举国称臣,只求能奉守先王的宗庙。燕王不敢亲自前来,特地斩了樊于期的头颅,并献上燕国地图以表诚意。燕王亲自在朝廷送行,派使者前来向大王禀告,请大王明示。”
这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秦王当然大喜,急忙穿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召见燕国使者。荆轲捧着装有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装有地图的匣子,一前一后走上殿。当他们走到宫殿前面的台阶时,秦舞阳因为紧张害怕,脸色大变,浑身发抖,让秦王感到很奇怪。
幸好荆轲机智稳重,回过头朝秦舞阳笑了笑,然后上前谢罪说:“他是北方蛮夷之地的粗人,没见过世面,今天见得天子的威严,所以害怕,还请大王原谅宽容,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接下来,秦王让荆轲把地图呈上,荆轲小心翼翼地献上地图,慢慢打开卷轴,当地图完全展开时,在其中的匕首也显露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荆轲一把拉住秦王的衣袖,抓着匕首就刺了过去,可惜没能刺中。秦王大惊失色,抽身而起,挣断衣袖,伸手拔剑,可急切之间一时难以拔出。
这时,只见荆轲在大殿之上追赶秦王,秦王只好绕着柱子跑,群臣惊慌失措,但又亳无办法。因为按照秦国律法,上殿大臣不得佩带任何兵器,守卫宫禁的侍卫虽有武器,但都在殿外,没有命令也不能上殿。
无奈之下,大臣们只好惊慌地用手去抓荆轲,亏了御医夏无且用他身上的药袋向荆轲投去,秦王才有了喘息的机会。秦王拔剑刺向荆轲,砍断了荆轲的左大腿。荆轲伤残倒地,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却击中了柱子。秦王又回过身来砍荆轲,荆轲身中八处剑伤。
荆轲自知事情不能成功,在柱子上大笑,然后痛骂道:“事情没有成功的原因,是想活捉你,然后要你同我们订下誓约来回报太子呀!”秦王的大臣们立刻蜂拥而上,斩了荆轲。
我们在为荆轲扼腕的同时,不禁也感到疑惑,为什么干挑万选的荆轲没有取得成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秦王在遭袭之后,又为什么没能及时拔出佩剑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大抵可以分析出一二。
首先,准备不充分,缺乏好的搭档。荆轲在答应太子丹之后,并没有立即行动,毕竟刺秦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想好谋划,充分准备才行。但是燕太子恐惧秦王的进攻,不断催促荆轲。
另外,刺秦之事只有一人恐怕难以实现,荆轲自始至终准备的都是两个人的行动计划。这一点在《史记》也有所记载。荆轲自己很清楚拿着兵器入强秦,必须要小心谨慎,本来他是要等待高手一同前往的,可是燕太子唯恐荆轲反悔,就自己挑选了秦舞阳与荆轲同去。
秦舞阳虽然“年十三,人不敢仵视”,可毕竟有勇无谋,心理素质极差。刚走到殿前的台阶就“色变惊恐quot;,这不仅引起了秦王的疑心,也增加了荆轲的心理负担。
其次,目的的不明确,造成行动的迟疑。燕太子派荆轲去秦国的目的在“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和“则不可,因而刺之”这两者间徘徊。这种目的上的犹豫,必然将导致荆轲刺行动上的迟疑,而给荆轲带了灾难性的后果。
根据《史记》所载“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quot;可以看出,如果荆轲抱的是坚决刺死秦王的这种唯一想法,那么在匕首即将显现的第一瞬间荆轲就能将匕首拿到手,并且一刀刺进秦王的胸膛,在秦王还没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之前,秦王就已被刺死了,从而完成这一闪电般的行动。
根本轮不到秦王先是大惊,而后又站起身这一系列的反应。一瞬间的迟疑给这次刺秦行动带了灾难性的后果。退一步说,燕太子丹的“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这个设想也是根本办不到的,充分暴露了燕太子丹在上的幼稚。
太子丹还举了一个“若曹沫之与齐桓公quot;的例子,当时齐桓公时齐国的实力和形势哪里能和现在赢政的秦国实力及形势相呢?在军事实力悬殊这么大的情况下妄谈“信义”,希望秦王能够讲信义,是一种很愚蠢的想法。
最后,剑术不精。从刺秦的整个过程来看,荆轲的剑法并不高明。据《史记》记载,他应该至少有3次机会。第一次就是刚刚展开地图的时候,图穷匕现,离秦王那么近,秦王又毫无防备,本应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要是高手,必会成功。
第二次机会就是秦王“绕柱而走”的时候,群臣无一 人佩有武器,有武器的士兵又不能私自进入大殿,仿佛“空门”的情况下,荆轲再次没有刺中,可见他的身手并不灵活;第三次是他被击倒后,投出匕首之时,匕首却只扎在了柱子上。
总之,荆轲行刺秦王本来是一个有很大把握能完成的行动,但却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后果是愤怒的秦王首先攻打了燕国,让燕国提早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但荆轲那视死如归的勇气和为国家挺身而出的豪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