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对孟获七擒七放?他有什么考量?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多数人都认为诸葛亮大慈大悲、爱惜人才、不掉孟获;但事实上,诸葛亮采用的正是“攻心之计”,其意在于,通过孟获使南方彻底臣服于蜀国,让他的北伐无后顾之忧!

image.png

  先让我们回到历史,去一探究竟。

  刘备病故,刘禅继位。刘禅继位后,蜀中所有的事几乎由诸葛亮一人决定。诸葛亮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想使蜀汉兴盛起来,没曾想刘备病故后,云南、贵州几个郡倒先闹起来了。

  益州有个豪强名为雍闿,听闻刘备病故,将益州太守后,发动。他一面投东吴,一面拉拢一个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孟获。

  当时的蜀汉,刚遭到猇亭大败和先主病逝,元气大伤,顾不得出兵。诸葛亮一边派人与东吴讲和,一边奖励生产,兴修水利,积蓄粮,训练兵马。

  两年后,局面稳定,诸葛亮决定出兵南方。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率军南征。大功告成之际,南方彝族首领孟获纠集了被打败的散兵向蜀军袭来。诸葛亮事先听说过孟获为人忠厚、待人诚恳、且英勇战,在南方极得人心。因此,决定将他争取过来。

  诸葛亮用计谋,而孟获有勇无谋。诸葛亮指挥蜀军故作败退迹象,引得孟获率军深入,遂将他一举擒获。

image.png

  按理来说,双方交战,敌军主帅被擒拿,其军已然溃不成军,只需乘胜追击,即可大破敌军。但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南方的威望,认为只有让孟获正归降,才能保证南方正的稳定。于是,亲自给孟获松绑,并陪他观看了自己的军营,将他释放。

  回到营地的孟获重整旗鼓,自以为摸清了诸葛亮的部署,又一次进攻蜀军。可他哪里晓得诸葛亮的心思,又一次“乖乖地送来门来”,被擒获。

  第二次被擒的孟获依然表示不服,诸葛亮淡然一笑,又将他释放。

  再一次回到部落的孟获变得小心翼翼,坚守不出。诸葛亮一面派兵假装渡河,一面令大军绕到上下游,渡河包围孟获,没有任何意外,孟获第三次被擒。

  即使孟获三次被擒,可他没有一丝表示服气的样子,诸葛亮也照例款待他一番,就放他回去了。众将士不解,诸葛亮解释说:“武力往往压而不服,这样才会让他心悦诚服。我军要彻底平定南方,必须要重用孟获这样的人。”

image.png

  就这样捉了放、放了捉,一次又一次,直到擒获七次以后,诸葛亮照例款待,然后送孟获出门,这次,孟获却不愿意走了。他流着眼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底里敬服。从今以后,不敢再反了。”

  诸葛亮任孟获为蜀汉官吏,不留汉官。孟获回去后,南方没有再出现一次叛乱。孟获忠于蜀汉,南方一带就彻底安定了。

  七擒孟获一事,充分表明了诸葛亮是一个攻心计、用谋略的人,也是诸葛亮超人的学问才华的具体表现,这一点使世人钦佩。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佳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