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ldquo;留学生rdquo;是怎样的?他们的待遇如何?

  你知道唐朝的留学生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1.“还学生”,“留学生”还有“留学僧”

  “留学生”,这是个听起来非常洋气的词,很多有条件的国人喜欢到外国去镀金,回来之后被称为“海龟”,有了这层身份,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会方便很多。

  唐朝在当时的世界地位首屈一指,在军事,经济上都非常发达,文化包容,让各国都敬畏朝贡,也有很多国家遣派人员来中国学习

image.png

  “太学诸生三千员……本诸国,皆遣子入朝受业。”

  那时来华的有“还学生”,这些学生在遣唐使完成任务回国时,跟随一起回国的学生。“留学生”则是指不随遣唐使回国,而是继续留唐继续学习的学生,不仅有“还学生”,“留学生”,还有“留学僧”。

  唐朝的留学生与今的留学生是不同的,允许来唐的留学生名额非常有限,这也就使得各国纷纷派出本国的栋梁之材,入唐学习,希望他们能在这里学到大唐的诸多制度,先进文化等等,加强两国友好,并且这些人才在归国后能够大大效力本国,所以在其本国的选拔就极其严苛。

image.png

  他们来到大唐还要先过语言这一关,学习长安当地的语言。

  鸿胪寺专门负责这些留学生,或者叫做外来人才的事务,留学生本国的选拔通过之后,还要经过鸿胪寺的筛选,可谓是层层审查。

  2.适度礼遇,严格管理

  留学生一踏入中国的土地,吃穿住等基本生活费用由大唐提供,如果说出去吃喝玩乐,学费,书本费等要他们本国和自己负担。

  他们学习的地方叫做国子监,里面有六个专业。其中三门专业要求有家庭背景。几门高门和寒门都可学习,这些专业覆盖内容极广。在入学后也会有较严苛的管理考核,他们如果有不尊重老师的行为,学习成绩不好,也会被免除资格。

  外国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可将学到的制度,技术等在国内施行。

  他们学成之后,可以在唐朝入朝为官,也可以礼送回国。

  著名的阿倍仲麻吕,与当时的大诗人李白等结为好友,效力大唐数十年,最终逝于长安。

  当然,更多的留学生还是选择回去报效国家,像粟田人等回国后,主持编纂了本法律《大宝律令》。

image.png

  3.如今的留学生

  现如今为了展现大国风范,友好外交,吸纳外国才士,我国也积极地制定一系列针对留学生的优惠政策。然而,近些年逐渐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人民群众的愤怒。

  如之前山东大学的“学伴”项目,被人闹上了热搜,什么叫所谓的“学伴”?

  就是山东大学给外国留学生,每人配备三位中国学生作为伴读,在他们的报名表上,还特地表明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这一项,特地强调学伴的性别,也就是说,最好给外国男留学生配中国女学生,给外国女留学生配中国男学生。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两国语言不通,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在衣食住行方面的诸多不适应,可以适当提供帮助,展现我们的友好,但是强调性别是怎么回事?就当这件事是双方互利互惠,都可以学习,那么接下来的水电费又如何解释?每人每月有免费用电额度,一位外国留学生的免费用电额度是一位本科生,一位硕士研究生和一位博士研究生所有人加起来的总额。

  这些只是被爆出来的一点,从这些事上不难推断出,在方便给外国留学生的优惠之处。希望我们能够学习唐朝,积极引进正的人才,为这些人提供和加大优惠力度。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