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曹魏的称臣,带来了什么影响?他的称臣有用吗?
孙权的故事大家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为了对付关羽,联络上了对荆州一直耿耿于怀的孙权。关羽大意了啊。孙权和吕蒙这两个人不讲武德,偷袭关羽这么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总之,东吴最后夺回了荆州,关羽也身首异处。
远在成都的刘皇叔听了悲愤交加。为了给关羽报仇,公元222年,刘备几乎倾国而出,征伐东吴。此时的北方,曹已经病逝,其子曹丕也已经废汉自立,建立曹魏。面对声势浩大的蜀军,孙权派使者向曹魏称臣,请求魏国出兵对付刘备。曹丕接受了孙权的称臣,并且还加封孙权为吴王,写信鼓励孙权。
很多人说孙权对曹丕称臣是大大的赔本生意。理由是:孙权不惜自贬身份,对魏国称臣,却只换来了曹丕的口头支持。曹丕并没有的出兵,而是在洛阳安心做一个吃瓜的美男子。
等到陆逊一把火烧得刘备焦头烂额以后,魏军居然也不讲武德,准备进攻东吴,幸好被早有准备的吴军打败了。看来,孙权称臣并没有什么用,的是太亏了。
孙权的吃亏了吗?以我拙见,不敢苟同。下文之中,我将分析一下孙权称臣为他捞到了什么好处?
曹魏确实没有出兵帮孙权打刘备,反而是在吴军击败蜀军以后发兵伐吴。但是这并不代表孙权称臣是毫无意义的。何出此言?因为魏军不是在吴蜀交战的时候打过来的,而是在吴蜀两军基本上打完之后才来的。这对东吴而言是很重要的。
我在这里解读一下孙权称臣对魏国行动的影响。孙权的使者到了洛阳以后,魏国大臣刘晔对曹丕说,东吴称臣并非心,只是为了抗蜀做出的权宜之计。
大魏应该拒绝东吴,并出兵与蜀汉争夺东吴的土地,如此可以夺取东吴的精华土地。但是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而是接受了东吴的称臣。
是曹丕的不想夺取东吴的土地吗?当然不是。孙权被封吴王后,派赵咨前往魏国谢恩。曹丕问了赵咨好几个刁钻的问题,被赵咨一一化解。其中有两个问题:朕可以伐吴吗?东吴害怕大魏吗?
再看看蜀军惨败以后魏军对东吴的军事行动,就知道曹丕也是一直都有伐吴之心的。
既然有心,而且孙权称臣的时候,东吴正在与蜀汉纠缠,正是伐吴的大好时机,那么曹丕又为什么不出兵呢?
大家看看曹丕对刘晔说的话,孙权大老远的派人前来归附大魏,结果大魏却出兵伐吴,这么一来谁还会来归附大魏呢?这句话说得很明白。孙权的降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给曹丕来了个道德绑架。曹丕肯定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归附大魏的,而此时的孙权就好像是送上门来的一个标杆。如果曹丕自己推倒这个榜样,正如他自己所言,远方的人们就会对曹魏心生疑虑,对归附曹魏就会犹豫再三。
再者,曹丕刚刚废汉自立没过多久,成都的刘皇叔瞬间化身暴躁老哥,口诛笔伐,大骂曹丕。这个时候的曹丕需要支持。这个时候孙权称臣,就意味着孙权认同曹魏政权是合法的,对于这一点曹丕当然是欢迎的。
因此,虽然曹丕有伐吴之心,但是考量到方面的利益,他还是摆出一幅笑脸,接受孙权的称臣,赠与他吴王的称号,并且进行了口头支持。
总之,孙权称臣,使得东吴在与蜀汉交战的关键时期,能够与魏国保障相对和平的关系,给吴蜀前线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成为战胜刘备的重要因素。可见孙权并不是一无所得,他还是挺赚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