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是曹植所创作的乐府诗,它有怎样的创作背景?
《篇》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所创作的乐府诗。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原文
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以“盛年处房室”喻自己虽有才具,而无可施展。
闲:同“娴”,举止优雅。
冉冉:动貌。
攘袖:捋起袖子。
金爵钗:雀形的金钗。“爵”,同“雀”。
琅玕:形状像珠子的美玉或石头。
木难:碧色珠,传说是金翅鸟沫所成。
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啸:蹙口出声,今指吹口哨。
青楼:涂饰青漆的楼,指显贵之家。
重关:两道闭门的横木。
玉帛:指珪璋和束帛,古时候用来定婚行聘。
嗷嗷:形容众声喧杂。
白话译文
那个容貌美丽性格文静的姑娘,正在乡间岔路口忙着采桑。桑树的枝条柔柔的垂摆,采下的桑叶翩翩飘落。挽起的衣袖可见她的手,洁白的手腕上戴着金色的手镯。
头上插着雀形的金钗,腰上佩戴着翠绿色的玉石。身上的明珠闪闪发光,珊瑚和宝珠点缀其间。丝罗衣襟在春风里飘舞,轻薄的裙纱随风旋转。
她那回首顾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时流出的气息仿佛兰花的芳香。赶路的人停下车驾不肯走开,休息的人们傻看时忘记了用餐。有人打听这个姑娘家住哪里,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门。
青漆的楼阁紧临大路,高大的宅门用的是两道门栓。姑容光像早晨的太阳,谁不爱慕她动人的容颜?媒人干什么去了呢?为什么不及时送来聘礼,订下婚约。
姑娘偏偏爱慕品德高尚的人,寻求一个贤德的丈夫实在很困难。众人徒劳地议论纷纷,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青春年华在闺房里流逝,半夜里传来她一声声的长叹。
创作背景
《篇》这首诗以盛年不嫁,喻志士怀才不遇。曹植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渴望在上有所作为,但是,在曹丕父子的下,他过着如同quot;圈牢之养物quot;的生活,有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于是写下了这首《篇》。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