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睿北伐能够成功,为什么南宋却一直失败呢?
东晋王朝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偏安政权,它虽然退守江南偏居一方,却从不偏安苟且。同为南方政权,东晋在和北朝的对峙中为何南宋强势的多?为何东晋北伐屡屡得手,而南宋北伐次次无功?
西晋末年的八王之乱,造成中原地区极度空虚。南匈奴首先发难南迁,五胡乱华拉开了中国北方黑暗年代的序幕。永嘉之乱后,晋室与不少北方世家南渡江南,在曾经三国时的吴国故地继续维系司马氏的治,并维持百余年,这就是东晋。那么看起来羸弱的东晋为何能偏方如此长的时间呢?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东晋的羸弱是指司马氏皇族,其实东晋整体的势力相对北方而言并不弱,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未能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而已。
五胡乱华之后,整个中原和蜀中一片混乱,先后诞生了十六个国家,弱小政权更是数不胜数。当后赵的石家凶残屠戮的时候,南渡的世家已经完成了在南方重建庄园和组建私兵的行动,并和江南本土士族达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双方共尊徒有虚名的司马氏为皇帝,逐渐稳固了南方。此后石虎、冉闵、慕容垂等北方赫赫有名的人物你争我夺之时,东晋又陆续接纳了众多南附移民,广陵和京口一带的流民更被谢玄组织起来,形成后来威震天下的北府军。
而就在东晋益稳固,甚至数次起兵北伐之时,鲜卑慕容建立的前燕同样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的还有苻洪等创立的前秦,也在北方益壮大。奈何前燕实力虽强,内斗却不断,而前秦经历了苻坚、王猛组合的治理下,凭借关陇将河北地区不断挤压,并最终一了中原地区。
前秦的一是东晋立国以来的第一次正危机,巨大的前秦剪除了前凉等后方势力,可以专心图谋天下大事了。可就在这时王猛过世,苻坚未能采纳王猛攘外必先安内的遗言,在羌人、鲜卑等内部势力尚未消化干净之时,贸然举国之力南征东晋。淝水一战,东晋以少胜多,而苻坚的前秦面临的却是曹赤壁大战后更为棘手的局面。貌似强大的国家顷刻间四分五,国中的阴谋分子纷纷自立,刚刚收服的前凉亦被前秦大将吕光据为己有。东晋凭借北府军的力量化解的第一次危机。
早在前秦崛起之时,东晋就已经吞并了蜀中的成汉,甚至兵锋最远时,桓温曾占据长安与当时尚未出仕的王猛闲聊畅谈过。其后虽又后撤,但东晋的领土实质上相当于三国时期蜀汉与东吴两个国家的大致范围。当鲜卑拓跋崛起之时,东晋已经占据了当初诸葛亮手中更为优质的牌面。
北魏对北朝的一给东晋造成了第二次威胁,然而拓跋家在鲜卑部族中的一对奴隶父子木骨闾和车鹿会开始逐步一了留守漠北原上的鲜卑部族,建立了柔然汗国。东晋不仅没有出现蜀汉诸葛亮时期时的腹背受敌,反而与柔然形成了对北魏的夹攻之势。
当时的东晋以门阀家族轮流治,虽然造成了皇权旁落和寒门晋升通道过窄等问题,但其内部完整的人才选拔体系也使得其避免了穷兵黩武的可能性。门阀子弟不需要通过军功积累资本,故而东晋的国力始终有所盈余。再加上东晋南方海上贸易的兴起,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而使得其在经济和文化等层面全面碾压北朝。
另外,由于西晋的残存影响,不论南方世家门阀还是北朝的胡人政权,在他们的眼中司马氏依旧是天下正。在东晋,虽然门阀轮流把持朝政,却从未出现一家大的局面,这就导致后期桓玄篡晋后被迅速扑灭,直到武人出身的北府军将领刘裕时才成功篡晋,建立刘宋王朝。而在北朝,前秦和前燕双雄并起之时,鲜卑慕容创建的前燕遥尊东晋为正朔皇帝,并借此名头南下收编河北地区的势力。而拓跋北魏更曾意图在刘裕篡晋之后,扶持司马氏讨伐南朝。可见在当时北朝依旧存在大量势力的大环境下,贸然南侵东晋是何等的短视。
正因为如此,东晋才能在北方混战不休的时候偏安一隅。正引发南北朝之间战略失衡是在东晋被篡后的宋齐梁陈时期,其中在后三朝时期,宇文家族扶持的西魏和创建的北周凭借关陇这片曾经先后走出来西周、秦、汉、前秦等势力的龙兴之地逐步增长国力,并最终一天下。
中国历史上,要说偏安一隅的王朝就不得不提到东晋和南宋。同样都是割据江南,沦落的仅剩半壁江山,但是东晋和南宋的命运却完全不一样。东晋灭亡的时候,反而是它领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收复了西晋的旧都洛阳,虽然被刘宋取代,但是却可以称得上“以强而亡”,但是南宋则是屡次北伐都无功而返,甚至出现越北伐越弱的情况,这是为何呢?为什么东晋北伐屡屡得手,南宋却次次无功呢?
东晋:生于弱小,死于强大
东晋这个国家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奇葩的国家之一。要说奇葩,这个国家可有好多乱七八糟的特色,如皇帝基本无权,权力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整个东晋接近百年时间,王谢桓庾四大家族轮番登台把持朝局。再如东晋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所谓的“淮扬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一带,但是东晋自建立开始就在扩张,先是发展到了长江中游占据武昌,后来桓温灭了成汉收复四川,再后来多次北伐,到了刘裕时期已经收复了北方大部分地区,俨然恢复了西晋的荣光。要说东晋的北伐也是有声有色,令人惊叹。
第一次北伐是庾亮北伐,不过无功而返。主要是庾亮想维护自己家族在江南的地位。第二次北伐就完全不一样了,第二次北伐是桓温发起的北伐。桓温一生一共有三次北伐,第一次出兵前秦,几乎收复长安;第二次出兵洛阳,收复洛阳;第三次出兵进攻前燕,让前燕几乎被灭国,后来前秦王猛派兵救援桓温才退军。可以说三次北伐都是惊天动地。让北方诸国胆战心惊。
到了刘裕时期,东晋的北伐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刘裕横扫了国内的桓玄和卢循等势力之后,踌躇满志挥师北伐,攻破潼关收复长安,消灭了后秦。挥军东进又消灭了南燕,收复了河南
山东
陕西等地,可以说是把东晋的版图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最后刘裕篡位称帝,建立了刘宋也成了南朝第一帝,正如何去非所评价的那样: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
可以说东晋的战绩是非常惊人了,但是后世的南宋北伐又如何呢?
南宋: 国恨家仇,举步维艰
南宋的建立与东晋有相似之处,北宋末年遭遇了“靖康之耻”,也就是当时的金国人进攻开封,掳走了北宋的徽钦二帝。可以说对北宋造成了极大地打击,无奈之下宋高宗赵构只能南下建立了南宋。南宋的建立可谓是国恨家仇,南宋的仁人志士无一不希望回复故土,雪耻报仇。说实话,南宋也做过很多准备,希望北伐,但是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南宋第一次正式北伐就是岳飞北伐,当时岳飞一路势如破竹,在河南奋战非常有希望收复开封,也就是北宋的昔首都,但是由于秦桧等投降派的陷害,最终功归一篑。
第二次北伐是宋孝宗时期的北伐,也称为隆兴北伐,当时金国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金国之前的皇帝完颜亮发动南侵被宋军击败,国内的金世宗完颜雍趁机起兵夺取了皇位完颜亮死于内乱之中。这时候南宋的宋孝宗看到了机会,毕竟金国内乱,自己又是很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自然想要恢复河山。
经过一番准备之后,他启用了曾经的主战派张浚力排众议率军北伐。但是结果却令人无语,本来隆兴北伐最初进展顺利,各路宋军都拿下了预定目标,然而宋军的病犯了,因为将领之间争功不和,在宿州遭遇了惨痛溃败,之后金国长驱直入攻破江淮防线,宋孝宗中止北伐和金国议和。
第三次北伐是著名的韩侂胄北伐,也就是辛弃疾所谓的“元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那次北伐。要说这次北伐的结果是众所周知,韩侂胄兵败,史弥远上台,南宋变得更加屈辱。这里就不得不提第四次北伐了,也就是南宋联元灭金之战,这次与其说是北伐,不如说是趁火打劫。当时金国被更加北方的蒙古人打的是穷途末路,只剩下半壁江山,在蒙古人的请求之下南宋决定借道给蒙古攻打金国。
同时南宋自己出兵灭金,虽然南宋和金国之间有血海深仇,但当时是唇亡齿寒,南宋灭金是否妥当其实值得商榷。在灭金之后,南宋本来想趁机收复洛阳开封等地,当时成为“端平入洛”,然而蒙古人早就知道南宋的意图,所以不宣而战,把想进入洛阳开封的宋军打的溃不成军,从此宋元战争正式开始。
那么到底为何南宋北伐和东晋北伐结果如此不同呢?
南宋的北伐动力不足
要说东晋北伐的动力,往往是以发动北伐者要在朝中获取更大地位为核心。如桓温北伐就是因为桓温要建立更大功业以支持自己来获取“九锡”,这和不断发动对外战争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东晋的北伐发起者对战争更加重视。反观南宋北伐,发动的人往往是皇帝,或者当权者,至于说目的就较虚无缥缈,虽然恢复河山,还于旧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是实际执行却大打折扣。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不成功就回家呆着,成功就赚了,所以没那些野心家那样迫切,出发点就差了一截。
南宋北伐对手太强
虽然说不能只强调对手强,得从自身找原因。但是南宋的对手金国确实东晋在北方的对手强很多,毕竟东晋面对前秦虽然能取得胜利,但这主要依赖前秦轻敌自负,南宋最有希望成功的第二次北伐遇上的是金国的明君完颜亮,自然胜算大减。如果南宋的对手弱一些,也许北伐会取得更大战果。
南宋综合国力太弱
这里大家可能心里犯嘀咕,南宋可是有整个南方的,东晋长期没有四川,为何说南宋国力太弱呢?其实就得说一个问题——这里的国力,指的是综合国力。南宋王朝建立之初就是有缺陷的,因为南宋建立的初期就是军阀拱卫朝政所以正规军建设不足。南宋的军事人才也非常缺乏,反观东晋则是武力立国,北府军人才辈出,所以南宋北伐的时候很多将领不仅毫无经验而且争权夺利,东晋则完全相反,虽然传来说:“南宋无相,北宋无将”但是实际上,南宋中期是既缺“将”,也缺“相”。人才极度匮乏。
领袖差距太大
东晋发动北伐的大多是权臣和门阀家族,他们都是从刀光剑影里面一步步走上高位,可谓是身经百战能文能武,所以自然能进行北伐重任。南宋的帝王都是长于妇人之手的深宫出来的孩子,所以自然没什么能力可与那些老谋深算的权臣相,自然北伐成绩不如也就不奇怪了。其实较过后我们就能知道,北伐确实是个技术活,既需天时地利人和,更需要帅英明天下归心等等一系列条件,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显得尤为厉害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