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为什么有着ldquo;千古仁帝rdquo;之称 宋仁宗到底有多仁慈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千古仁帝宋仁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要说这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宋仁宗赵祯绝对是排在前几位的,传闻他有一次膳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瞬间传来一阵剧痛,他把沙子吐出来后又对着身边的宫女说:“莫要声张我吃到沙子。”仁宗的仁慈保留了身边的宫人一命,就是这样一位仁慈的君主,他驾崩后就连敌国的皇帝和百姓都嚎啕大哭。

image.png

  图1

  赵祯原名赵受益,从小就仁慈宽厚,喜怒不形于色。在位四十二年之间,他励精图治,严于律己,用贤臣,国家安定太平,经济文化繁荣,航海业发达,百姓安居乐业,史称“仁宗盛治”。

  被掩盖的历史相,仁宗赵祯的坎坷身世

  关于宋仁宗赵祯的身世,民间历来有“狸猫换太子”的传说,这一说法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报妆盒》,后经各朝代的改编逐渐形成了现在大众耳熟能详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然而历史的相又是如何呢?

image.png

  图2

  《宋史》记载:“母李宸妃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也就是说赵祯的生母是李氏无疑,这是正史和野史都承认的。李氏是宗宠妃刘娥的侍女,侍寝后怀孕生下一子正是后来的仁宗,而刘娥虽然受宠但此时已经是人到中年,色衰则恩迟的道理这位聪慧的女子谁都明白,但苦于没有自己的子嗣,这个孩子的到来可以巩固刘娥在后宫的权力,于是她就将李氏的孩子据为己有,刘娥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宗无论在情感上还是上都非常依赖她,便默认了她抱养李氏之子的举动,此后拥有子嗣的刘娥被册封为皇后,开启了她垂帘听政的时代。

  公元1022年,13岁的仁宗即位,刘氏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权倾朝野,然而在天圣十年二月二十七的那一天也就是仁宗继位的第十年,首相吕夷简的一句:“闻有宫嫔亡者?”打破了平静,也在小皇帝心中种下了疑根,然而碍于太后的权势只能暂且搁置。

image.png

  图3

  明道二年太后刘娥已经病得很严重了,拜过太庙后最终逝去,宋史对于刘太后的评价也耐人寻味,史载:“当天圣、明道间,天子富于春秋,母后称制,而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确实,刘娥掌权时,并无多大的创新和改革,但她在皇帝年弱之时,垂帘听政的确对朝局有稳定作用。

  仁宗亲政,与夏逐鹿疆土

  刘太后病逝后,宋仁宗赵祯才算是正意义上的亲政,仁宗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刘太后在朝中的亲信全都贬谪,重新起用张士逊、李迪为相,重用王随、李咨等人参政,迅速建立起以自己为中心的治集团,以便于施政。

  与此同时,大宋西面的项政权迅速发展起来,公元1038年项国主元昊正式称帝,从此西夏政权建立,西夏迅速强大起来,逐渐成为宋朝西部最大的威胁。公元1309年春,西夏皇帝李元昊派使者出使大宋,同年年底,又亲自率兵入侵保安军,承平寨,在那之后又进攻宋朝西部的重镇延州。

image.png

  图4

  大宋组织军队抵抗西夏,双方于三川口相遇,此时浩浩荡荡的西夏军队至少有15万人,其中骑兵七万,双方实力悬殊,他们与宋军隔着五龙川遥遥相对。就在西夏以为自己胜券在握时,宋军突然抢先进攻,竟然出其不意的将西夏军队逼进河中,但连的奔波也让宋军疲惫不堪,李元昊调整军队后又在此发起进攻,宋军难以招架,再加上将领黄德和率先逃跑,宋军阵脚已经散乱,刘平率领剩余的一千多人与西夏军缠斗整整三天,最终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西夏人赢了,但是李元昊却没有乘胜追击攻打延州,宋军与西夏军队在三川口一战虽败犹荣。

  战报传到后方,仁宗大怒。公元1040年,仁宗向西北增兵20万,预支军费300万贯,起用范仲淹、韩琦等主战臣子倾全国之力报三川口之仇,然而稍获胜收复失地之后,却在朝中文官的阻挠下,胜利被暂停,韩琦带着失落回到了泾原路,此时的他或许已经意识到大宋从未想过全心取胜,皇帝和朝中的一些文臣所求不过偏居一方安稳。

image.png

  图5

  三川口战役、好水川战役的失利折损了大宋数万西北的精锐将士,另大宋元气大伤,但西夏也没有讨到好处,连年的征战让西夏百姓怨声载道。此时诈降种世衡,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引起了李元昊的怀疑,多疑的李元昊最终灭掉了野利家族,可相终究会有大白的一天。

  元昊知道野利旺荣冤死后心存怨恨,于公元1042年进攻大宋,仁宗派人议和,李元昊也顺着台阶下了,双方达成协议:夏取消帝号,宋每年给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今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庆历和议。

  澶渊之盟,大宋和辽的“兄弟情”

  公元1004年秋,辽国大举南下深入宋境。宋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至澶州督战,皇帝的亲临振奋了大宋军威,后宗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与辽订立和约,约定辽宋乃兄弟之国,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线史称“澶渊之盟”。

image.png

  图6

  公元1041年间,宋与西夏之间征战不断。辽兴宗耶律只骨也想分一杯羹,企图索要关南十县。宋朝这边的代表大臣富弼也不甘示弱,成功凭其三寸不烂之舌,打消了辽索要关南十县的企图。但此时两国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为了不再兴战事,保大宋百姓安居,经朝堂一众大臣商议,仁宗拍板最终决定以每年增加岁币为代价,继续维持先前澶渊之盟的和平协议,史称重熙增币。

  看似屈辱的条约实际上换来宋辽两国几十年的和平,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岁币的支出对于经济繁荣的大宋来说也算不上沉重的负担。从此两国之间经贸往来频繁,且每当辽国发生饥荒,大宋都会派使者前往赈灾,大宋皇帝的仁慈辽国的百姓也都记在心里,这也是后来仁宗驾崩辽举国痛哭的原因。

  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宋朝在仁宗的治下经济达到了全盛。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征税有一千六百余万。太宗皇帝赵匡胤以为这就是最多的了,李唐盛世多处两倍有余。然而天禧年末,税收又增至二千六百五十多万,最后到了仁宗年间又增加到三千六百八十多万,由此可见大宋当时的经济实力。

image.png

  图7

  另外据宋史载仁宗治时期整个国家的人口高达1246万户,仁宗一朝人口之盛,令人叹为观止,这和其在位期间所实行的仁政是密不可分的。

  值得一提的是仁宗在位时也非常注重科技的发展,古时候四大发明就有三个就出现在他治时期。仁宗时期编撰的《武经总要》,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和制造工艺,全书一共四十卷正是仁宗下令编写的。

  而指南针则载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书中记载了指南针的详细制作方法,对于宋朝以及历代各朝的军事和航海活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造福后世千年。最后的活字印刷术则是由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术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影响意义极为深远。

  仁宗和他的肱骨之臣们

  苏轼曾经说过:“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仁宗赵祯天性仁慈孝顺,待人宽厚,知人用,加上其在位时间长,因此仁宗一朝是名臣辈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尔乐”范仲淹说道且做到了,他既是文官又是武臣,既巩固西北,“屯田久守”,又发起了著名的“庆历新政”,逝世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image.png

  图8

  另外一个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包青天包拯,他一生经常权贵,不畏强权,一身正骨,令人敬佩。还有名将狄青,人称“面涅将军”,一生征战沙场,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仁宗一朝不仅在上名臣辈出,而且就连文化界也是名人遍布,唐宋八大家其中宋代的六人均在仁宗朝成名;在诗词书法界,“宋四家”其中的三人苏轼、黄庭坚和蔡襄皆出自仁宗朝,还有绘画界高克明、郭熙、赵昌等人推动了大宋丹青的发展,为仁宗一朝在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纵观仁宗的一生,他无愧于仁这个字。他在位四十二年,对下属宽厚以待,减轻税负,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知人用,在位期间名臣辈出,经济文化和科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一位难得的“守成贤主。”

  参考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汴梁如梦正繁华》

  《细说宋朝》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