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选了庞的上策,结局会如何呢?
刘备在得到南郡后,没有把主要的目标放在荆州北部的曹军身上,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夺取益州。这是因为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把跨有荆益作为第一步战略目标。在接受刘璋的邀请后,刘备率军进入益州。一年后,刘备起兵准备夺取益州,庞向他献了上中下三策,刘备选取了中策实施。如果刘备选择了上策,蜀中之战会是什么情况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一、庞献计和实施的后果。
刘备在得到荆州大部后,就把目光盯在了益州身上。他在得到张松献图后,便紧锣密鼓地为夺取益州做准备。在张松的运作下,刘璋为了抵御张鲁的进攻,请刘备入川帮助自己。于是刘备率领庞、、黄忠和魏延等人一起入川。
在进入益州后,刘备并不急着与张鲁作战,而是广施恩德,收揽人心。在一年后,刘备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决定起兵夺取益州。他在和庞商议的时候,庞向他进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这三条计策是这样的:
上策是刘备暗中选取精兵,昼夜兼程地前进,直接袭取成都。中策是假借回师荆州的名义,诱骗刘璋的部下杨怀、高沛前来送行,然后拘捕这两人,夺取他们的军队,再向成都进军。下策是返回白帝城,同荆州联络,然后再徐图益州。
刘备分析这三条计策,认为上策失之于急,下策失之于缓,只有中策不急不缓。于是刘备采取了中策,先是借口回荆州,捕了杨怀、高沛,收编了他们的军队。刘备在把他们的妻子作为人质后,强迫他们跟随自己进军成都。
在刘备进军成都的途中,遭到了刘璋部下的顽强抵抗。在雒城之战中,连军师庞都战死沙场。直到一年之后,诸葛亮率领的荆州军队进入益州,和刘备会师于成都城下,走投无路的刘璋才投降。事实证明,庞的中策获得了成功。
二、如果刘备选择了上策。
但是,我们如果仔细看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会发现刘备的进军并不算顺利。他本身的军队数量就不足,和刘璋的部下陷入了旷持久的战争。在战争中,双方损失惨重,连庞都战死了。到最后,还是在荆州援军的帮助下,刘备才夺取了益州。这说明,刘备选择的庞的中策是值得商榷的。
在庞的三策中,下策是最不可取的。这是因为益州四面被重山环抱,形势险要。从荆州进入益州,要突破长江三峡的防线,非常困难。刘备能够轻易的进入益州,得益于张松的内应,借助刘璋的邀请。这一举动被严颜称作为,守穷山,引虎自卫。
在刘备进入益州后,他驻守葭萌关的一年间,没有作战,而是广施恩德,收揽人心。在刘备的努力下,葭萌关一带的百姓对刘备非常拥戴。刘备此举的目的就是想把葭萌关建设成为自己的临时后方,为夺取益州的战争做准备。
如果刘备接受了下策的建议,那么他所做的努力就全部付诸东流了。他不但失去了进入益州腹地的有利条件,还丢弃了葭萌关这个临时后方。这当然是刘备所不愿意看到的,他自然不会选择庞的下策。
那么如果刘备选择上策呢?从整个战争的过程来看,也是不稳妥的。庞的上策就是孤注一掷,对成都进行突袭。在当时,刘备的身边有刘璋的名将杨怀、高沛监视。如果刘备对成都发动突袭,他在葭萌关的后方必然会被杨怀、高沛夺取。这样,如果刘备的突袭行动不能一锤定音,他就会陷入四面被围的境地。
在整个战争中,仅仅为了雒城的战斗,刘备就和对方争夺了一年之久。在来到成都城下的时候,刘璋还拥有三万精兵,谷帛足支一年。只是因为荆州军打到达,马超的反戈,让刘璋失去了希望,这才投降了刘备。因此,如果刘备采取了庞的上策,是一种极为冒险的行为,如果不能夺取胜利,就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
三、刘备可以修改的中策。
不过从战争的过程来看,刘备采取的中策还是可以修改的。这是因为从战争过程来看,刘备采纳的中策不是不急不缓,而是显得过于缓慢了。刘备和刘璋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争,不但消耗了自己的实力,还让益州遭受了重大损失,对刘备下一步的战略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这一切,都是因为刘备行动迟缓造成的。这是因为刘备完全是按照正规的作战方式进行的。刘备先是向刘璋请求回荆州,在迷惑对手后,擒杨怀、高沛。在巩固了葭萌关后方后,再对成都发动攻击。刘备的兵力相对刘璋众寡悬殊,这使得他陷入了苦战。刘备不得不与刘璋的军队轮番苦战,在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来到成都城下,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之久。
如果刘备在他采纳的庞中策上加以修改,加入上策的部分内容,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庞的上策核心思想就是对成都进行奇袭,利用刘璋不懂军事的弱点,对他进行精确打击。这样,刘备就可能在刘璋的援军没有到达的时候,就一举摧毁刘璋的战争中枢,夺取战争的胜利。
如果刘备能够将这方面的内容考虑进去,他就还会拥有一个有利的因素,那就是张松的内应。张松是刘璋身边最信任的部下,拥有巨大的权力。如果刘备打到成都城下,张松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兵不血刃地放刘备入城。
可惜刘备没有重视这一点,他回荆州的借口也没有向张松通气。由于刘备声称离去,使得张松哥哥那种首鼠两端的人物,害怕祸及己身,出卖了张松。正是刘备机械的执行庞的中策,造成了这一系列的悲剧。
如果刘备在执行庞的中策时,同时采纳庞的上策里奇袭的方案,这一系列悲剧就不会发生了。刘备可以对杨怀、高沛进行袭击的同时,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奇袭成都。在葭萌关的局势稳定后,刘备的主力就马上出发,追随先头部队。如果这样,这支精锐部队即便夺取不了成都,也至少能够在刘璋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夺取雒城。
在刘备的主力到达后,双方合力攻打刘璋的部下。失去了雒城地利的刘璋军队,只剩下待人宰割的命运。如果再加上张松的内应,刘备很可能会迅速结束益州之战。那么,益州遭受的损失将会大大减轻,刘备的实力会更加壮大,对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会更加有利。
如果我们看庞的这个计策,就会联想到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们的战术思想、军事计划何其相似。这不能不让我们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正是受到了庞上策的启发。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和刘备没有采纳庞的上策一样,诸葛亮也照样没有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结语:
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庞向他进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最终选择了中策,夺取了益州。但是,我们看到庞中策实施成功的同时,刘备也陷入了旷持久的战争,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这是因为庞的中策对于战争的进程来说,还是失之于缓。
如果刘备汲取庞上策和中策的合理部分,在夺取巩固葭萌关临时后方的同时,利用奇袭的有利因素,派出精锐部队直插敌人纵深,会大大缩短战争的进程。有了张松的内应,刘备即便不能夺取成都,也会抢占雒城要塞,逼迫刘璋军在不利条件下作战。这样,刘备会尽快夺取成都,益州遭受的损失也会大大减轻,对刘备下一步军事行动带来有利影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