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皓多次北伐,为什么一次没能成功呢?
魏国灭掉蜀汉后,虽然司马家和孙皓有过一段“嘴炮”书信往来,但司马昭并没有急着进攻东吴。不久后司马昭去世,司马炎继位。东吴此时主动向司马家示好,在司马炎称帝后,双方在表面上呈现一段蜜月期,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在蜜月期的外壳下,东吴内部的所谓主战派逐渐占据上风,而晋朝也逐渐增加以襄阳为首的各处战备,同时控制了交州绝大多数地区。
此后,东吴在孙皓的领导下开始长达十年的对晋战争。
泰始四年,孙皓亲征晋朝,大军分别进攻晋方的江夏、襄阳、合肥与交阯等地。但各路分别被胡烈、石苞和司马骏分别击败,东吴损失惨重,不得不结束此次战役。
泰始五年,东吴派遣丁奉等人分别进攻谷阳和交阯等地,但各路大军皆因消息泄露或道路原因没有造成实际威胁,但东吴军队成功到了交阯并于两年后攻破,算是有了一点成绩。
泰始六年,丁奉再次出兵涡口,却被牵弘击退。
话说回来,相对于东吴的频繁进攻,北方的威胁实为晋朝的心腹大患。鲜卑人于泰始六年开始叛乱,甚至害了晋朝名将胡烈和牵弘,凉州一度都被鲜卑人占据。面对如此情况,司马炎将卫瓘、司马骏、贾充等人全部推到北部和西北部,晋朝此时稍显顾此失彼。东吴也是借着如此机会,继续进攻晋朝,不曾停歇。
泰始七年,孙皓亲征并尝试进攻寿春,出军后突然天降大雪让东吴此次作战计划完全泡汤。
泰始八年,为平定步阐叛乱,陆抗率领大军收复西陵,陆抗最终攻破西陵,步阐等人被灭三族,而晋朝的羊祜因为救援不利,被朝廷贬官。
泰始九年,鲁肃之子鲁淑等人进攻汝南等地,号称十万,但被晋方的守将王浑击退。
泰始十年,东吴从公安起兵进攻晋朝的江夏,被嵇康的哥哥嵇喜击破。
咸宁元年,东吴与晋朝再次围绕江夏展开战斗,东吴方仍未达成军事目标。
咸宁三年,东吴军队再次企图劫掠江夏和汝南等地,这次东吴虽然没有打大胜仗,但劫掠了数千户人口,晋朝方面再次对羊祜问责。
看来这十年间,东吴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东吴频繁发起军事斗争,本来国力就弱,如此一来吴国可谓雪上加霜。咸宁年间,晋朝北部的威胁势力纷纷被铲除,司马骏率领文鸯等人击破了秃发树机能部的鲜卑,而卫瓘也成功分化了北方各部鲜卑。北方无忧,晋朝的重点也终于可以回到南方了。
北方虽然平定,但朝中希望伐吴的人却占少数,司马炎是一个非常有雄心的天子,他力排众议决定伐吴大略。话说南方战事并非一个外行人能够轻易掌握的,于是司马炎大胆地将荆州地区军事全权托给羊祜。我们知道,羊祜长期在南方与东吴作战,对东吴一直进行怀柔远人的策略,深得人心,“羊陆之交”的典故就是这期间发生的。羊祜还建议司马炎任命王濬留在益州训练水军,以便在未来伐吴之时蜀地军队可顺流而下。
泰始十年,陆抗病逝,这时羊祜其实已经上书司马炎希望尽快伐吴。但当时晋朝因为西北军事,群臣纷纷反对。直到咸宁四年,羊祜因为重病回朝,并建议让杜预代替自己完成伐吴大业。羊祜去世后,西北军事基本平定,晋朝对东吴才投入更多注意力。
在正式讨伐之前,晋朝军队对东吴多处重要据点进行进攻或离间,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效果。咸宁五年在杜预和王濬等人的反复劝说下,司马炎命令,正式伐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