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ldquo;特谥rdquo;制度的由来与影响
清朝“特谥”制度是怎样来的?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谥号是古人对逝者一种特殊的称谓,起初只是一种讳名出现,后来则衍生出了“别尊卑、彰恶”的和教化功能。
到了西周中后期,谥法作为谥号的演化出现,随后一直延续。清朝时期,这个立法的实行变得更加严格,甚至出现了“特谥”这种特殊的谥形式,与此同时也成为了清朝历代治者整治民风和礼教的重要手段。
一、特谥的类别
1、给不够级别的官员予以特谥
清朝时期,根据历代皇帝的治政策和发展情况的不同,对谥号的设定情况也不同。如康熙时期,清朝谥法规定,官位二品以下不设谥号,同时康熙帝一般会用特谥来激励那些爱国忠君之士,这一方式也为后人效仿。到雍正时期,则上升到一品,这和当时促使君主达到顶峰的治政策直接相关;到了乾隆时期则又进行了降级,规定二品官员以下不再设谥号。谥号的演变形式也从侧面反映了清朝在不同时期下的政局变换。
2、不按谥法流程的赐谥方式
正常谥号的颁布有着一套固定的流程,首先需要由礼部或宗人府提请是否给予谥号,在经过皇帝的同意之后,再由内阁拟谥。
同时给出一些备选谥字,最后这些谥字上交皇帝选择,由皇帝最终下谥诏。由此,一个赐谥的流程才正式完成。
然而经常会出现很多将领和大臣的谥号都不是走以上正规流程的赐予方式,这就是由皇帝直接颁发的。
如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曾国藩以及大学士朱珪等,嘉庆十一年,在朱珪逝世后,清帝便颁旨赐其“文正”的谥号。
3、不按常规定谥字
在古时候进行拟谥和定谥之时,每种谥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通常,皇帝和内革一般都会遵循惯例去定谥字,但也有例外的时候。
如皇帝为了嘉奖称颂某个人生前的丰功伟绩,经常会不遵循常规的谥法,想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特别谥字。
以曾国藩为例,在清朝时期被赐文字的八个人中,人基本都是太子师或帝王师的身份,而曾国藩则是因为挽救大清的功绩,换言之他的文正谥号,是他的卓著战功而得。被赐为文襄谥号的张之洞,是晚清中兴时期的除了这一身份之外,他还派出了三千名出国留学,包括当时的最大钢铁厂也是他创办的,他后来被赐文襄实至名归的。
二、清代特谥有哪些意义
1、文字谥号是普遍知识分子的渴求
作为雍正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清王朝,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特谥这一辅助巩固治的方式也被应用到了极致。
与此同时,中国古时候的知识分子长期受儒家思想熏陶,对入朝为官、报效国家等事视为一种光宗耀祖的方式,于是自然而然地对于以后可能会拥有的文字谥号的渴望便更高更迫切。
治者通过这一方式来激励后起之辈来模仿前人的文韬武略和丰功伟绩,促使这些人继续对国家和皇帝抱着效忠之心和行忠君之事。
而这种激励形式的奏效也离不开谥号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一些获得谥号的完备流程,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谥号成为了一种严肃且光荣的事情,由此才会有成为更多的知识分子竞相追逐的荣誉。
但谥法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时期和人物身上,而如果严格遵循这一立法,就很有可能造成大臣们在朝政和战事等诸多方面的积极性。
进而会影响整个朝臣的精神状态和内心忠诚度,于是治者便设立了特殊的设谥形式,即特谥。特谥的出现极大地体现了激励后人效仿前烈的必要性,以及那些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最终获得这一荣誉的可能性。
2、治者将特谥的作用应用到极致
前文有提到,清朝的治者将设特谥这一形式应用到了极致,换言之,其实各种特谥的设立,都是为了笼络人心。
而且清朝谥号有五个字“忠”“文”“襄”“正” “成”必须是由皇帝亲自赐予的,这属于特赐。
如果一位大臣在去世后,他的谥号中由“文”开头,其后是另外四字中的随便一个,这都能说明这个人生前对大清曾立下汗马功劳。
3、谥法获得难易程度的决定因素
清朝谥法门槛的高低取决于这一时期的政局形势。康熙时期,由于政局相对稳定,所以给谥的门槛有所升高。
雍正时期,虽然多有战事发生,但雍正帝本人勤勉持政,他把谥号的级别从二品升为一品以上,实则是一种用能人的表现。
康乾盛世之后,清朝治暴露出来诸多诟病,于是设谥的级别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甚至到了清朝后期,由于农民和外敌来犯等造成的内忧外患局面,致使特谥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
总体来看,清朝时期的特谥变化,本身就是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治者通过特谥,为朝廷激励并笼络更多的忠贤之士。
实质上是一种治者奖励军功和激励后人效仿先烈,并为国家恪尽职守、身先士卒的用人方式,这一方式可以为当时的政局和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